APP下载

心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护理的效果探索

2020-08-02孙萌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尿毒症心理干预血液透析

孙萌

【摘 要】 目的:探索心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接诊的血液透析期患者90例进行研究,將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使用心理干预,使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对比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同时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SAS(22.58±5.49)分、SDS(23.74±5.66)分,对照组患者的SAS(39.72±6.77)分、SDS(39.48±6.48)分,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4.4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开展心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让患者能够积极面对疾病,更好地配合治疗,还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关键词】 心理干预;尿毒症;血液透析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the nursing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with uremia. Methods: Ninety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March 2019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They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numerical random table method, with 4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routine nursing.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give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anxiety state and depression self-rating scale were used to compare the emotional state of the two groups,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on the nursing service was compared.Results: SAS (22.58±5.49) and SDS (23.74±5.66) scores were obtained in the study group.SAS (39.72±6.77) and SDS (39.48±6.48) scor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nursing servic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97.78%,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4.44%). The comparison was meaningful (P<0.05).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uremic patients undergoing hemodialysi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emotional state of patients, enable patients to actively face the disease, better cooperate with the treatment, and improve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the nursing service. It is worth further Promoted in the clinic.

[Key words]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Uremia; Hemodialysis

尿毒症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是多种肾脏疾病发展至终末期的代谢紊乱综合征[1]。尿毒症造成的肾功能不可逆的退行性病变会让体内的大量有毒物质无法进行过滤,使得大分子代谢物堆积在身体中,加重了躯体上的不适感,也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病最佳的治疗方式是血液透析,也可以称为肾脏替代疗法[2]。血液透析治疗将会贯穿尿毒症患者余下的所有生命,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也会加重生理上的痛苦,让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负面情绪会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甚至是拒绝治疗,如此恶性循环对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患者的心理干预[3]。本文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接诊的血液透析期患者90例进行研究,探讨了心理干预的作用,现将结果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接诊的血液透析期患者90例进行研究,将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5例。研究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3.46±10.22)岁,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15例、慢性肾盂肾炎14例、糖尿病肾病10例、高血压肾病6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54.11±10.08)岁,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16例、慢性肾盂肾炎14例、糖尿病肾病11例、高血压肾病4例。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尿毒症,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研究,两组患者的常规资料无显著对比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具体方法: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包括患者的病情进展、患者自身的性格特点、经济状况以及家庭背景,通过沟通技巧获得患者的信任。耐心地倾听患者的倾诉,患者的心理变化通常是不愿相信自己是尿毒症,逐渐采取被动和消极的办法,认为自己已经完全没有希望,马上就会离开人世。护理人员应掌握患者的心理特点,通过引导的方式让患者接受自己的疾病,适应患者的角色,让患者改变“我马上就要死了”的消极心理,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主动配合治疗。另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团队辅导,让患者每3例为1组,互相讲述自己的心理压力,帮助患者释放心中的痛苦,患者与患者之间相互鼓励能够提高对生活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

使用焦虑(SAS)、抑郁自评量(SDS)表对比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满分100分,分数越高代表负面情绪越严重;同时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建立Excel数据表格,将收集到的数据录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 22.0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s)及四位分数M(QR)表示,采用Students tes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软件结果显示P<0.05则代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对比情况

研究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对比情况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尿毒症的治疗周期非常长,发病期的患者需要定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才能延长生命周期[4]。但是长时间的血液透析治疗无疑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让患者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随着近些年来医疗模式的改变,患者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視。良好的心理体验能够帮助患者协调激素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的依从性[5]。也正因如此,大量的医院管理者开始大力推广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护理模式,也更加重视心理护理在临床上的应用。心理护理是优质护理的体现,它要求护理以人文关怀为核心,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帮助患者释放负面情绪,通过科学的护理干预提高心理舒适程度[6]。心理干预能够让护理人员更加深入患者的内心世界,找到消极情绪的主要原因,对此开展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社交能力,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性,还可以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形成。患者的情绪状态稳定能够保持神经-内分泌系统稳定,从而控制血压、心率水平,减少心理应激状态[7]。尽管常规护理中包含心理干预,但是大部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繁重,多是对症处理,重视临床症状和并发症的控制,对心理干预较为忽视。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多种心理学的技巧进行心理干预,效果更加理想。对于尿毒症患者而言,多会有一种无奈感,不相信自己患病的事实,这种想法逐渐扩大会让患者进入消极的困境中[8]。加上长期的血液透析治疗会产生大量的费用,患者会逐渐丧失治疗的信心。所以对于尿毒症患者心理干预的关键就是让患者接受自己的疾病,让患者明白通过合理的治疗护理,疾病是可以控制,让患者像健康人一样生活,提高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此外,护理人员除了进行直接的心理干预以外,还可以进行团队辅导,增加同类病患之间的交流,通过这种方式患者与患者之间可以相互交流鼓励,强化对疾病的认识,进一步加强患者积极治疗的认知。

综上所述,对接受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开展心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让患者能够积极面对疾病,更好地配合治疗,还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 刘梅.心理干预对改善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负面心理情绪的影响[J].饮食保健,2019,06(08):254-255.

[2] 孔云,冯凭.心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护理的临床观察及策略研究[J].健康大视野,2019,(03):123.

[3] 马春玲.心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护理的效果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2019,28(05):138.

[4] 陈素丽.心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护理的作用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02):137.

[5] 范彦博.心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8):246.

[6] 段晓薇.对高龄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诱导期的护理干预及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04(26):26.

[7] 蔡建,李俭敏,罗意女,等.心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护理的效果研究[J].母婴世界,2018,(23):202.

[8] 孙继娟.心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的护理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4):184-185.

猜你喜欢

尿毒症心理干预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尿毒症可以预防吗
没有胃病,为何会有消化道出血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听闻某大佬尿毒症洗肾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