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多效合力新型模式突破农村小学家长会瓶颈的研究

2020-07-06余立红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模式改革家校沟通瓶颈

余立红

摘 要:家长会是学校老师和家长沟通的重要途径,借助家长会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信任,让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德育工作,通过合作取得共赢。为了让家长会能取得更大的实效,让德育工作更加夯实,我们尝试对传统家长会模式的调查分析,大胆创新,以成果汇报,成长在线模式;亲子互动,情感沟通模式;智慧探究,交流分享模式增强家长会的趣味性、时效性和针对性。

关键词:瓶颈 家校沟通 创新活动 模式改革

一、研究缘起

1.合力推进和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育和教学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特别是德育这一块,家庭教育的影响是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

(1)校级层面:能够及时了解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方式和重视程度,也能够听取孩子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获得家长的理解支持以及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强大支持,通过合作取得共赢。

(2)家长层面: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孩子在校表现,了解学校教育动态,并对学校教育工作发表看法,最重要的是能从学校了解并学习一些家庭教育的良策,学以致用。同时促进了家长之间的情感和经验的交流,积极配合老师工作,形成班级合力。[1]

(3)学生层面:能够促进他们在学校文化学习、德育活动和家庭行为习惯教育两方面都取得良好效果,促使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轻易懈怠,努力向上,形成积极进取的良好学习状态。[2]

(4)老师层面:有利于老师和家长相互联系,加强了解和学习,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时拉近老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变得更加亲切,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更能落到实处。

2.瓶颈现状剖析

(1)学校形式会

传统的家长会,时间固定,会场太严肃,形式单一,缺少互动。部分家长会道理一堆,操作性不强,因此,家长参与的热情不高,疲于应付。传统的家长会已经不能现代家校沟通的需要,家校共育也变成了不切实际的口号,德育在家庭教育中有缺失的迹象。

(2)老师告状会

大多数老师面对孩子说话有“好为人师”的习惯。当老师一股脑儿将孩子在校不良表现全倾倒给家长时,家长就认为老师在想自己告状,孩子在校表现不好,惹老师生气了。类似这样“告状”的家长会对学校的德育工作很不利,产生了事与愿违的结果。

(3)家长丢脸会

家长会上,好孩子大加表扬,表现不好的孩子委婉批评,家长们无地自容,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来。因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不好而丢自尊的家长也不在少数。随着年级的升高,家长会请假不参加的人数也增多。

(4)孩子噩梦会

如果在家长会上,孩子没有被表扬或者被点名批评,家长觉得丢了的脸,心里的怒气就会越来越大,回到家后迁怒孩子,甚至拳脚相加。结果,孩子没任何自信,有些学会了暴力,有些胆子越来越小,更不敢和父母說真话,怕挨打,甚至故意隐藏家长会的通知单,希望家长不参加。

(5)隔代任务会

在农村,因为父母外出打工,养育和教育的重任都压在了祖辈身上,隔代教育普遍存在。他们教育孩子时往往出现溺爱的现象。他们把家长会当成任务敷衍,对老师的建议无从入手,当出现“隔代教育问题”时,才向老师和父母求助。而这些问题孩子的共同特征是:不好好学习、上网、吵架、欺负弱小、顶撞、离家出走等,这些成了教育孩子潜在的危险,是德育工作的最大阻力。

反思:在家校合作环节中,家长会工作的成效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这个阶段就像瓶颈一样是一个比较难过的关口,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引领,就有可能一直被困在瓶颈处,不能解决和提升。以多效合力新型模式突破农村小学家长会瓶颈,是笔者多年来带领组员们研究的课题。组员们通过剖析当下农村小学家长会现状,针对农村小学家长的特点,优化家长会的内容,对家长会进行革新,寻找家校合作的新突破,充分发挥和利用学校及家庭的教育资源,为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以此攻克学校德育工作的一大难题。[3]

二、研究措施

1.农村小学家长会的传统模式及内容的调查

(1)传统模式

我们通过对周边乡镇兄弟学校和对自己学校家长会的现状进行调查,经过收集整理,对这些班级家长会的流程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家长会主题一般会采取学校领导、专家统一视频或广播讲话,然后由班主任介绍班级整体情况和问题,接着由任课老师分析学科情况并提出要求,再由家长代表发言,最后散会后个别进行交流。家长会形式太单一,教师与家长的地位不平等,鲜有互动。陈旧的模式创新不足,难以和家长引起共鸣,更别提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了。

(2)内容调查

家长会的内容也让人堪忧。大多数老师在开家长会的时候会单一地向家长汇报成绩,让父母了解孩子在校情况,要求父母配合老师完成必要的学科学习任务,或者家长交流孩子在家情况,以供家长相互交流。

2.创新活动模式更新家长会的操作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是通过少先队的活动,其形式主要有队会、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游戏、阵地活动、微队课、电影视频、专题讨论等。我们从中得到启发后进行了大胆尝试和研究,充分借助这些形式开启家长会的模式改革,优化内容,增添家长会活动的趣味性、实效性和针对性。

(1)成果汇报,成长在线模式

① 改学习会为展示会

展区之一:教室的黑板和墙壁可以为孩子们代言,板面上展出一个学期以来孩子们主办的任一期小报。一张小小的报纸可以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如书写、绘画、搜集、整理、审美等能力。

展区之二:教室的每一张桌子可以为孩子们代言,桌子上展示的是孩子的作文本、作业本、练字本等。家长会上,家长们可以看到全班孩子的作业,在对比中发现自家孩子还存在哪些问题。这样,家长们才能配合好老师做好习惯养成方面的教育工作。

展区之三:教室的架子、柜子可以为孩子们代言,展示的是孩子们的成长资料袋,里面记载着他们一个学期以来成长的轨迹,获得的点滴成功以及老师的鼓励和家长的寄语。中队走廊、教室里挂满孩子们一个学期的学习成果、小队的假日活动成果等,家长们看了以后自然会心满意足,他们将会更加支持孩子们的日常德育活动,假日实践活动等,使孩子们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

②改成绩会为成长会

从一年级入学开始,很多家长就专注于如何让孩子取得高分,上培训班补课,一切以拿成绩说话为重心,偏离了德育的轨道。他们忽略了很多比考100分还重要的东西。比如:健全的心智,良好的品格与德行,勇敢面对和承受,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独立自主的意识等。

1.聚焦生活细节

孩子们在学校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在成长中,除了课堂上、课间活动,还有食堂吃饭,学校活动……我们班主任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抓拍每一个孩子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镜头记录学生的成长,用照片向家长家长们传达信息,孩子在学校里能健康快乐成长,从而赢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感激,更有利于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2.走进心灵深处

我们老师可以在会上播放提前录制的视频:以队活动的方式让一些孩子们在讲台上讲述自己的彷徨和困惑,学习中的挫折和痛苦,成长中的矛盾和纠结。这样更能引起家长的共鸣和关心。引导家长只有身心健康的孩子才有更多的精力关注学习,热爱学习。家长们应该在生活的细节中去关心照顾孩子们,及时发现和捕捉不正常的变化,引导和帮助他们。如以下图表是学校四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分析表。

上述图表清晰地展示了四年级这个年段的学生的心理压力和矛盾集中点,家长们需要从中重新审视孩子,从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更需要了解和学习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掌握一些方法,提高教育子女的水平,这样,才能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深处。

3.借助影视作品

优秀的影视作品既是德育的好教材,又是开展德育的有效辅助形式,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情境,拓展教育空间。同样在我们的家长会上,我们把家长当成学习者,也可也通过影视作品达到效果。教育类型的影视作品集中体现了现代教育中突出的问题和尖锐矛盾,并传达了一定的教育理念,使得一直在寻找问题答案的家长在剧中找到情感共鸣。家长在看剧时就能借鉴一些经验,比如:父母与孩子的相处问题、代际沟通问题、特殊学生的心理问题、师生问题等。今年暑假电视荧屏上,《带着爸爸去留学》《少年派》热播,因为他们表现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困扰和疑惑,展示了家长如何与孩子的相处,共同成长和进步;电影银幕上,《银河补习班》关注父子亲情和复杂的家庭教育,展现了一段跨越30年漫长时光的动人故事。

在“教育热”不断升温之际,教育题材影视作品再现家长对教育的焦虑与期盼,让观众产生共情并引发思考,因此能被广大观众欢迎。

(2)亲子互动,改家长会为亲子会,感恩会

为了增进情感的沟通,我们还可以采用亲子联欢的方式,由小主持人主持,家长、孩子和学科老师自由组合参与表演。形式上可以进行歌伴舞、情景剧、滑稽小品、诗歌朗诵、游戏等,尽可能地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鼓励有特长的家长上台一展歌喉,一展舞技,家长和孩子联袂登台表演,在活动中大秀风采。

可以在家长会前夕,老师组织家长参加的班级活动,营造感恩的浓厚氛围。做亲子活动,家长们和孩子共同参与,其乐融融。家长会时,呈现活动视频,家长们一起分享和孩子们活动的收获。这样就避免了家长会中容易出现的批评环节,反而开成感恩励志会。

(3)智慧探究,交流分享模式

①改反馈会为调查会

学校的德育工作离不开家长的关心和支持。老师除了向家长们反馈孩子们在校的信息,还要摸清对孩子们在家的信息以及家长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家长会前,可以让家长们填写调查问卷,家长会上汇报交流,互相提意见,反思中学习。调查的内容除了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的培养方法,还可以是亲子关系现状,对孩子现状的了解和期待以及家校合作意见等。

② 改一言堂为众言会

家长会不应该是老师一言堂,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聚在一起的,所以应该是群策群力,众人发言的会议。让家长相互之间交换孩子的教育方法,提高对孩子的教育水平。通过交流会、讨论会等形式由班主任、任课老师提供典型案例或者家长来描述教育孩子遇到的疑难案例,采用抛石引玉的方式,让家长们对真实的事例进行讨论,分析原因,提出若干解决的对策,最后筛选出最佳方案提供家长们实践参考。但是操作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人数控制

论分组人不宜多,六人左右为一组,各抒己见,由组长汇总意见并梳理,方便集体交流时不浪费时间。

2.分组归类

班主任要提前引导,有相同需求,类似问题的家长划分为同一组,这样讨论时能产生共鸣,有利于充分发表自己的思考和意见。

3.旁听为主

汇报交流时,班主任要把舞台让给家长,把“诊断”后开“处方”的权利还给家长,从家长们自身的角度出发,回归,再到落实,争取每位家长都有收获。

这种模式可以加强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创设了给每位家长平等交流的平台和机会,充分调动了全班家长的积极性,他们的育儿理念和成功经验更加贴近我们农村家长,更容易被大家接受。

三、成果与反思

1.成果

通过实践研究,我们把原本僵硬的家长会模式变得更加新颖、灵活、有效了。研究过程中,老师们深入开展对农村家长心态和教育现状、学生生活状态的研究,于是,紧紧凝聚家长队伍的人心,化被动为主动,更积极地参与到家长会中,使德育工作更有效,实现家校共赢。

2.思考

我们此次研究雖然有了不少的进步,收获颇多,但是还有一小部分的家长因为工作原因没空参加,隔代家长会的现象偶尔出现,一些高段学生家长以请假的方式回避家长会。家长会的最终目的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如果家长采取回避,被动的方式,那么等于切断了挽救孩子的一条有效途径。接下去的研究任务会更重,我们组员们将分层深入,重点研究四至六年级家长会模式创新和内容的有效重组,争取此项研究做得更细更加实在,能给周边学校也带去福利,也能让其他的农村学校做一些参考,让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高效。

参考文献

[1]《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S](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2005年6月3日通过).

[2]李小红,刘嫄嫄.学校家长会:问题与改进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1(12):88-90.

[3]叶冬青.新型家长会模式探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0(9):15-16.

猜你喜欢

模式改革家校沟通瓶颈
如果可以,我愿做你的眼
现代高职院校教研活动改革与创新探讨
“变被动为主动”机械类工程图学课程作业评价模式改革与应用实践
“慕课”背景下大学英语ESP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突破雾霾治理的瓶颈
寻找家校沟通中的润滑剂
微信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突破瓶颈 实现多赢
如何渡过初创瓶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