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2020-07-06刘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幼儿教育应用策略

刘平

摘 要:想要保证现代幼教工作的高质量和高成效开展,就可将陶行知生活化教育理论进行运用,这应当得到幼师的高度重视。所以在本文中,就先阐述了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内涵,然后明确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之于幼儿素质教育的积极影响,最后基于国内幼教工作的有效开展,对陶行知生活化教育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方法做出了研讨。这样可以进一步强化幼儿自主探索知识奥秘的能力、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力,从而促进现代幼教工作的高质量和高成效开展。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幼儿教育 应用策略

引言

在长期发展历程中,国内幼教部门都经常对幼教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但是所体现出的成效却不明显。这主要是归因于幼教模式不切合幼儿的生活实际,轻视了幼儿的现实化教育。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所以说,在为幼儿实行教育时,就应当从生活化角度进行考虑。[1]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概述

第一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这一观点的提出,核心在于生活对教育的决定性作用,而教育也能够对生活形成影响。也就是说,生活能够体现其教育内涵,并且随着生活发展不断地发生改变。教育的根源在于生活,而且会随着生活的变化出现改变,这是一个持续而动态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说“出世如开蒙,落棺当毕业”。第二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观点提出社会所具备的教育功能,使教育范围真正扩大,并实现了多元化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教学方法也更为多样化。第三教学做合一。所谓教学做合一,也就是说教学模式应当与幼儿学情和理解能力间体现相切合,而学习法以则是应当与知识运用相切合,想要开解哪些问题,就应当运用哪一种学习法,而幼儿应当面对哪些问题和教学方法,教师就必须运用哪一种教学方法,如此适度化和相应化教育活动的开展,转变了以往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为因材施教的幼儿教育发展明确了发展路线。[2]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素质教育的影响

1.基础性影响

尽管截止到目前,国内素质教育还没能具备明确的概念,但在教育工作逐步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现今时期,教育思想和模式也都逐步趋向于明朗。在幼教工作具体开展中,陶行知所强调的生活教育理论之于素质教育高成效发展体现出了明显的基础性影响,这里所提基础性,主要是指促进素质教育快速发展的基础属性,可以保证教育模式进一步体现柔性化,促进教育质量和成效的提升,为幼儿未来的良好发展提供有利条件。[3]

2.内在性影响

生活教育理论的内在影响是推进幼儿素质教育的关键,强化素质教育不仅仅表现在教育形式的改进上,更体现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的更新与完善中。所谓素质教育是培养幼儿个性、完善幼儿人格形成的教育。陶行知先生指出,“凡人生所需要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6岁以前培养成功”。从这一观点可以看出,六岁之前是个体人格陶冶的关键期,生活教育理论与素质教育的契合性更加明显。

三、幼儿素质教育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应用途径

1.教育与生活结合,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

现代幼教工作不会体现出以环境影响学生的发展态势,幼儿能力良好提升的前提条件为理论知识的丰富化和实际技能的培养,不会是刻板的理论传授。那么在陶行知理论的参照下,教师就应当鼓励幼儿逐步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和生活环境中,以此为幼儿素质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而素质强调的正是幼儿自主探索知识能力的发展,那么在以生活化角度引導幼儿发展自主能力后,才会明显降低知识复杂性,促进幼儿了解到所有学习都是与现实生活有着很大关联。比如在从环保的角度开展学习活动时,幼儿由于生活阅历较少导致其对环保的认知还不较少,所掌握的环保常识主要就是“禁止践踏草地、不伤害花朵、不随地丢垃圾”等,面对这样的状态,幼儿就应当从现实生活的角度为学生讲解环保的概念,促进幼儿掌握垃圾分类方面的环保常识,保证知晓垃圾分类的现实意义。[4]

2.通过生活化游戏,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年龄特征,现代幼儿教育理论强调,需要将游戏活动的开展确定为丰富幼儿理论基础、强化能力的最佳方法。陶行知也曾经指出:应当为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各种游戏活动的开展能够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全面体现。如此有指导意义的理论能够促进幼教工作从框架化模式发展为自主探索和实践。比如在具体游戏活动中,幼师在空间布置、物品添置过程中,应当为幼儿设置宽松的游戏场地,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展示本身特长,从而促进其在游戏中拓展想象空间、强化创造力。比如在名称为“家”的结构游戏开展中,教师就可鼓励幼儿结合本身观点、兴趣点等来构建家的结构,并且民主化的集中其他小朋友形成小组,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的是,保证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的安全,并向幼儿说明,结合游戏名称来开展活动就算是完成了学习任务。

3.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幼儿生活能力

陶行知曾将以往灌输式的教育过程比作鸟笼,教育工作创新活动的开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化实行,就正是要帮助幼儿挣脱鸟笼的束缚。在现代幼儿教育活动开展中,应当从幼儿未来发展的角度进行考虑,给幼儿提供充足的知识运用时间和空间。比如在基于幼儿安保意识提高的角度来开展教育活动时,以往幼教思想往往都会把幼儿当作主要保护对象,淡化了对幼儿实际生活能力发展的重视。

结语

陶行知所强调的生活教育理论,能够为现代幼教工作的良好发展指明方向,是现代教育研究工作的重要参考理论。缺失生活元素的教育枯燥,没有趣味。在幼教工作不断得到重视的现今时期,对于生活化教育理论的运用还是会体现出无可替代的现实作用,促进广大幼师逐步将教学思想进行优化升级,促进现代幼教工作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惠芳.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9,(36):72-73.

[2]吴梦洁.浅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7,(10).

[3]蒋雯英.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素质教育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7,(88):164.

[4]马慎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9):172.

猜你喜欢

幼儿教育应用策略
浅析微课视角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水平井钻井技术及其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探析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