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果可以,我愿做你的眼

2017-02-09杨海仙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家校沟通心理疏导焦虑

杨海仙

〔关键词〕新生适应;焦虑;心理疏导;家校沟通

“口袋里有纸,有鼻涕要自己擦……上厕所时,要扶着把手……小心地滑……如果有人欺负你,要告诉老师……”

记得,那是女儿入学的第一天,我拉着她的小手,在教室门口,轻轻地安抚她,满满地承诺会第一个来接她,离别时,狠心地放开紧攥着的小手,催促她向前走,看着她一步三回头,小小身躯渐渐消失在拐角处。失了魂的我,此刻多么希望有双插着翅膀的眼睛,形影不离跟着她,时刻守护着她!

机缘巧合,有一天,我,变成了别人的那双眼……

“杨老师,孩子在学校表现怎么样?”

“杨老师,孩子说××欺负他,希望你问问情况,别让孩子心理蒙上阴影!”

“杨老师……”

作为一名教师,每天都会听到家长们的各种困惑、问询,有时甚至是质问,尤其是新生入学初期,经常会发现有的家长送孩子到校后久久不愿离去,有的长时间在教室门口、窗口偷看,甚至还有的会爬到校外楼顶四处张望。

造成家长的这种异常举动,通常是因为在家庭中长期建立起来的亲子关系,突然被外界打破,当孩子离开家庭进入学校开始集体生活,家长们的情感寄托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了缺失,伴随着失落、焦虑不安、不放心等不良情绪。

一、探寻原因

家长的这种焦虑情绪是由多方面引起的,通过观察分析,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因素。

首先,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结构加剧了家长对孩子的关注。我班有学生44名,独生子女占80%以上,家庭的结构大多是“4-2-1”的模式,这就形成以孩子为中心、家长无论大事小事统统包揽的局面,家长们往往张嘴就是“来来来,奶奶(爷爷、妈妈、爸爸)给你……”入学时,常看到家长们背着书包,提着水壶,把孩子送到教室,拉开椅子,扶孩子坐下后,帮她(他)翻开书,而老师时不时在课间还接到家长的电话:“老师,天气有点热,帮孩子脱掉外套!”“老师,水有点烫,麻烦你给孩子凉凉!”

其次,家长主观上认为自己孩子弱小,担心被欺负。因此,面对孩子单方面的诉求,不是先了解情况,而是先入为主地质问孩子:“是谁欺负你?”而孩子有时也会顺着家长的思路应答。于是,孩子之间正常戏耍打闹被夸大成为“欺负人”,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会。曾经在我校还发生过因孩子之间的小摩擦而引发家长大打出手的情况。

再次,相互攀比也是引发家长焦虑的重要因素,诗涵的手工做得好,涛泽的算数能力强,自己的孩子表现怎样,她(他)会吗?初为人父人母的家长,面对家庭惟一后代的教育,倍感压力。

而家长的这种心理,不是我班独有,事实上每个班、甚至每个学校都会存在。也许,家长焦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孩子学习进步,但是,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这种焦虑情绪会愈发严重,将逐渐影响到家庭关系与孩子的独立发展。只有家长放下内在的执拗,去真正关心身边稚嫩而独立的个体,体会孩子们需要什么样的支持,才能让孩子勇于面对各种挫折与挑战。

二、应对措施

(一)积极引导,润物有声

1.班级家校栏

班级家校栏具有传递教育理念、促进家校沟通的作用,它通常设置在教室的门口,是每天家长接送孩子的必经之路,在等待接送孩子时,常有家长驻足观看。因此,我们会选择一些有针对性的内容,如“真正的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妈妈,你的焦虑对我是一种伤害”等,供各位家长学习、交流。

2.班级微信群

如果说家校栏只是单方面的宣传,而微信则很好地弥补了它的不足,微信群搭建起家长与老师,家长与家长、孩子与孩子之间双向沟通的平台。在群里,有时是老师或家长转载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有时是家长们热火朝天地讨论育儿经验,还有时是孩子们彼此联络感情,渐渐地,家长们通过交流和比较,发现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减轻焦虑,同时也借鉴他人有效的教育小方法,学习效仿。

3.家长座谈会

最直观的沟通方式,是面对面的交流,家长会便是这种方式的载体,因此,我们会定期举办“家长座谈会”“育儿经验交流会”等,使大家坐下来、静下来、针对性地解决教育中遇到的难题。同时,利用学校资源,组织家长听专家讲座,观看视频,更新教育理念。

4.远程教育平台

鼓励和督促家长参与远程教育平台的学习,如“教育百师通”“课后帮”“家长通”等,通过网上的问卷调查、专题课程学习、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让家长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有关家庭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前沿资讯。

(二)有效参与,主体互动

有个别孩子依赖性较强,自理能力弱,家长总担心孩子受影响,或有时对学校环境产生疑虑、不信任教师,也易造成家长的不安,例如,个别家长送孩子入校后,久久不愿离去,要么趴在窗户上看,要么跑到学校对面的楼上,伸长脖子,探寻孩子的身影,面对这种情况,与其拒之门外,不如开门欢迎,于是,我们把这类家长邀请到学校,让他们主动参与,看到在老师的陪同下,孩子们有序地上课、游戏、活动,亲眼见证了孩子在学校氛围中的融入与成长。

(三)把握时机,主动沟通

家校沟通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家长了解孩子在校情况的桥梁,做好家校沟通对促进学校教育效果有着重要作用。

第一,晨午间访问,时间较短,适合交流小问题。如,提醒家长,孩子早上咳嗽比较频繁等,这类沟通能迅速拉近与家长的距离,为沟通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离校时,时间较长,适合向家长反映急需解决的问题或孩子在校的近况,比如,告诉家长,孩子今天和别人发生冲突,孩子最近爱讲脏话等,与家长共同商量解决问题。这类深度沟通,可以最终赢得家长的感激和信任。

第三,其他形式,如:家访、电话、微信等形式,其中最常用的就是微信了,适合协助家长纠正孩子在家的不良习惯等,如,孩子长时间看电视或手机,打骂家长等,也可以就孩子的某些问题进行深谈。例如,这学期,我班从外地转来一个叫小鹏的孩子,每次户外活动时,他总是怯生生地躲在角落,不和小朋友接触,无论我怎么鼓励他,他也只是笑笑。就这一问题,我和她妈妈在微信中深入地聊过。原来,孩子小时候,腿被严重烫伤,半年后返校,正值夏天,狰狞的疤痕裸露在外,常常被小伙伴嘲笑,辗转换了几所学校,情况却越来越糟,渐渐地,孩子不爱说话,有了自闭倾向。家长虽着急,却束手无策。我想正是身体和心灵的双重伤害,造成孩子深深的自卑,在自己的世界里建起了高高的围墙,不愿被人打扰。只有拆掉这堵高墙,让孩子重新树立自信,才能融入集体生活中去。所以,通过一段时间的细心观察,我发现他识字较多,请他当“小老师”教孩子们认字,在大家赞赏的目光中,小鹏逐渐有了微妙的变化,爱说话了,有时也会和大家一起去玩滑梯,他妈妈也欣喜地和我说,孩子回家也会主动和她说起学校的人和事,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

(四)巧用手机,现场直播

常有家长问孩子今天学些什么,表现怎么样,还有部分家长在外地工作,想念孩子,便私下打听孩子在校的情况,针对这一现象,我利用微信时时发布孩子们的动态:有时是教学活动的片段,有时是手工活动的小视频,还有时是户外活动时,孩子们欢呼雀跃的身影。

我班的小哲,家长常年在外,很少见孩子,我想,为人父母哪有不思念孩子的,因此,常会单独发一些孩子的照片和视频给他们,他爸爸曾感慨地说:“谢谢你的用心,让远离孩子的我,看到了孩子的成长,你真是我的一双眼睛啊!”

是啊,如果可以,我愿做你的眼,带你领略孩子的成长;如果可以,我愿做你的眼,带你穿越银铃的歌声;如果可以,我愿做你的眼,带你阅读童真的世界,因为我是你的眼,让你看见这世界,就在——你眼前!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东城幼儿园, 晋城, 048100)

编辑/于 洪 终校/杜文姬 高 杰

猜你喜欢

家校沟通心理疏导焦虑
重视EAP工作增强员工幸福感的实践与探索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与教育
寻找家校沟通中的润滑剂
加强施工企业员工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探究
微信
浅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请”家长不能太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