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熟市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应用效果比较研究

2020-06-23陈敏炀何旻珊盛金元杨丽红韩鸣花张祖学

上海蔬菜 2020年3期
关键词:西兰花覆膜保温

陈敏炀 何旻珊 盛金元 杨丽红 韩鸣花 张祖学 张 漪

(1.江苏省常熟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江苏 常熟215500;2.江苏省常熟市碧溪新区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江苏 常熟215500;3.江苏省常熟市碧溪镇横塘农机专业合作社,江苏 常熟215500)

农作物地膜覆盖栽培具有保温保湿、防止杂草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增收等作用[1]。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于20世纪70年代末由日本传入我国,自此地膜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得到迅速推广应用[2]。但是,近年来由于聚乙烯塑料地膜的大规模使用及回收不彻底,随意丢弃的塑料地膜造成了大量的“白色污染”,残留地膜在土壤中形成阻隔层,降低了土壤透气性,破坏了土壤结构,导致地力下降,而且聚烯烃类塑料在土壤中可存在200~400年,极难降解[3~6],严重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在聚乙烯中掺入可降解生物质或添加促进聚乙烯降解的光敏剂、氧化剂等功能助剂吹塑制成的塑料薄膜(如光降解地膜、光氧化生物降解地膜、光-生物降解地膜等),也无法分解为无害物,甚至会形成塑料碎片,导致微塑料污染。

以生物降解材料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全生物可降解地膜,不仅具有普通地膜的保温保湿功能,而且在自然界中可完全被微生物降解,最终形成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无污染,可避免传统聚乙烯塑料地膜对土壤造成的危害。

2019年江苏省常熟市农业地膜覆盖面积约2 940 hm2,地膜用量约19.6 t。为降低废旧农膜对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常熟市政府出台了《废旧农膜回收处置实施意见(试行)》,设立了地膜集中回收点,并制定了相应的补贴政策。但是,回收塑料地膜人工成本较高,且回收不彻底,效果不明显。为探明全生物可降解地膜与普通塑料薄膜在降解速率、保温性、对蔬菜产量影响等方面的差异性,2019年我们在西兰花生产上开展了相关试验,并分析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地膜有全生物可降解地膜1(黑色,厚度0.01 mm,南通龙达生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全生物可降解地膜2(黑色,厚度0.01 mm,泰州中科金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全生物可降解地膜3(黑色,厚度0.01 mm,上海弘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全生物可降解地膜4(黑色,厚度0.008 mm,上海弘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全生物可降解地膜5(黑色,厚度0.006 mm,上海弘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全生物可降解地膜6(黑色,厚度0.01 mm,苏州中达航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普通塑料地膜(黑色,厚度0.01 mm,山东临沂亚兰塑料制品厂生产)、强化耐候膜(黑色,厚度0.01 mm,南通龙达生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强化耐候地膜较普通塑料地膜使用后易清理。供试作物为寒秀西兰花。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在江苏省常熟市碧溪镇横塘农机专业合作生产基地。试验设露地和大棚两种栽培方式,每种栽培方式每款地膜为1个处理,不设重复。以普通塑料地膜(ck1)、强化耐候地膜(ck2)、不覆膜(ck3)为对照。西兰花于8月31日播种育苗,9月23日覆盖不同地膜,各处理于9月23日定植西兰花,定植行株距为50 cm×50 cm。大棚栽培,每款地膜铺设面积30 m2;露地栽培,每款地膜铺设面积60 m2。10月8日开始,每隔10 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当日9时各处理的土表温度。12月10日西兰花开始收获,调查各处理西兰花的产量及商品率,测定地膜的降解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地膜的降解性

不同地膜的降解性见表1。

表1 不同地膜的降解性

由表1可知,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降解性高于普通塑料地膜(ck1)和强化耐候地膜(ck2)。全生物可降解地膜2的降解性较好,在露地和大棚栽培中均易降解;全生物可降解地膜3和4在露地栽培中的降解性高于大棚栽培,而全生物可降解地膜6则相反;全生物可降解地膜1降解性较差,在露地栽培和大棚栽培中均不易降解。将同一家生产单位生产的不同厚度的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全生物可降解地膜3、全生物可降解地膜4、全生物可降解地膜5,上海弘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进行对比可发现,地膜越薄,越容易降解。

2.2 不同地膜的保温性

不同地膜的保温性见表2。

表2 各处理土表温度

由表2可知,除西兰花生长前期有个别覆膜处理的地表温度低于不覆膜(ck3)处理外,大部分覆膜处理的地表温度高于不覆膜(ck3)处理;全生物可降解地膜2、全生物可降解地膜5、强化耐候地膜(ck2)的保温效果在露地栽培和大棚栽培中均表现较好;从同一家生产单位生产的不同厚度的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全生物可降解地膜3、全生物可降解地膜4、全生物可降解地膜5,上海弘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对比可发现,不同厚度地膜的保温性差异不大。

2.3 不同地膜对西兰花产量和商品率的影响

不同地膜对西兰花产量和商品率的影响见表3。

表3 各处理西兰花的产量和商品率

由表3可知,不同地膜处理对西兰花的产量和商品率影响不大,但保温性较好的地膜处理西兰花产量较高;不覆膜(ck3)处理西兰花产量均低于覆膜处理。无论是露地栽培还是大棚栽培,全生物可降解地膜2和强化耐候地膜(ck2)处理西兰花的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说明保温性较好的地膜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西兰花产量的积累。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全生物可降解地膜2易降解、保温性好,可促进西兰花增产,建议可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全生物可降解地膜5虽然对西兰花增产不明显,但易降解、保温性好,且厚度远低于全生物可降解地膜2(地膜越薄,价格越便宜),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利于推广;强化耐候地膜在保温性、增产方面也表现良好,且易于回收,价格便宜,可与以上2种全生物可降解地膜搭配使用。

4 全生物可降解地膜推广应用现状与对策

4.1 全生物可降解地膜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

4.1.1 成本高

全生物可降解地膜使用成本偏高,厚度为0.01 mm的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售价为2 700~3 450元/hm2,是相同厚度塑料地膜(750元/hm2)的3.6~4.6倍。

4.1.2 降解受环境影响

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降解效果受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影响较大[7],通常温度越高、含水量越大,其降解速度越快[8]。试验期间气温逐渐下降,光照时长逐渐减少,紫外线强度不断减弱,影响了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分解速率;试验中我们还发现,向阳处地膜的降解速度比背阴处快,大棚内地膜降解速度比露地慢。因此,可降解地膜的使用除考虑其材料成分外,还需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9]。

4.1.3 推广难

为控制生产成本和简化生产过程,多数农户倾向于使用普通地膜,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推广应用有一定的难度。

4.2 全生物可降解地膜推广应用对策

4.2.1 降低生产成本

地膜生产企业可进一步开发利用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的生物质资源或工业废弃物作地膜生产原料[10],以降低可降解地膜的生产成本。

4.2.2 与种植作物和种植时间相适配

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使用应与种植作物、种植时间相适配。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使用寿命为2~4个月,从覆膜种植到作物收获结束,部分可降解地膜存在还未降解的现象[11],试验期间(2个多月)大部分全生物可降解地膜未明显分裂,可能与气温、光照强度有关,也可能与西兰花植株的遮蔽有关。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周期、发育特性及当地气候条件合理选择相应的地膜[12]。

4.2.3 地膜产品品种多样化

地膜生产厂家可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如土壤、气候等)和生产条件(如土壤酸碱度、土体结构、风力大小、光照强度、种植模式、机械化程度等),生产不同的可降解地膜[13],并在使用说明书上详细标注地膜完全降解所需时间,适用的作物种类、种植季节、地域或环境要求等,方便农户选择。各地在试验与推广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过程中,应及时与地膜厂家沟通,反馈在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利生产厂家改进产品制作配方,使可降解地膜适用于更多的作物种类和不同的种植环境。同时地膜生产企业也应加强应用试验,扩大试验地区,增加试验作物品种,生产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地膜产品。

4.2.4 提高认知度和接受度

使用全生物可降解地膜无疑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但目前仍需通过提高地膜生产工艺、压缩生产成本、加强环境保护宣传等来提高农户对可降解地膜的认知度。同时建议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如可用废旧塑料地膜更换全生物可降解地膜,提高农户对可降解地膜的接受度。

猜你喜欢

西兰花覆膜保温
彩色西兰花绘就七彩乡村经济
门窗是外围护保温中的难点
“旱优73”覆膜直播栽培技术研究
苹果秋覆膜 树体营养好
能“保温”的雪
星级大厨
西兰花
保温
为什么热水瓶可以保温?
用于滑动部件的类金刚石碳覆膜特性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