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几种杀菌剂对草莓炭疽病的防效试验*

2020-06-23况慧云朱吉明王绘华徐锦瑾

上海蔬菜 2020年3期
关键词:炭疽病杀菌剂悬浮剂

吴 丹 李 涛 况慧云 成 玮 朱吉明 王绘华 徐锦瑾 李 成

(1.上海市青浦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上海 青浦201700;2.上海孰美农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 青浦201709;3.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上海 闵行201103)

草莓炭疽病(Fragaria ananassa colletotrichum)主要发生于草莓种苗繁育中后期和定植初期,病菌除侵染叶、花、匍匐茎引起局部出现病斑外,还易侵染草莓的短缩茎,严重时全株萎蔫枯死[1]。遇连续阴雨或阵雨呈暴发趋势,老残叶多、氮肥施用过量及田间排水不畅的田块发病严重。

草莓是上海市青浦区白鹤镇的优势特色果品,作为冬季少有的上市鲜果,深受消费者欢迎,种植效益好[2]。目前青浦区主栽的草莓品种红颜品质好,但易感炭疽病[3]。国内其他地区有关草莓炭疽病的防治研究已有报道,如徐英等[4]在浙江研究发现,40%戊唑醇悬浮剂第2次施药后7 d的防效可达74.7%~94%;林祥文等[5]在西藏日喀则研究表明,40%五氯硝基苯粉剂1 000倍液对草莓炭疽病的防效为81.9%,防治效果和速效性俱佳。但青浦白鹤地区防治草莓炭疽病的研究较少。为此我们于2019年选用市场上几种不同的低毒、低残留杀菌剂,在青浦白鹤地区开展了草莓炭疽病防效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当地防治草莓炭疽病的高效药剂,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杀菌剂为农割500 g/L氟啶胺悬浮剂(江苏苏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430 g/L戊唑醇悬浮剂(上虞颖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福帅得500 g/L氟啶胺悬浮剂(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生产)、顶妙3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陕西标正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生产)。供试草莓品种为红颜。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在上海市孰美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炭疽病普遍发生的草莓种植大棚内。试验设农割500 g/L氟啶胺悬浮剂33 mL/667 m2、430 g/L戊唑醇悬浮剂12 mL/667 m2、福帅得500 g/L氟啶胺悬浮剂30 mL/667 m2、顶妙3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8 mL/667 m2以及清水对照,共5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2019年11月2日和9日使用卫士15型背负式喷雾器喷药,将药液淋湿整棵植株,包括叶片的正反两面和茎,用水量60 L/667 m2。试验前后20 d未使用其他杀菌剂,其他田间管理措施按常规。

1.3 调查统计方法

每小区随机选3个点,定点调查5株,分别在施药前、第1次用药后7 d(11月9日)和第2次用药后7 d(11月16日)调查草莓炭疽病发生情况。调查每株所有完全展开的叶片,记录各级病叶数和叶片总数。施药及试验期间观察各药剂处理区草莓植株的生长情况,查看草莓的叶片是否出现药斑、发黄及植株矮化等现象

草莓炭疽病病情级数分为6级:0级-无病斑,1级-病斑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占整个叶片面积的6%~10%,5级-病斑占整个叶片面积的11%~25%,7级-病斑占整个叶片面积的26%~50%,9级-病斑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0%以上或死亡。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级值)/调查总叶数×9]×100

防治效果(%)=[(对照区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100

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0整理数据,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统计试验数据,对各处理之间的药效差异性进行比较,按P=0.05标准进行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药剂对草莓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不同药剂对草莓炭疽病的防治效果见表1。

表1 各处理草莓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由表1可知,第1次用药后7 d,各处理草莓炭疽病的病情指数较药前均有提高,其中清水(ck)处理草莓炭疽病的病情指数增长最快,增幅达247.49%;其次为农割500 g/L氟啶胺悬浮剂33 mL/667 m2和顶妙3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8 mL/667 m2处理,病指增幅分别达109.40%和103.22%;430 g/L戊唑醇悬浮剂12 mL/667 m2处理的病情指数增幅最小,为21.10%。第2次用药后7 d,各参试药剂处理的病情指数均显著低于清水(ck),其中顶妙3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8 mL/667 m2处理的病情指数最高,为10.40;430 g/L戊唑醇悬浮剂12 mL/667 m2处理的病情指数最低,为4.62。

各参试杀菌剂对草莓炭疽病的防效差异显著。第1次用药后7 d,430 g/L戊唑醇悬浮剂12 mL/667 m2处理的防效最好(68.0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次为福帅得500 g/L氟啶胺悬浮剂30 mL/667 m2处理(57.73%),顶妙3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8 mL/667 m2处理的防效最差(45.21%);第2次用药后7 d,430 g/L戊唑醇悬浮剂12 mL/667 m2处理的防效最好(81.16%),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次为福帅得500 g/L氟啶胺悬浮剂30 mL/667 m2处理(75.07%),顶妙3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8 mL/667 m2处理防效最差(57.60%)。

2.2 安全性

经观察,各参试药剂处理草莓的叶片均未见明显药斑、发黄及植株矮化等现象,说明各参试杀菌剂对草莓生长安全,无药害。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杀菌剂对草莓炭疽病的防效均较好,第2次用药后7 d的防效均在50%以上,且对草莓生长安全。综合用药1次和用药2次后的调查来看,430 g/L戊唑醇悬浮剂12 mL/667 m2的防效最好,且持效期较长,第2次用药后7 d的防效达81.16%,福帅得500 g/L氟啶胺悬浮剂30 mL/667 m2的防效次之。草莓生产中,可在草莓炭疽病发病初期用430 g/L戊唑醇悬浮剂12 mL/667 m2均匀喷雾防治,福帅得500 g/L氟啶胺悬浮剂可作替换药剂。建议将上述2种药剂作为小作物杀菌剂进行登记推荐。

猜你喜欢

炭疽病杀菌剂悬浮剂
苦瓜长“雀斑” 警惕炭疽病
含壳聚糖氨基酸肥料与悬浮剂混合使用下悬浮率的研究
0.5%藜芦碱可溶液剂与20%乙螨唑悬浮剂配合应用 防治柑橘红蜘蛛药效试验
猪炭疽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木霉和杀菌剂联用对橡胶榕白绢病菌的抑制作用
1-MCP复合杀菌剂处理对“金红宝”甜瓜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40%氰氟虫腙·甲氧虫酰肼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问药效试验
2015中国植保市场杀菌剂畅销品牌产品
真菌病害怎样正确选择杀菌剂?
辣椒炭疽病究竟该如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