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0.1%他克莫司软膏联合硫酸羟氯喹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2020-06-11刘里云孟祖东

陕西医学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克莫司毛细血管红斑

刘里云,赵 芳,孟祖东,王 玉

锦州医科大学十堰市人民医院研究生培养基地皮肤科 (十堰 442000)

玫瑰痤疮又称为酒糟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累及面部皮肤血管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依据病程变化可将其分为红斑与毛细血管扩张期、丘疹期和肥大期,其中以红斑与毛细血管扩张期最常见[1]。目前对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原因尚未统一,有关研究显示,该疾病与神经血管调节、皮肤天然免疫屏障受损以及面部血管舒张功能障碍等因素具有重要联系[2]。由于病因不明确,治疗上通常以对症治疗、清除皮损、调整内分泌紊乱为目标[3]。他克莫司是临床上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ROSACEA-T)的常用药物之一,不仅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还可以加速恢复皮肤出现的屏障功能障碍,并合成大量皮肤胶原,但由于该药物不可长期使用,有部分患者疗效不明显,而硫酸羟氯喹是一种抗疟疾药物,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皮肤疾病的治疗中[4-5]。本研究对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分别予以单纯他克莫司、他克莫司联合硫酸羟氯喹治疗,对比患者的临床使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我们收治的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87例,根据药物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42)。对照组治疗选择单用0.1%他克莫司软膏,研究组予以0.1%他克莫司软膏+硫酸羟氯喹联合治疗。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各项检查明确诊断[6];②无此次试验药物过敏患者且近3个月内未外用或口服影响本次研究结果药物患者;③患者及家属均了解并志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相关协议。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器官功能不全;②存在恶性肿瘤或其他系统严重疾病;③存在接触性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等其他类型患者;④伴随有视网膜病变等眼部疾病。研究组45例患者,年龄22~48岁,平均(32.89±8.46)岁,病程5个月至5年,平均病程(2.91±1.54)年。对照组42例患者年龄23~46岁,平均(31.77±7.96)岁,病程6个月至5年,平均病程(3.07±1.83)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研究组采用0.1%他克莫司软膏(国药准字:H20123430)、硫酸羟氯喹(国药准字:H19990264)联合治疗。其中0.1%他克莫司软膏外用,将软膏涂抹于面部出现红斑及潮红处,2次/d;硫酸羟氯喹则为口服用药,2次/d,0.2 g/次。对照组则选用0.1%他克莫司软膏单独治疗,治疗剂量及次数同研究组。两组患者均予以治疗8周。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3.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于治疗2、4、8周后由同一位医师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随访评估。临床疗效判定:痊愈:患者皮肤灼热、瘙痒、发干等症状消失,未见皮损;显效:患者皮肤症状明显缓解,皮损愈合面积超过50%;有效:患者皮损面积减少20%~50%,临床症状轻微缓和;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缓解甚至加重,皮损愈合面积低于20%甚至增加。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①临床症状评分:对两组患者瘙痒、红斑、毛细血管、脓疱、丘疹情况五个方面细致观察并评价,每个方面评分3分,无: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总分15分,分数越高,临床症状越严重。②生活质量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量表[7]评估:在心理、生理、社会、环境领域及总体感觉进行判定,总分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③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毛细血管扩张、红斑、皮肤潮红、皮肤敏感)缓解时间情况。④记录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

结 果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在治疗8周后,研究组总有效42例(93.33%),对照组27例(64.29%),对照组临床总有效比例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1.171,P<0.001),见表1。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注:与研究组相比,*P<0.05

2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临床症状积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上升,但研究组上升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8周后,研究组上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情况 研究组毛细血管扩张、潮红、皮肤敏感好转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对照组为7.14%,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临床症状积分情况(分)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研究组治疗8周后相比,#P<0.05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情况比较(d)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讨 论

玫瑰痤疮发病因素复杂,基本不能自愈,主要在鼻翼、鼻尖,其次是颊部、前额和颏部出现红晕,症状反复,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红晕将逐渐加重并持久,继而出现以面中部的长期性或短暂性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水肿、丘疹、脓疱伴面部肿胀紧绷以及灼热刺痛等不适为主的临床表现,不仅影响外观,还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8]。

对于玫瑰痤疮的患病机理仍存在争议,而近年来有大部分学者认为可能与患者的神经及血管调节机制具有一定联系[9]。当调节相关受体存在易感基因或发生基因突变,在糖皮质激素、螨虫或外部化学因素的影响下,不仅可能导致皮肤的防御及屏障功能障碍,还将引起自主神经系统及感觉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进而感觉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后将产生大量的神经肽类物质,且具有血管活性,使神经脉管调节及神经免疫相互调节功能受损,引起皮肤毛细血管的扩张,导致疾病的产生[10]。

由于玫瑰痤疮的病因尚未明确,其治疗方法也一直是临床上讨论的热点话题,目前临床上对于玫瑰痤疮主要以抗炎、抗感染、抗过敏以及激光治疗为主,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不理想[11]。他克莫司是一种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玫瑰痤疮、特异性皮炎及银屑病等皮肤疾病的钙调磷酸酶抑制剂[12]。有相关动物实验研究证明,他克莫司能使脊髓背根神经节中的C型纤维受到刺激,进而有效缓解皮肤组织中的肥大细胞脱颗粒及神经肽类物质的分泌[13]。该药物在使用初期,会导致患者产生短暂的辣椒素样反应,皮肤组织中的P物质使肥大细胞脱颗粒,从而短暂地产生灼热、红斑、瘙痒等面部刺激反应[14]。

而硫酸羟氯喹则是一种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喹诺酮类药物,有相关研究显示该药物可进入溶酶体等细胞器中干扰酶的活性,降低各类免疫细胞的活性,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物质,并使免疫反应的各个途径受到约束来发挥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在自身免疫受抑制的情况下,并不危害机体对外来病毒抗原或细菌的免疫反应[15]。在玫瑰痤疮的治疗中被发现具有减少皮肤红晕、红斑、炎性皮损的作用[16]。而在本研究中发现,予以单独他克莫司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低于他克莫司联合硫酸羟氯喹治疗,且患者毛细血管扩张、红斑、皮肤潮红、皮肤敏感好转所需时间大量减少,这说明了两种药物对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治疗均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而联合使用可有效地缩短治疗时间。

通过对患者后期治疗进行追踪随访,予以上述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患者治疗8周后临床症状较单独用药的患者缓解明显,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上升,且两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事件概率相差不大,这与张华雄等人[17]研究结果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两组药物联合使用产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概率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联合用药临床疗效更佳。

综上所述,他克莫司和硫酸羟氯喹对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效果好,而两种药物联合用药临床效果更佳,可减少患者治疗所需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克莫司毛细血管红斑
器官移植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扩张型毛细血管的发生率、眼底影像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90锶-90钇敷贴器治疗单纯性毛细血管瘤的护理体会
他克莫司软膏的处方研究和制备
肾移植受者联合用药对他克莫司影响及其剂量调整策略
他克莫司联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你是否了解新生儿红斑
大红斑的特写
疏通“毛细血管”激活“神经末梢”
动物身上长了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