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言活动中提升教师的思维品质

2020-06-01胡振芳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内容语言

胡振芳

于漪老师说过:“课堂是活的教育,每一堂课,都是师生共同创作的独一无二、不可代替、不可复制的课堂作品。” 教师要以“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的极大热情投入语言教学活动中,让每名幼儿都成为发光体,这就需要教师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

一、提升教师思维品质的清晰度

就幼儿园的语言活动来讲,我们要从清晰幼儿、清晰内容、清晰目标、清晰方法、清晰环节、清晰指令这几个方面来提升教师思维品质的清晰度。

如何做到幼儿清晰?其核心就是教师要做到心中有幼儿,要了解和认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比如,在组织小班幼儿语言活动时,教师的语速要慢些,语态要亲切,体态要生动。

如何做到内容清晰?教师在活动前要思考自己教的理由,幼儿学的理由;活动后要思考想教什么和实际教了什么的差异,以及教师教了什么和幼儿实际学了或者学到了什么的差异。也就是说,教师要对所教内容有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如何做到目标清晰?教师在制定活动目标时要避免抽象、笼统、含糊,要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与要求制定科学可行的目标,写明生长点。

如何做到方法清晰?教师要用最适宜的方法面对幼儿,要基于语言领域的特点,基于幼儿的基础,基于教师的个性,实现个性化的教与学。

如何做到环节清晰?教师要了解每个环节需要解决什么关键问题,要发挥各环节独特、不可代替的作用,以及各环节之间的关联、衔接、转化和提升等。

如何做到指令清晰?教师要避免抽象的、笼统的、模糊的指令,要紧紧跟随幼儿的现实表现、应答来进行。指令是否清晰、是否有效是教学反思的关键。

二、提升教师思维品质的合理度

我们倡导的合理思维是关联思维,是整体融通、综合透彻的思维,即在设计语言活动时要注意所用教学策略之间的关联、融通。

策略一:设计富有情趣的引入形式,以情激趣

在语言活动的开始阶段,教师要讲究一个“新”字:教学内容新、引入方式新、教学手段新。比如,在小班语言活动“小兔找太阳”的导入部分,教师就提供了红气球、红灯笼、红萝卜等生活中幼儿熟悉的物品,引导幼儿找找哪些东西像太阳,再引导幼儿比比它们和太阳有什么不同。又如,在大班语言活动“春天”的导入部分,教师一开始就播放幼儿熟悉的歌曲《春天在哪里》,引导幼儿唱一唱、跳一跳,不仅点明了活动主题,还大大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策略二:PPT和小图标在语言活动中的融合运用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PPT和小图标能够刺激幼儿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主要具有如下作用:1.能更准确地体现文学作品的内容,有助于幼儿理解文学作品并记忆作品内容。2.能更好地帮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韵律美,了解文学作品的句式、结构。3.能更有效地帮助幼儿表述作品,看着相应的图片就能准确说出文学作品的内容。4.能更深入地帮助幼儿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幼儿通过看小图标理解文学作品,再通过语言表达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使其对语言文字的掌握得到提升。5.能有助于幼儿更积极地创编文学作品。

幼儿通常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进行联想,在创编诗歌时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回答画出相关内容,直观呈现思维的结果,使幼儿看到自己的创编成果,并引导幼儿与同伴分享创编的快乐。比如,在语言活动“春天的秘密”中,教师先让幼儿欣赏有关春天的PPT,再让幼儿自由讲述和回答问题,然后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小图标,并合理地摆放这些小图标,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结构美、韵律美,记忆诗歌内容。在最后的拓展讲述中,教师又及时地更换相应小图标,来表示幼儿拓展讲述的内容,使此次活动的教育价值最大化。

在“运用PPT和小图标辅助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以下事项:1.图片绘制不要复杂,要简明优美,能切实地表达内容就行。2.在活动中图片的使用要充分、合理,不能让图片阻碍幼儿的思维,而是用它帮助幼儿理解、记忆,以拓展他们的思维。3.图片摆放的顺序要清楚到位,才能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所学文学作品的结构。

策略三:形体语言在语言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俗话说:“动则活,动则灵,动则成。”在语言活动中教师可通过眼神、面部表情、手势等无声的体态语言将有声的语言形象化、生动化,突破语言表达的局限,让沟通更有趣、理解更准确。

1.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集中幼儿学习时的注意力。在大班诗歌《春天的秘密》活动中,教师用目光与幼儿交流,用肢体动作来帮助他们理解诗歌内容,并鼓励幼儿尝试着一起做“垂柳随风飘扬”“桃花抿嘴”“燕子叫”“麦苗使劲往上钻”“播种”等动作,使这节语言活动妙趣横生。

2.帮助幼儿理解教材,加快幼儿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诗歌《小朋友爱清洁》《春天的秘密》《我班有个小问号》之类的语言教材一般篇幅较长,在运用于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时往往有难度。而且,幼儿很难理解其中一些较为抽象的词语。但当教师灵活地运用形体语言将不易理解的字、词、句,与幼儿现实生活中的动作紧密联系起来时,就能缩短两者间的距离,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掌握所学知识。

3.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活跃气氛。在语言活动中,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感染力,合理、灵活地运用形体语言,在师生间架起一座无声的语言桥梁,不仅可以活跃气氛,而且能够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活动质量的目的。

三、提升教师思维品质的精细度

要想在语言活动中提升思维品质的精细度,教师必须在平时注重对教学细节的揣摩、设计、实施、反思与重建。教师要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语言领域的要求,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把握好语言活动中的各个细节。比如,小班要点对点地提问,让幼儿一下子就能听明白教师提问的意思;大班要有拓展性地提问,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话,多方面地回答。在活动程序上教师要一环套一环,上一环节的开展要为下一环节做铺垫,设计活动时要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不斷揣摩。比如,大班语言活动“山坡哪里去了”因其故事情节前后有情感上的变化,所以在设计活动时教师可以采取先分段欣赏,再完整欣赏分析的方法进行,这有利于激发幼儿参与语言活动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语言思维能力。

教师思维品质的精密度需要通过自我训练来不断提升。首先,教师要在不断学习、观察中找到“模仿对象”,可以拜师傅,或者找优质课、名师课,向名师学习,用照着说、对着说、接着说的方法模仿练习;其次,教师要多听、多记录,然后自己反复揣摩,看看名师的教学思路是什么样的;最后,我们还要反思、重组,将这些好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语言教学中,努力提升思维品质的精细度。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内容语言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
文学作品与数学
我有我语言
文学作品与数学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