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班教育戏剧活动

2020-06-01易娟景骏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照镜子小巷尾巴

易娟 景骏

进入大班后,孩子们心里的小秘密变多了,不愿意将所有心事都说出来与人分享,情绪也更加丰富,比如委屈、沮丧、伤心、嫉妒等。从某种角度来说,每个孩子都是完美主义者,他们有着自己的内心秩序。因此,在他们的世界总有一些自己无法控制、又让自己担忧的东西,还有想要努力捍卫的自尊心。

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也为了增强师幼间情感的有效沟通,我在班级特别放置了一个爱心信箱,上面写着“我的小烦恼”,信箱旁还放了一本活页日记本。当孩子们遇到烦恼却又不想说、不知道如何去说的时候,可以在本子上画出来,然后投到信箱里。感谢孩子们的信任,让我可以看见他们的烦恼:今天忘记带作业了,不想来幼儿园;妈妈就是喜欢妹妹,她一哭就骂我;菲菲不跟我玩了,我很伤心;我不喜欢吃肥肉,偷偷扔地上,被老师发现了;我不想和球球坐在一起,他总是惹我生气;悠悠有公主裙,我也想要……除了做最忠实的倾听者,我还可以为他们做点什么呢?

其实,每一个人都是在遭遇烦恼、解决烦恼的过程中长大,也许让我羡慕的人也正为某件事深深烦恼着。所以遇到烦恼没什么大不了,要学会面对它,解决它,放下它,不要让坏情绪长时间地影响自己的生活。这让我想起了绘本《我的尾巴》,也许这个故事能为烦恼中的孩子们提供帮助。

《我的尾巴》是韩国绘本作家赵秀京的作品。一天早晨,小男孩智浩发现自己长出一条尾巴。怎么办?就这样去学校,肯定会被同学们取笑的。智浩慌乱地想法子把这条尾巴藏起来——塞进裤子里,好像不行;用爸爸的衣服盖住,也还是藏不好。上学时间到了,智浩只好选择了一条僻静的小路,用手遮着尾巴躲躲藏藏地去学校。可是他越担心,尾巴就越大,到后来居然比他的个子还要长。其实,智浩的尾巴就是他的心魔——让他内心有所困扰或畏惧。他越害怕被别人发现,隐藏在心里的担忧就越会无限放大,最终长成一条大大的“尾巴”。

就像一出好戏最精彩的部分总是在结尾,这本书的精彩之处也在尾声:拖着尾巴艰难前行的智浩不幸在学校门口碰到了朋友敏熙,他很担心敏熙嘲笑他的尾巴,意外的是,敏熙根本没有发现,因为她也深深苦恼着——担心自己脸上的胡子被智浩看到。当他们忐忑不安地走进教室,惊讶地发现班上每个同学都跟他们一样长了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这下所有人都释然了。整个故事发生得那么怪异,结局更是让人意想不到。作者的匠心也见于此,他用绝妙的艺术表现力创造了一个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故事,用一条会长大的尾巴代表了孩子们心中不想为他人所知的小秘密和内心不断升级的担忧。

人生在世,谁都有自己的担忧,但这是一种纯个人化的心理感受,会随着自己的心情变大或变小。不必太在意,过分担忧不会让烦恼消失,轻松放下才能大步向前。

1. 能够代入他人的处境与情绪,运用语言和动作进行情感表达,体会他人尴尬、难过时的情绪反应和心理变化。

2. 通过画面猜测并想象故事情节,在“照镜子”“角色表演”等游戏中感受动作和语言的情感表达作用。

3.在同伴表演结束后主动给予掌声,表达对他人的肯定。

帽子,绘本《我的尾巴》PPT,与故事情境相匹配的背景音乐。

一、暖身活动:怪里怪气打招呼。

1.教师跟幼儿打招呼。

师:小朋友们好,我是红魔角姐姐,今天我要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来和大家打招呼!我说“小朋友们好”,你们要回答“红魔角姐姐好”。你们在回答的时候要跟我的声音、动作还有表情一样哦!

【指导要点】打招呼游戏是后面要进行的模仿游戏的基础。教师可根据接下来的戏剧研习内容不断变换语气和表情,进行多种情绪的表达,例如害羞、开心、惊讶、生气、伤心、无奈等。

2.请两三名幼儿分别跟教师打招呼。

师:刚才都是我跟你们打招呼,现在换你们来跟我打招呼。先想一想你想用什么样的心情来跟我说“红魔角姐姐好”。谁先来试试?

3.幼儿用自己的方式逐一跟教师打招呼。

師:大家都想跟我打招呼对不对?那么,当我走到你面前时,你就跟我打招呼,好吗?

4.幼儿两两结对玩打招呼游戏。

师:打招呼游戏真有意思,现在跟你身边的好朋友打个招呼吧!

二、戏剧研习

1.教师播放绘本PPT并讲述故事。

师:有一个小朋友叫智浩,他的爸爸妈妈工作很忙,所以他总是一个人早早起床去上学。有一天早上,他起床之后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你们觉得可能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呢?

他发现自己长出了一条尾巴。你觉得智浩心里会怎么想?他可能会说些什么或者做些什么?

【指导要点】先让幼儿猜测智浩遇到什么奇怪的事,然后观察图片,最后教师讲述故事。教师所提的每一个问题都要鼓励幼儿充分表达,不要急于说出自己预设的答案。

2.代入智浩的角色,定格表情及动作来表达情绪。

师:如果你是智浩,一觉醒来发现自己长了条尾巴,你会是什么心情?怎么用表情和动作来表达你的心情?我数“一二三”,你们来定格自己的表情和动作哦!

【指导要点】在上一环节教师提问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幼儿用表情和动作来表达情绪的能力。幼儿定格以后,教师及时观察并用语言进行提示,提醒幼儿同伴学习,帮助他们建立表情、动作跟情绪之间的关系,积累识别情绪的经验。定格游戏可重复2~3遍。

3.教师入戏扮演智浩,请幼儿想出各种藏尾巴的方法。

师:智浩愿意让别人知道他长尾巴了吗?为什么?如果要藏起来,该怎么藏呢?现在我来扮演智浩,大家来帮我藏尾巴!当我戴上帽子的时候,我就是智浩;当我摘下帽子的时候,我就是易老师啦!

【指导要点】教师要首先让幼儿明确入戏和出戏的规则:“我戴上帽子就是智浩,拿掉帽子就是易老师。”可以连续戴上、拿掉帽子两次进行强调,让所有幼儿都明确规则。教师入戏扮演智浩后,建议说如下台词:“哎呀,我怎么长出一条尾巴啦!我可不想让人知道,怎么办呀,谁来帮帮我呀?”然后根据幼儿提出的办法现场演绎“藏尾巴但是都不成功”的场景,每次都要用不同情绪的语言和动作来说“哎呀!我的尾巴”,比如着急、生气、愤怒或者无奈等。这个环节一方面是教师入戏提出问题,让幼儿思考解决办法,另一方面也是为接下来的游戏环节做铺垫。此外,还有一个隐性的教育功能,那就是教师本人丰富的情绪表达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榜样。

4.模仿游戏:“哎呀,我的尾巴呀!”“哎呀,怎么办?”

师:刚才智浩藏尾巴顺利吗?智浩每次没藏好尾巴时都会说什么话?谁来学一学?现在我们来玩“照镜子”游戏*,我们两个人面对面站着,我是照镜子的人,你是镜子里的人。我说“哎呀,我的尾巴呀”,你们就学着我的表情、动作还有声音说“哎呀,怎么办”。你们一起来跟我玩好不好?

师:谁愿意跟我单独玩?

师:想跟好朋友玩一玩吗?现在请你找到一位好朋友,然后找个空地方面对面站好,先商量好谁先说,玩过以后再交换角色玩。

【指导要点】游戏的主导权最终要交到幼儿手中,由幼儿两两结对游戏。考虑到幼儿循序渐进地掌握规则的过程,可遵循合作游戏的教学流程,即:教师对全体幼儿游戏—教师邀请一名幼儿搭档游戏—请2~4名幼儿搭档示范游戏—幼儿两两结对游戏。结对练习后,教师请所有幼儿回位置坐好,依次请每一对幼儿上来展示分享,并掌声鼓励。

5.角色扮演游戏:智浩上学去。

师:上学时间就要到了,智浩是个爱学习的孩子,虽然他很不想讓同学们知道他长了一条尾巴,但他还是不想缺课。为了不让大家发现尾巴,他决定走一条最偏僻的小巷去学校,一路上他都把尾巴藏起来悄悄地走,争取不让别人发现,他会成功吗?我们都来当智浩,争取成功好吗?现在我们要用小椅子来拼成一条小巷,大家合作试试看!

【指导要点】教师建议幼儿用椅子合作拼出一条小巷,为了让小巷够长,可以事先在活动场地多预备一些椅子。搭建好场景后,请所有幼儿排队站在小巷的一头准备开始。建议教师旁白台词:“早上,智浩正在睡觉,闹钟响了。智浩起床了,他伸伸懒腰,打了个哈欠。突然,他发现自己长了一条尾巴,糟糕,这可怎么办?赶快想办法藏起来!上学时间到了,智浩必须出发去学校了,可是这条尾巴……智浩想了想,决定走这条偏僻的小路去上学。”幼儿依次扮演智浩,一个一个做出藏尾巴悄悄走过小巷的动作与表情。教师最后穿过小巷与所有幼儿汇合。与幼儿击掌庆贺成功穿行小巷,没有被人发现尾巴。在幼儿一个个穿行小巷时可配合适宜的背景音乐,以表现智浩小心紧张的心情。

三、舒松活动:肺腑之言

师:现在请你们找一个空位置坐下来,一起来看大屏幕。当智浩来到教室,他发现了一件更奇怪的事情,是什么呢?大家猜猜看。

我们一起看看到底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原来教室里的每个人都长了一个奇怪的东西。现在,假如你是智浩,看到大家都长了一个奇怪的东西,你有什么想说的?

【指导要点】活动已经到了尾声,场地上有很多椅子,幼儿就近找椅子坐下方便看大屏幕。教师依然是先提出问题让幼儿猜测,然后出示绘本PPT,最后请大家轮流说出自己的感悟。基本上,幼儿紧张的心情在看到故事结局后都会得到放松。教师可在最后总结:每个人都会遇到自己的小烦恼,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跟身边的人说一说,跟爸爸妈妈说一说,不必太担心,放松心情。

1.根据故事情境选择适宜的戏剧游戏,在游戏中体验人物的情绪情感,进而培养同理心。戏剧游戏及扮演活动是培养幼儿感知觉的好方法,对促进幼儿认知能力、情绪识别、情绪控制及判断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本活动中,我们以绘本为蓝本,紧扣绘本的核心教育价值——“谁都有自己的烦恼,不必太在意”,从绘本中的语言和图画为切入口展开活动,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猜测、想象故事情节。以戏剧游戏“照镜子”及“角色扮演”为主要表现形式:通过“照镜子”游戏,让幼儿发现语气、语调、表情、动作与情绪情感的关系,感受情绪情感的外化表现,体会智浩的心情;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设置幼儿穿行小巷的环节来展现故事片段,在戏剧体验中代入他人的情感,体会他人在尴尬、难过、焦虑时的情绪反应与心理感受,能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因为亲自体验过,才能体会到当事人的心情,从而不再轻易取笑他人,也不再过分担忧。

2.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进行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分析,选择适宜的教学流程。本活动中采用的戏剧范式比较简单,基本是用“照镜子”游戏的变式串联了整个活动。“照镜子”游戏的基础形式非常简单:两人一组,面对面站立,一人想象自己正在照镜子做动作,另一人随即表演出同伴在镜子中的模样。但随着累加内容的增多,游戏的难度也同步加大。我们在暖身活动中累加了上半身的动作和表情。戏剧研习部分在暖身游戏的难度基础上再次累加了不同的语言和全身性的大动作。此外,虽然本活动只有一个游戏,但因为游戏需要双人合作才能完成,这让游戏难度陡然增大,所以本活动适合在大班进行。在教学流程中,可运用层层递进的合作游戏教学流程:1T(教师)对众S(学生)—1T对1S(可选择不同能力的幼儿,先强后弱)—1S对1S。教学流程的合理使用让整个活动的流畅感大大提高,也让幼儿在自然流畅的故事情境中不知不觉地代入他人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达成了教学的目标。

猜你喜欢

照镜子小巷尾巴
照镜子为什么能成像
小巷
秋痕
谁的尾巴最奇妙
比尾巴
“眼瘦了”
瞧,它的尾巴会表达!
猴子照镜子
便士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