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托育工作者如何培养婴儿的进食技能

2020-06-01胡玉敏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糊状辅食勺子

胡玉敏

进食是人的本能行为,也是一种习得的技能。因为它不仅和消化系统的功能发育密切相关,也与感觉运动、神经心理的发展有关。对于婴儿而言,在短短一年时间里,不仅需要逐步学会进食不同形状和种类的食物,还要掌握不同的摄食方式,例如,从吸吮奶头到用手抓取食物,再到用碗勺进食。这对婴儿来说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和锻炼过程。

婴儿的照护者需要了解婴儿进食技能的发展进程,采取合理的喂养措施,以提高婴儿的进食能力,从而促进婴儿的健康成长。本文列举了一些婴儿喂养的关键点,为广大托育工作者提供建议。

适时添加辅食,促进婴儿吞咽能力的发展

婴儿在进食液态食物(母乳或配方奶)时,基本不会用到咀嚼功能。因此,照护者需要及时添加辅食,并随着月龄的增加,提供不同性状的辅食,锻炼其咀嚼、吞咽能力。有研究表明,4~6月是婴儿学吃的关键期,也是婴儿学习吞咽和咀嚼的敏感期。

1.明确添加辅食的时机

辅食添加过早,易引起婴儿过敏和消化不良;辅食添加过晚,易导致喂养困难和营养不良等问题。一般来说,4~6月是添加辅食的最佳时机。因为这个时期,婴儿口腔中唾液分泌增加,唾液中淀粉酶的含量也有所增加;乳牙开始萌发;能扶坐,仰卧时能抬头、挺胸;能有目的地将手或玩具放入口内;对成人的进食感兴趣。婴儿的这些表现说明他们已为添加辅食做好了准备。

2.适时添加糊状食物

4~6月龄婴儿的舌头只会前后运动,乳牙切割咬嚼能力差。食物进入口腔后,僅能通过闭嘴和舌头向后运动的过程吞咽食物。因此,刚开始照护者应添加顺滑而又略带黏稠的糊状食物,另外要注意添加的糊状食物不能有结块,也不能太干。婴儿适应吞咽后,照护者可逐渐减少糊状食物中的水分,将辅食做成蛋黄酱一样的黏稠状(如含铁米粉、面糊、南瓜米糊、红薯米糊等),以锻炼婴儿下颚肌肉上下运动和舌头协助搅拌食物的能力。

3. 锻炼婴儿吞咽能力

刚开始添加辅食时,照护者可用小勺取少量糊状食物,放置于婴儿嘴角一侧让其吮、舔。此时,婴儿由于进食技能不足,只能吮、舔,不能直接吞咽食物,甚至可能会将食物吐出来。这是正常现象,照护者无须担心,因为婴儿吞咽的能力需要慢慢练习。切忌将小勺直接塞入婴儿嘴里,令其有窒息感,产生不良的进食体验。

待婴儿能熟练吞咽后,可适当增加单次进食量。照护者可用汤勺轻轻触碰婴儿下唇,待其张嘴后,将汤勺保持水平,轻放于下唇上;等婴儿上唇下落,与下唇阖上时,食物进入口中后,再将汤勺慢慢抽出。待婴儿将食物咽下后,照护者再继续下一次喂食。

由于婴儿舌头的前后运动,喂食时,会有部分食物被挤出口腔,容易让照护者误以为婴儿不喜欢吃。如果照护者再次用汤勺触碰婴儿下唇,婴儿愿意张开嘴,照护者便可以继续喂食。随着婴儿吞咽能力的增强,每次喂食时婴儿吞咽食物的量会增加,流出量会逐渐减少。

特别注意,此阶段的重点在于培养婴儿吞咽食物的能力,不严格要求其进食量。

及时提供“手抓食”,培养婴儿自主进食的能力

随着月龄的增加,婴儿不仅吞咽、咀嚼能力不断加强,自主进食的意识也开始萌发。这一阶段需要照护者能及时抓住婴儿自主进食的信号,根据他们进食技能的发展情况,提供适宜的“手抓食”,提高他们自主进食的能力。

1.明确接触“手抓食”的时机

一般来说,8个月左右是婴儿自主进食的黄金期。标志着婴儿能尝试自主进食的信号有:能够坐稳,能用手抓握住食物放到嘴边,喜欢模仿成人的进食方式(例如,模仿成人吃饭时嘴巴反复咀嚼的动作),并且拒绝用被动喂食的方式进食喜欢吃的食物。当婴儿有以上行为时,照护者可以为其提供合适的“手抓食”。

2. 分阶段提供 “手抓食”

提供什么类型的“手抓食”要根据婴儿的消化能力、抓握能力和咀嚼吞咽能力发展情况而定。

第一阶段:提供长条形的、方便抓握的软烂食物。7~8月龄的婴儿会用手掌抓握食物,再将食物整个塞进嘴里。此时,照护者需要将食物切成5厘米左右的长条形,会更利于婴儿抓握。这个时期,婴儿的舌部除了前后运动,还可上下运动,他们能用舌头将食物在上颚处挤压碾碎,再咽下。因此,这个阶段适合提供入口即融化或非常软的食物,如熟透的香蕉条、蒸南瓜条、蒸红薯条等。

第二阶段:提供小颗粒的、便于抓捏的易嚼食物。9~10个月大的婴儿已能够用大拇指和食指抓食物,照护者可以提供1厘米见方的小块食物,以便婴儿抓捏。此时,婴儿的前牙可咬断食物,口唇部的肌肉开始发育,舌头不仅可前后、上下活动,还能左右活动。对于不能用舌头和上颚搅碎的食物,他们会将其送到嘴巴的左右两侧,用牙龈磨碎之后再吞咽。此时,婴儿的咀嚼能力进一步增强,照护者可以提供需要咀嚼的食物(如水煮鸡胸肉丁、桃子丁),也可提供一些需要牙床磨碎的食物(以成熟香蕉为标准硬度参照),促进婴儿咀嚼肌的发育和牙齿的萌出。

第三阶段:提供块状的耐嚼食物。11~12个月左右的婴儿能精准抓握,并顺利将小块、较滑的食物送入口腔。此时,婴儿口腔的吞咽和咀嚼能力越来越强,但还不能咀嚼较硬的食物。照护者可以提供耐嚼的“手抓食”(如黄瓜条、苹果片等),锻炼婴儿咀嚼不同形状和口感食物的调整能力。

3.注意婴儿进食的方式

照护者应将“手抓食”直接放在餐椅或桌子上,让婴儿自己去抓食物,而不是把食物塞给他们。这样不仅能提高婴儿的咀嚼和吞咽能力,也有助于他们手眼协调能力、手部精细运动的发展。

这种进食方式容易把衣物和餐桌弄脏,照护者不要责备和催促婴儿,应当允许他们自由探索食物,根据自己的节奏进食。此时,照护者需要全程看护,以免婴儿出现噎着的情况。

尽早接触勺子,提高婴儿用勺子进食的能力

用勺子进食是一个需要手、眼、嘴高度协调并和上半身多组肌肉密切配合的复杂动作。一般来说,儿童1岁以后才能初步用勺子自主进食。但这个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1岁以前就开始逐步锻炼。

1.玩勺子,熟悉进食用具

婴儿能抓握时,照护者就可以提供圆头粗柄的软性勺子,供他们当玩具使用。这可以锻炼婴儿抓握勺子的能力,为今后正确使用勺子做准备。

在添加辅食时,照护者可以专门为婴儿也准备一把勺子,允许他们在进食时拿着勺子玩。这不仅可以锻炼婴儿抓握勺子的能力,也能够让婴儿无意识模仿成人的用勺行为。

2.玩食物,激发用勺意识

在婴儿吃饱后,照护者可用碗盛一些易压碎的大块食物,如豆腐、鸡蛋黄等,允许他们拿勺子戳这些食物玩。对婴儿来说,此时用勺子虽然是一件费力的事,但是挤压食物是非常有趣的,这可以让他们意识到勺子是用餐工具。

3.舀食物,熟悉用勺方法

在婴儿接受勺子后,照护者还要帮助他们学会使用勺子。建议照护者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婴儿进行练习,以提高他们使用勺子的热情。例如,搬食物游戏——将食物从一个碗里搬到另外一个碗里。照护者可以在碗里放一些熟胡萝卜块,鼓励婴儿用勺子去舀。婴儿开始可能因受到挫折(如舀不到食物)而厌烦,照护者可以手把手地帮助他们把食物拨到小勺里,让婴儿体会到成就感,从而激励他们继续练习使用勺子。

4.仿成人,体验进食成就

婴儿进食始于模仿,照护者可以准备一些比较容易用勺子舀起的黏稠状食物,如婴儿麦片或香蕉泥。照护者以夸张、缓慢的动作进行进食动作的演示,便于婴儿模仿学习。如果婴儿用勺子将食物送入口中,他们会获得极大的成就感,此时,照护者可以趁机鼓励他们再试一次,进一步练习,为规范进食行为做好铺垫。

婴儿阶段的进食,不论是辅食的适时添加,还是自主进食能力的初步培养,不仅对婴儿的营养摄入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也为幼儿阶段的进食能力做好铺垫,需要照护者充分重视并耐心细致地引导。

猜你喜欢

糊状辅食勺子
宝宝添加辅食要注意什么
吃面
夹在杯子上的勺子等
紫雪新用
新癀片外用 治糖尿病足
宝宝添加辅食出现呕吐还能继续吗
治病毒性感冒
宝宝第一口辅食先别吃蛋黄
妇科病的外敷妙方
小勺子的故事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