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课程思政的价值生成及实现路径分析

2020-02-22晏潇

江苏教育研究 2020年36期
关键词:实现路径

晏潇

摘要:当代高职院校课程中思政的价值是通过教育显现出来的,从思想价值与教育价值的融合到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契合,体现出高职教育明显的协同性。高职教师要深入挖掘思政对现代教育的价值功能,并以此作为基准,重视高职学生的思政教育,不断探索思政改革途径。分析高职课程思政的价值生成取向及内容,研究了如何实现其教育价值与实用价值,以期为实际的育人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高职课程思政;价值生成;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20)12C-0077-03

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中明确提出,当代教育者要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与爱国主义情怀,现代人才应当具备较高的思想品德与文化知识,我国教育要从综合素质方面下功夫,才能办好新时代的教育事业。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为积极推动育人工作水平的提升,高职院校要重视课程思政价值的应用,探索教育改革新路径。

一、高职课程思政的价值生成分析

高职课程思政是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知识教学结合的一种教育体系,是对传统思政教育的拓展与延伸,具有伦理道德等“信仰型”的教育影响,其中所产生的精神价值对培养新生政治素养非常重要。高职课程思政与现代职业教育“德技并修”的培养目标相同。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从知识本位转为能力本位,使高职的教育课程更具有时代性,强化了高职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是对课程体系的重要完善。高职课程思政教育具有极强的人文价值元素,其中包括对人与自然、社会、职业等多个方面思想内涵的探究,思政教育中的这些元素都需要教育者进行深度发掘,能够契合“职业浸润式”的高职育人规律。

二、高职课程思政的价值化教育体系的构建思路

(一)教育专题研究,挖掘深层内容

课堂教学是高职课程思政的主要渠道,针对课堂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注重提升课程内容的亲和力,迎合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自我提升需求,与其他学科保持一种均衡的教育状态。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组织起来协同合作,开展跨学科的课程思政专题研究会。每一门学科专业课都具有较强的课程特色与学科文化,而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学科文化的特色就是切入思政元素的最佳时机。教师可以根据专业课的不同特色来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融合是相对“无声”的,也就是所谓的“不露痕迹”。专业课程中既有自然科学类也有人文社会类,但无论是哪一类学科都可作为课程思政融合理念的主要平台,引领社会主义思想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引领学生的正向价值观。

(二)校企联合协作,开启时代新章

以往的高职教育中,教育者常会存在这样的一个误区,即思政课程只能在课堂中教学,不适用于实践中。所以,教师在高职课程思政教育中,有且仅有课程理论教育,然而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对其思想认知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往往并不是课堂中接受的理论教育,而是从实践中感受的、摸索的经验,这种经验常会深刻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认知。如,大学举办的学生会活动、社团活动等,才是对大学生行为、性格及处事方式进行导向的路径。在新时代的育人工作中,高职院校可以遵循“现代职业人”的育人观念,与企业联合起来,共同开展高职课程思政的教育工作,在企业的岗位工作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训机会,教师可以在实践中渗透高职课程思政要素,利用碎片化的信息将企业实训作为第二教学平台。

(三)完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成长

高职课程思政是否能够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与学校的教育体系具有一定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也会影响学生的高职课程思政认知水平。高职院校通常会采用试卷考查及实践报告等方式来测评学生的思政能力,这些卷面的分数从客观上反映了学生的真实水平,但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的思政素养,所以,高职院校应从评价机制方面进行改善,将高职课程思政纳入学分制的考核内容之一,或是在专业课考试中用一定的卷面分数考查思政内容等,具体可表现为在某一专业学科考试中,题目列举本学科的领军人物如何体现民族精神等,学生在综合专业内容的考查下,自身的思政素养会得到良好的培育。

三、高职课程思政的价值实现路径与方法

(一)开展试点课程

高职课程思政的建设要将着力点放在课程改革工作中。在建设教育体系之中,学校要做好统筹规划工作,预选出一批思想契合、符合课程改革需求、具有创新精神的试点课程,作为初步研究对象,结合具体的专业课程知识,与思政育人及价值引领等目标融合,再从专业课程中的各个单元与环节选择出隐蔽的教育元素,实现渗透式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在选择试点课程时,要注重学科专业课与思政教育中的差异及联系,从差异中寻找联系,再从联系中遴选契入点,融入社会主义价值观。在试点课程的引导下,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自身的思政觉悟也会不断推升,扩大思想政治教育面,实现“点面结合”,并逐步覆盖所有的专业类课程内容。

(二)建设课程体系

高职课程思政的体系建设属于高职院校育人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环节,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科较多,专业课程知识也非常复杂,所以要想建设具体的课程体系,教育者需要负担的工作量是十分繁重的。学校应做好宏观的顶层设计,引领教师朝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第一,学校方要从“教育金字塔”的顶端着手,制定培养专业人才的具体方案,结合行业的发展特色,树立“德育为先、思想为本”的育人目标,发掘各专业课程内容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再结合高职院校德育培养的具体要求,落实高职课程思政的育人观念。第二,学校要修订课程标准,依照不同专业课程内容,制定与时代育人需求相符合的培养目标,为高职课程思政教育发挥统筹作用。教师要学會科学化地融入思政教育内容,不能“生拉硬套”,避免教学中出现“因小失大”的问题。第三,要对高职课程思政进行单元化的教学设计,联系具体的教学资源,以教学实施过程为引导,逐步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在单元设计中,要具体到教学目标、过程及时间节点等,再从中总结出系统的实践方案。

(三)創新课程形式

传统的高职课程思政常伴随着一些陈旧的问题,如知识点较多、与现实生活联系性较差、实践作用不强、兴趣感低下等,这些问题都会对高职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造成不良影响。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改革已经初见成效,结合具体的案例可以发现,教师在高职课程思政中融入一些生活的实例,往往能够促进学生对思政要点的理解。其中最为核心的一个教育点,就是教师要摒弃传统课程模式中的灌输,减少说教,将单方向的课堂教学变为师生共同探究知识的空间,采用当代大学生群体喜闻乐见的形式,对高职课程思政的授课形式加以创新。如采用抖音短视频、大学生微电影、VLOG等,充分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兴趣。教师要认识到自身引导者的身份,感受社会实践所带来的领悟力与感染力,为学生指引方向,让学生去迎接时代新思想。

(四)完善考核评价

高职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建设需要学校给予强大的制度保障,完善考核评价的方式,有效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在构建高职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时,学校要作为组织者,细化评价标准,兼顾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考核专业课程的育人效力,实现“以评促教”。除此之外,要发挥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价作用。高职课程思政的课程评价体系应是完善且全面的,能客观反映出教师的高职课程思政教育水平。

(五)落实协同效应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是基于宏观思政视域下的改革新思路,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课程思政建设并不是单一形式的某一门课程,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构建完善的育人体系,才能使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教育工作长久地发展下去。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是有机联系的,在教育目标上一致。若二者能够相互结合形成互补的作用,高职课程思政教育的育人价值就会得到最大化提升。所谓协同效应,即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系统效应,学校与教师之间的协同效应等,这种协同效应必须消除课程与思政之间的教育壁垒,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形成统筹意义上的教育完整载体,既是对原有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扩展,又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创新。

四、结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对学生思政素养的培育,也要重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结合,使学生感受到肩负民族使命的责任感。对高职学生的课程思政教育,应当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巩固理论知识,开展综合性的高职课程思政教育活动。要从单一的思政课程转变为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发展,推动高职课程思政教育机制的不断完善,在不同的专业课程教育资源中汲取养分,做更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积累丰富的教育改革经验,在实践中发挥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实用价值。

责任编辑:谢传兵

Analysis on the Value Generation and Realization Path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YAN Xiao

(Jiangxi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Nanchang 330025, Jiangxi Province)

Abstract: The valu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urriculum of contemporar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revealed through education.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value and educational value to the combination of skill education and humanistic education reflects the obvious synerg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should deeply explore the value fun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modern education, and take it as a benchmark. They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nd constantly explore way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for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value generation orientation and the conte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studies how to realize its educational value and practical value, in order 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actual education work.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value generation; realization path

猜你喜欢

实现路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根基及其路径
以“中国梦”引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研究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必要性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基于共生视角的财务战略拓展及实践路径研究
建筑结构设计与隔震技术应用研究
论新疆民族互嵌型社区的建设:现实背景、基本概念和实现路径
经济责任审计发挥国家治理作用的实现路径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