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稀播长秧龄机插绿色丰产增效精准栽培技术探讨

2020-02-01武小华吴爱国

广东蚕业 2020年12期
关键词:秧龄小苗复合肥

杭 志 武小华 赵 伟 吴爱国

水稻稀播长秧龄机插绿色丰产增效精准栽培技术探讨

杭志武小华赵伟吴爱国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农业农村局江苏泰州225500)

“精量稀播匀播、旱育、肥促与化控”培育的叶龄4~6叶、25~30 d壮苗,配套大田精准栽培,水稻稀播长秧龄机插增效显著,有2个创新点:气力式窝眼式机械流水线精量播种,实现匀播、稀播;2ZZDM-6大苗插秧机精准栽插,降低了缺穴率。

水稻;毯状小苗机插;长秧龄大苗;精准栽培;丰产增效

毯状小苗机插是江苏省中部地区水稻生产应用面积最广的机械化种植方式,也是未来相当长时间内最重要的栽培手段。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小苗机插存在着播种密度大、秧龄期短且弹性小、壮秧培育困难、稻季温光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对大规模种植户而言,使水稻小苗机插大面积持续高产稳产的技术不易掌握。苏中地区毯状小苗机插面积呈现缩小态势。

2019年,扬州大学的霍中洋教授提出利用“精量播种、旱育、肥促与化控”等核心技术,培育出叶龄4~6叶、带蘖率30%以上、盘根良好的健壮秧苗,可提高秧龄至25~30 d,既提高了稻季温光资源利用率,又促进了水稻壮苗早发与早熟,以及高产、优质、高效生产。姜堰是扬州大学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江苏稻-麦精准化优质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的实施示范地。2019—2020年,在霍中洋教授的指导下,姜堰进行了水稻稀播长秧龄机插丰产绿色增效精准栽培技术试验示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和土壤性质

试验地点安排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三水街道大杨村井贤农场。试验田块土壤资料:pH酸碱度为6.0,渗育型水稻土,有机质29.6g/kg,全氮2.12 g/kg,有效磷10.4 mg/kg,速效钾224 mg/kg。

1.2 技术措施

1.2.1 2019年技术措施

(1)试验面积和水稻品种。面积2.67 hm2。水稻品种选择当地大面积生产应用品种——优质食味粳稻南粳9108 。

(2)培育5.0~6.0叶长秧龄成毯秧苗。精细播种,5月18 日机械精量播种,播种120 g/盘,精确整畦面与高质量摆盘;全程严格控水旱育,2叶前湿润保齐苗,2叶后盘面不发白不补水,补水以跑马水为主;2 次化控提高秧龄弹性,实行种子包衣,1叶1心期每百盘喷施15%多效唑3g;2~4叶期,每张叶分别喷施1%尿素液[1]。

(3)精准地进行高质量栽插。6月15 日使用农场主家久保田插栽秧机栽插,叶龄5.3叶,行株距为30 cm×11.7 cm,666.7 m2插1.9万穴,666.7 m2基本苗4.25 万。

(4)中期诊断调控精准高效施肥。666.7 m2施氮21.65 kg,基蘖肥:穗肥=7:3,基肥666.7 m2施45%复混肥料30 kg,栽后5 d、12 d分别666.7 m2施尿素10 kg;穗肥分别于倒5 叶、倒4 叶666.7m2机施20 kg 45%复合肥、尿素7.5 kg。

1.2.2 2020年技术措施

(1)优良食味水稻新品种精准选用。面积2.67 hm2,在上年同一田块进行试验。水稻品种要选择当地大面积生产应用的品种优质食味粳稻南粳9108。

(2)“三控一促”培育长龄毯苗壮秧。秧池耕翻做板前,666.7 m2施45%复合肥25~35 kg与尿素10~15 kg;5月15日播种,每3.0 kg种子拌海安产苗壮丰一袋(150 mL/袋)。机械化流水线上精准地控种播种,每盘70~90 g。出苗前以保持秧床湿润为主,出苗至起盘前,旱育控水,待秧盘表面发白或晴天中午叶片卷叶时微喷灌补水。1叶1心期每50 张秧盘用4 g多效唑叶面喷施,健壮个体。2~4叶每叶龄每盘施45%复合肥4 g,4叶后每1个叶龄期盘施尿素2~4 g,以肥促壮。移栽前1天喷施送嫁药,预防本田早期纹枯病、稻瘟病与稻飞虱等[2]。

(3)精准机插。6月15 日采用2ZDM-6大苗插秧机精准栽插,移栽叶龄5.5叶,单株带蘖0.35 个,栽插株行距30 cm×12.4cm,666.7m2插1.79 万穴,666.7m2基本苗5.13 万。

(4)精准诊断施肥。666.7m2施氮22.5kg,基蘖肥:穗肥=5.5:4.5。基肥666.7m2施30 kg 45%复合肥,栽后7 d、12 d分别666.7m2施10 kg、7.5 kg尿素,穗肥于倒4叶、倒3 叶分别666.7m2施45%复合肥20 kg和7.5kg尿素、7.5kg尿素。

2 结果与分析

2.1 2019年结果与分析

2.1.1 产量表现

666.7m2平均产量为724 kg,穗粒结构表现:666.7m2有效穗21.8万,每穗总粒143.2粒,结实率96%,千粒重26.4g。农户对照小苗机插田块666.7m2平均产量697 kg,穗粒结构表现:666.7m2有效穗24.2万,总粒127.2粒/穗,结实率95.6%,千粒重26.2g。试验田较常规对照666.7m2增产27 kg,增3.87%。

2.1.2 技术点评

秧苗期苗肥施用过多,导致稻苗过高,使用常规插秧机栽插,缺穴率15.6%、单穴苗2.6根,666.7m2基本苗不足,只能通过增施大田分蘖肥进行调控,提高群体生长量,增加氮肥用量[3]。

2.2 2020年结果与分析

2.2.1 产量表现

666.7m2平均产量为776 kg,穗粒结构表现:666.7m2有效穗24.23 万,总粒146.6粒/穗,结实率92%,千粒重26 g。农户对照小苗机插田块666.7m2平均产量638 kg,穗粒结构表现:666.7m2有效穗22.3万,总粒130.8粒/穗,结实率90.6%,千粒重26.0g。试验田较常规对照666.7m2增产138 kg,增21.6%。

2.2.2 技术点评

针对2019年示范存在苗株偏高、栽插质量不高的现象,在育秧和栽插技术、播种和栽插机械方面做出了创新改进:使用由江苏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张洪程院士和海安作栽站研制的苗床调理剂——苗壮丰,替代普通壮秧剂,使得秧苗素质显著增强;改传统灌水模式为微喷灌,通过控水有效地控制了苗高(见表1);扬州大学与江苏省农业机械研究所合作,对机械播种流水线进行了改制,通过气力式窝眼精量播种,实现匀播、稀播,同时配套2ZZDM-6大苗插秧机精准栽插,提高了栽插的质量,解决了缺穴问题。不足之处:采用干籽播方法,加上今年秧苗期雨水期长且量大,大小苗分离严重,大田缺穴率9.8%(应当和2ZDM-6大苗插秧机无关联、大面积生产缺穴23%)、单穴苗2.9根,666.7m2基本苗仍旧不足。因为秧苗强壮,且肥水调控得当,所以增产效益显著。

表1 2019—2020年秧苗素质

3 小结与讨论

3.1 小结

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稀播、匀播、控水旱育和化控等核心技术的落实,培育5~6叶的壮苗,可将秧龄延长至25~30 d,较常规的毯状小苗机插秧龄增加7~10 d,茬口布局的弹性变大,降低了小苗机插易超秧龄的风险;通过对农艺农机技术进行配套落实,完全可实现稀播长秧龄机插丰产绿色增效;成熟期提早3~5 d,小麦适期播种更好。

3.2 讨论

(1)在原有的毯状小苗机插育苗技术基础上,通过技术的支持培育壮苗,也可适当延长秧龄。

(2)技术核心体现在3个方面,即在稀播的基础上实现匀播、减少大苗栽插缺穴、每穴苗数增加到3~4苗;江苏省农业机械研究所通过对播种流水线和栽秧机进行改进,有效地解决了前两个问题,而第三个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目前也只能通过肥水调控来增加群体生长量,这一情况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试验。

4 稀播长秧龄壮苗培育和大田精准栽培技术要点

4.1 培育长秧龄壮苗技术要点

4.1.1 品种选择

主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与茬口、品种特性及安全齐穗期,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稳产、分蘖性强、抗性好的穗粒及重型或大穗型品种。苏中地区可选择南粳9108 、金香玉1号、南粳1606、南粳5718 等。

4.1.2 育秧准备

(1)床土(基质)准备。选择肥沃疏松的菜园土或秋耕、冬翻、春耖的稻田培肥土或质量优、效果好的育秧基质作为床土。按每666.7 m2大田40 盘备足床土(基质)。

(2)秧池培肥与精做秧板。秧池耕翻做板前,666.7m2施45%复合肥25~35 kg与尿素10~15 kg,培肥秧床;秧板要求宽度适宜,沟系通畅,能灌能排,床面实、平、光、直。

(3)合理确定播种期。播期应根据前茬的让茬时间与插秧时间,按秧龄25~30 d适龄移栽来确定。前茬为小麦的,一般在5月15 日左右播种。在适播期范围内,还应根据机具、劳力和灌溉等条件实施分期播种,确保每批次的播种均能适龄移栽。

(4)种子处理。种子除了需要进行晒种与药剂浸种或拌种外,还需要进行种子化控处理,以矮化苗高,提高秧苗健壮度。一般每2.5~3.0 kg粳稻种子拌海安产苗壮丰一袋(150 mL/袋)或用15%多效唑0.3~0.5 g兑水20~30 g拌匀后拌粳稻种子1 kg。

(5)机械化流水线播种。在机械化播种流水线上,一次性完成铺土、洒水、对穴播种和匀覆表土的作业,有利于机械化稀播、匀播与定位落种育秧,从而提高秧苗素质和育秧效率,促进盘内与盘间秧苗均衡生长,降低漏插率,提高栽插质量。播种量一般为每盘80~90 g。

(6)暗化立苗。播种作业全部结束后,立即进行叠盘暗化出苗,每叠25~30 盘,秧盘的排放务必要做到垂直、整齐,盘堆要大小适中。堆毕,将顶部和四周用黑色农膜封闭,不可有漏缝和漏洞,做到保温、保湿、不见光,防止盘间与盘内的温度、湿度不一致,影响齐苗。80%的芽苗露出土面0.5 cm左右,暗化结束,即摆盘入秧架绿化。

(7)科学铺盘与覆膜(布)。摆盘要确保秧盘贴紧、贴实,盘底与床面要紧密贴合,不吊空。摆盘后要用无纺布或者编织袋覆盖,确保四周严实泥土。覆膜后可沟灌洇水或喷透水。覆膜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温度变化,防止高温伤芽,同时要保持畦面湿润,防止由于水分不足而影响出苗。

(8)秧田管理。一是要适时揭膜(布)。在秧苗1叶1心期揭膜炼苗。二是严格旱管。在播种出苗前,一般不灌水,以保持秧床湿润为主,出苗至起盘前,以旱管为主,秧盘表面发白或晴天中午叶片卷叶再补水,采取沟灌、跑马水或微喷灌等方式。三是科学化控。旱育化控有利于扩大秧龄弹性。1叶1心期或2叶1心期,每50 张秧盘用3~5 g多效唑叶面喷施。四是合理施肥。大龄秧苗需肥量大,要针对秧苗叶色状况及时补施肥料,2~4叶每次每盘施45%复合肥3~5 g,4叶后可每盘施尿素2~4 g。五是防病治虫。揭膜(布)后,要选择适宜的药剂防治灰飞虱、稻蓟马、螟虫等,移栽前2~3 d,要坚持打送嫁药,预防本田早期纹枯病、稻瘟病与稻飞虱等。

4.2 大田精准调控技术要点

4.2.1 666.7 m2目标产量及穗粒结构

水稻666.7 m2产量750 kg以上。以南粳9108 为例,经济产量构成:666.7 m2有效穗23~25 万,每穗总粒130~145 粒,结实率92%,千粒重26 g。

4.2.2 大田栽培技术要点

(1)精准机插。采用2ZDM-6大苗插秧机精准栽插,移栽叶龄5.5叶,单株带蘖0.35 个,栽插株行距30 cm×12.4 cm,666.7 m2插1.8万穴,每穴3~4苗,666.7m2基本苗6万。

(2)精准诊断施肥。666.7 m2总用氮20 kg,基蘖肥:穗肥=6:4。基肥666.7 m2用25~30 kg 45%复合肥,栽后7、12 d分别666.7m2施10kg、7.5kg尿素,穗肥于倒4叶、倒2叶分别666.7m2施20 kg 45%复合肥及7.5 kg尿素、7.5 kg尿素。

(3)模式化精准灌溉。采用“薄(湿)一浅一搁一湿”的灌溉模式,即薄水浅插后湿润护苗,活棵后浅水勤灌促早发并适期够苗,80%~90%够苗后断水多次轻搁田,田面搁实后,防治病虫害时需要保持短期水层外,还需要进行干湿交替灌溉直至水稻成熟前一周。

(4)无人化精准绿色飞防。全程根据病虫监测与绿色综合防治指标,选用无人机及与其配套的农药品种及助剂,精准防治纹枯病、稻瘟病、螟虫、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

[1]蒋学中,范辉.长秧龄机插对南粳9108成熟期和产量的影响[J].北方水稻,2017(5):40-42.

[2]王静静,唐小洁,张鹏,等.稀落谷长秧龄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栽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稻米,2019(6):83-85.

[3]韩正光,朱祥林,吕宏飞,等.稀播长秧龄对机插水稻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稻米,2013(6):67-69.

国家粮食丰产增效科技专项(NO:2018YFD0300800);江苏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NO:JATS[2020]266)

10.3969/j.issn.2095-1205.2020.12.39

S511

A

2095-1205(2020)12-78-03

猜你喜欢

秧龄小苗复合肥
2022年7月复合肥零售价格
2022年8月复合肥零售价格
不想毕业的裘小苗
微喷旱育不同秧龄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流翔高钙系列肥 新型液体复合肥
不同秧龄和基蘖肥配比运筹对机插稻茎蘖动态与产量形成的影响
双色球磁化炭基复合肥
小宇一声喊
秧龄对不同类型机插晚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