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运粳31号水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2020-02-01戴红霞梁丹枫庄月琪

广东蚕业 2020年12期
关键词:分蘖高产水稻

戴红霞 梁丹枫,庄月琪

武运粳31号水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戴红霞1梁丹枫2,庄月琪1

(1.江苏省句容市农业农村局江苏句容212400;2.江苏省句容市浮山果园江苏句容212400)

文章以武运粳31号水稻为例,探究其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以种植试验为切入点,分析武运粳31号生育期、抗性表现、农艺性状、产量经济性状,提出机插高产栽培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有益借鉴。

武运粳31号;水稻示范种植;种植表现;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江苏省句容市地处苏南,作为南京的东南门户,向来有“南京新东郊、金领御花园”的美誉,是一座集港口、旅游、商贸、工业于一体的城市。全市土地面积1 100 万亩,耕地面积72.2万亩,农业经营规模较大,获得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而武运粳31号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于2010年育成,为早熟晚粳品种,适宜种植于江苏省地区,2016—2019年在我市试验示范,展现出抗性好、高产等优势,受到种粮大户与农民广泛青睐。

1 安排种植试验

2016—2019年在江苏省句容市安排多点机插秧种植试验,实验地点终止时间为5月25日—30日,基本苗8万苗/hm2,栽插1.9万穴/hm2,且在施肥中各试点遵循“前重、中稳、后补”的原则,施肥以纯氮为主,配合施用氮磷钾复合肥,且结合当地病虫害预测完成病虫害防治[1]。

2 武运粳31号种植表现

2.1 生育期

经过种植结果可知,武运粳31 号种植于5月25日—30 日,8月25日—28日为始穗,8月29日—9月1日齐穗,经过4年试验后,可知武运粳31号具有稳定的生育性状,5月底播种,8月下旬—9月上旬抽穗,10月底成熟,为单季粳稻早熟晚粳品种(见表1)。

表1 武运粳31号生育期

2.2 抗性表现

武运粳31号对于百叶枯病、稻瘟病较抗纹枯病等中感。4年试验中,种植武运粳31号未发现百叶枯病与条纹叶枯病,2017年中感稻曲病,2018年轻感细菌性基腐病,2019年生长水稻期间,其他品种表现出或轻或重的干尖线虫病,武运粳31号未发生[2]。2019年未见穗颈瘟和叶瘟,后期具有较强抗寒性,熟相好,未在田间出现倒伏情况。

2.3 农艺性状

该品种水稻叶片功能期长,株型适中,叶色绿,茎秆后期粗壮,叶片直立略有内凹,着粒紧密,穗型较大,谷壳金黄色。株高为92~101 cm,4年试验中平均株高为96.4 cm,中等脱粒性,不易落粒。

2.4 产量

通过表2可知,于2016—2019年间武运粳31号产量最高达到11 997.2 kg/hm2,受天气影响,2017年单产偏低,2018—2019年中后期水稻生长以晴天为主,温度适宜,产量水平较高。

表2 武运粳31 号产量

2.5 经济性状

武运粳31号在2016—2019年试验结果显示,其有效穗为198.52~335.68 万穗/hm2,平均为276.24 万穗/hm2,穗总粒数为158.32~201.92 粒,平均穗粒数为176.935 粒,结实率为79.56%~84.94%,平均结实率82.42%,千粒重为27.44~29.21 g,平均千粒重28.235 g,以4年试验而言,该品种有效穗适中,其千粒重与平均每穗总粒数均较高,分蘖性状中等[3]。

3 武运粳31号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3.1 培育壮秧

育秧以壮秧为目标,其作为武运粳31号壮秆、早发、大穗、足穗的基础,也是栽培技术的重要环节,采取机械化方式插秧培育,保证秧苗达到壮秧标准,秧龄18 d,叶龄3~4叶。秧苗白根量多、根系发达、盘结牢固,带土厚度约为2.3 cm,形如毯状。整体株高为17 cm,叶片挺立有弹性、苗基部变宽,无病虫害。

3.2 精做秧板

根据1:90比例进行秧田准备,选择运秧便捷、分开排灌、便于管理的田块为育秧基地。先在冬季深翻20 cm,之后开沟制作秧板,多为通气式秧田,根据0.25 m沟宽、0.15 m沟深、1.4 m垄宽的要求,实施机械开沟,碎土整理后,保证田地达到直、平、光、实的标准,育秧前秧田需在14 d前做好,通过微喷滴灌的方式培育[4]。

3.3 适时移栽

武运粳31号机插质量对后续返青、活棵等环节具有深刻影响,栽插过深则会推迟分蘖发生,活棵慢,升高分蘖节位,伸长地下节间,导致群体穗数不足,而栽插过浅则会出现漂秧的情况。为提高栽插质量,首先需做好整地工作,尤其是秸秆还田情况下,更需要提高整地质量,保证土壤达到肥均、泥软、田平的标准。为避免栽插中倒秧和壅泥,平整田块后需进行1~2 d的沉实,泥土软硬适中后方可机械插秧,栽种充足基本苗[5]。在栽种基本苗中,如若过多则会造成基蘖发展起点大,苗期提前,在个体偏差下增加了分蘖,降低成碎率,减少粒数;过少则会导致分蘖数临近叶龄期,难以达到预期指标,推迟苗期,无法保证整体穗数,不利于高产。所以,在机插栽培武运粳31号种,为保证基本苗,其规格必须为11.8~13.2 cm×30 cm株行距,27 万穴/hm2,3~4株苗/穴。

3.4 加强水肥管理

3.4.1 肥料管理

机插高产栽培中,武运粳31号培育自有其特点,初期大田吸收肥料能力不足,中后期则具有较高肥料需求量,所以要适当减少基蘖肥用量,从而调节分蘖节位,在中后期增加穗肥比重,推动颖花分化,获得大穗,有助于改良品质和提高产量。经证明6:4的基蘖肥与穗肥比最佳。在具体施肥中,基肥施加450 kg/hm2碳铵与375 kg/hm2复合肥;栽种7 d后施加分蘖肥,与化学除草相结合施加1 次返青分蘖肥,150 kg/hm2尿素;13 d后再次施加分蘖肥,为112.5 kg/hm2尿素,保证分蘖临界期为其提供养分;脱水搁田中施加225 kg/hm2氯化钾;中期壮秆大穗,施加300 kg/hm2复合肥,叶龄1.5 叶施加保花肥,即75 kg/hm2尿素,促进提高结实率。

3.4.2 水浆管理

水浆管理是平整田面的前提。立苗到分蘖期间作为水稻长叶、长根、长分蘖的生长阶段,该阶段人员管理目标在于为水稻营造有助于返青的环境条件,从而培育出众多健壮分蘖,以小群体壮个体,为大穗、足穗奠定基础。栽插武运粳31号立苗阶段,机械栽插中保证田间看似无水,而低塘有水,促进提高栽插质量;分蘖阶段则做到露田与浅水交替,促分蘖、促活棵,避免水过深将新叶淹没而死苗,或是脱水板田导致僵苗;苗期则以浅水灌溉为主,薄水促蘖,浅水活。在秸秆全量还田,更应当做到日灌夜露,干湿交替,以水调气,增加土壤氧气,以水促蘖。水稻总茎蘖数达到预计的310 万穗/hm2的80%,即可分次搁田,沉实土壤中做到先轻后重,通气排毒以促进发育新根,直至四周白根起,田间不陷脚。除了抽穗扬花期与孕穗期建立水层外,其余阶段则以干湿交替的灌溉模式为主,保证土、气、水协调,提高结实率与根系活力,进而提高群体生产干物质能力,在收获一周前断水,避免过早断水对其粒重造成影响。

3.5 防治病虫害

武运粳31号在除草中可选用化学除草的方式,先将大田封杀,在未沉淀污泥前使用1 700 mL/hm2丙草胺乳油30%或丁草胺60%,将其均匀喷洒至田间,当土壤沉实后机插,可降低杂草基数。之后则是在栽插第7 d应用毒肥法化学除草,应用750 g/hm2喜除乐可湿性粉剂68%均匀拌尿素,田间施药需有4 cm水层,保证除草效果。

而对于病虫害防治,则应当在收获小麦前将药剂打在秧田四周,形成保护袋,将毒虫源切断,450 mL/hm2吡蚜酮25%兑水喷洒,有效防治病虫害。

综上所述,武运粳31号水稻作为早熟晚粳品种,适宜种植于江苏省地区,具有抗性好、高产量的优势,可进行推广。在种植中,应当采取机插高产栽培技术,通过培育壮秧、精做秧板、适时移栽、水肥管理、防治病虫害的方式,提高水稻产量,进而提高农民经济效益。

[1]姚姝,张亚东,刘燕清,等.Wx~(mp)基因背景下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SSⅡa和去分支酶基因PUL对水稻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20,34(3):217-227.

[2]徐晓杰,徐玉峰,朱晓玉,等.机插密度对武运粳31号茎蘖成穗率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稻米,2019,25(4):104-105.

[3]朱友理,何东兵,曹书培,等.不同浸种剂和浓度对5个水稻品种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安全性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7):79-83.

[4]李长亚,杨力,金鑫,等.武运粳32号水稻在盐城市的种植表现试验示范[J].现代农业科技,2017(13):4-5.

[5]何玉奎,吕小青,林杰.武运粳31号水稻示范种植表现及机插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7(6):23,25.

戴红霞(1971- ),女,汉族,江苏句容人,本科,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作物栽培。

10.3969/j.issn.2095-1205.2020.12.34

S6

A

2095-1205(2020)12-68-02

猜你喜欢

分蘖高产水稻
日光温室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春季调饲料 蛋鸡可高产
大白菜要高产这样管理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一季水稻
水稻花
玉米分蘖产生的因素及去留对产量的影响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