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卫生监测对传染病控制的影响评价

2020-01-12肖其富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5期
关键词:流行性结核病公共卫生

肖其富

(大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 大田 366100)

传染病的暴发往往对公众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干扰,控制传染病源、避免传染病大规模传播是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应该关注的重点。在这一过程中,公共卫生监测工作将发挥有效作用,能为提高传染病控制的质量和效率提供辅助。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深入分析公共卫生对传染病控制的影响,进而为进一步发挥公共卫生监测作用,提高传染病控制水平奠定基础。

1 公共卫生监测概述

公共卫生属于公共事业,与国家或地区人民的身体健康有密切关系。公共卫生事业的主要工作内容是预防、监控和治疗传染病,监管公共环境卫生与食品药品安全,开展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同时还负责疫苗接种工作[1]。总之,与大众健康相关的事业均被涵盖在公共卫生的职能范畴中,公共卫生可基于评价、政策发展和保障措施来预防疾病和延长人的寿命。在公共卫生实践中,公共卫生监测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作业时以疾病、行为危险因素、药物不良反应、死因、环境因素和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等为主要监测内容[2]。公共卫生监测是一种长期性、连续性工作,通过系统收集和分析健康事件和卫生问题资料,为相关机构提供决策支持,能为提高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质量奠定基础。

2 传染病类型及控制方法

传染病不仅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更能在人与动物间传播,因此传染病的影响力和流行范围极广。这种疾病的传播方式极为多样,如空气、水源、食物、土壤、母婴、体液等都可称为传染载体[3]。存在病原体、流行性和传染性是传染病的主要特点,许多传染病还具有感染后免疫的特点,其发生和传播也常具有季节性和地域性[4]。目前,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法典总则第3条“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为推进急性和慢性传染病的法定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其中基于传染病的传播速度、方式及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划分出3种传染病类型:

2.1 甲类传染病 此类型传染病包括鼠疫和霍乱,属于强制管理传染病,一旦出现必须立即隔离病原携带者和患者,并对疫区妥善处理。

2.2 乙类传染病 此类型传染病的种类较多,共计26种,属于严格管理传染病。如艾滋病、肺结核、伤寒、禽流感、百日咳、猩红热等传染病都属于乙类传染病。此类型传染病的防控措施与甲类传染病相同,都需要在控制病原体的前提下对疫区进行有效处理。

2.3 丙类传染病 此类型传染病属于监测管理传染病,其危害程度相对较弱,致死率不高。如流行性感冒、风疹、麻风病、流行性腮腺炎等都属于丙类传染病。在防控这种传染病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严密监控其传播速度,并做好季节性和地域性防控。通常来说,出现甲类传染病或乙类传染病中的部分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脊髓灰质炎、肺炭疽)患者或疑似患者时,应在2 h内递送传染病网络报告,或由相应的责任单位在2 h内以电话或传真方式向县级疾病防控机构报告,并寄送传染病报告卡。对于其他乙类传染病和丙类传染病而言,责任报告单位应在24 h内,对传染病病原携带者诊断、患者和疑似患者的情况进行网络直报或寄送传染病报告卡。在预防方面,则需要采取源头控制、易感人群保护、切断传播途径等预防性措施;还需要及时制定疫情后的防疫和治疗措施[5]。

3 公共卫生监测对传染病控制的影响分析

分析和研究公共卫生监测对传染病控制的影响,不仅有利于提升传染病控制水平,更能促进公共卫生监测事业的优化发展。在这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通过比对监测数据和传染病控制成效得出相应结论,从而为切实了解公共卫生监测对传染病控制的影响力奠定基础。因此,本次分析和研究的要点应该集中于资料收集、方案选定、结果讨论等方面。

3.1 资料收集 为切实了解公共卫生监测对传染病控制的影响,相关工作人员应对案例区域固定时间段的传染病发生和防控数据进行采集。在此环节,需同时采集两组数据,一组是实施公共卫生监测后的传染病数据,另一组则是该区域未实施公共卫生监测的传染病数据。在采集数据时,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保证数据采集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并对传染病类型、人群分布情况、传染性级别和发生次数进行整理,然后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为随时调阅和比对数据做好充分准备[6]。

3.2 方案选定 在研究公共卫生监测对传染病控制的影响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应用资料收集法、问卷调查法、电话咨询法等信息收集方法,为保障信息数据采集的全面性和真实性奠定基础。同时,在研究环节还需要制订比对研究方案。如某市在2017—2018年度和2018—2019年度的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存在极大差异,故而收集该区域在不同年度的传染病控制信息,并制作数据对比方案,为有效辨别公共卫生监测的实用价值提供辅助。在2017—2018年,实施公共卫生监测后全年主要暴发的传染病类型为水痘、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和肺结核,其病例数量分别为302例、1560例、19例和890例,共计2771例。而2018—2019年未实施公共卫生监测,此时全年的传染病患者共3345例,上述几种传染病的病例数量分别为410例、1800例、35例和880例。从这一数据中看出,2018—2019年该市的传染病病例数量大增,说明公共卫生监测对传染病控制可起到积极作用[7]。

在数据收集与分析利用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如建立专项调查组,同时,开展数据核对和逐级报告工作,通过层层把关,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为录入和使用有效信息做好准备[7]。在分析公共卫生监测对传染病控制影响时,开展全面性分析和细致化分析,为切实保障分析结果有效性奠定基础。

3.3 结果讨论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在同一区域的同等时限内,实施公共卫生监测与未实施公共卫生监测时,传染病发病情况大不相同。相比之下,实施公共卫生监测后,各类型传染病病例的数量大幅下降,这代表基于公共卫生监测,传染病控制水平得到了提升。因此,可以得出公共卫生监测的开展有利于推进传染病控制的结论[8]。对于传染病控制工作而言,公共卫生监测的有效开展,为提升前者控制方案的科学性和控制成效提供极大辅助。在公共卫生监测环节,流行性感冒和肺结核是最常见的传染病类型,也是公共卫生监测和传染病防控环节的常规传染病类型。为提高这2种传染病控制质量,进一步发挥公共卫生监测的作用,本文对流行性感冒和结核病监测影响进行了细致化分析。

3.3.1 流行性感冒监测 流行性感冒类型众多,且具有极强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发病特征,因此对其进行监测将十分有助于保障居民人身健康[9]。在公共卫生监测环节,对流行性感冒进行监测的主要目的是明确病毒源头,掌握病毒分布和变异情况,为开展疫苗研发和效果评估提供依据。在此环节,公共卫生监测将对流行性感冒控制产生积极影响。通过监测,可大大削弱流行性感冒的不确定性,能基于监测数据实现有效预防,进而避免大面积传染,可对流行性感冒的强度进行有效遏制。同时,在通过公共卫生监测,流行性感冒控制人员可获得病株信息和病毒分布变异情况,能基于公共卫生监测结果制定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疫苗。因此,公共卫生监测可以为流行性感冒控制和治疗提供可靠指导。

3.3.2 结核病监测 结核病的传染性极强,在对其进行控制时应对每年的肺结核感染概率进行监测,还要统计和追踪活动性结核病患者的登记概率,并对涂阳性结核病加以监测[10]。在结核病控制环节,公共卫生监测将发挥重要的数据支持作用。基于公共卫生监测,相关工作人员可以获得结核病的相应信息。如实时获悉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锁定高发人群和时间、制定结核病预防治疗方案提供支持。同时,公共卫生监测还能对发病率、患者分布情况、患者治疗进度等信息进行采集,为进一步明确结核病暴发强度和控制方案有效性奠定基础。此外,在结核病控制环节开展公共卫生监测,对1岁以下幼儿的疫苗接种情况进行统计,可为及时排查未接种幼儿信息和组织区域内幼儿接种疫苗提供帮助[11]。

综上所述,基于公共卫生监测有关部门能及时了解传染病的起因和扩散情况,基于可靠数据制订科学的传染病控制方案,可大大提升传染病控制能力。在实践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明确公共卫生监测在传染病控制工作中的价值,积极推进监测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保障有效传染病控制提供辅助。

猜你喜欢

流行性结核病公共卫生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哈医大公共卫生学院供暖系统整改方案
大学生流行性感冒防治知识、行为及中医知识调查研究
养成健康卫生好习惯 做好流行性疾病预防
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对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效果观察
《流星花园》的流行性因素
公共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