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性生殖道感染的防治进展

2020-01-12李茂刚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5期
关键词:生殖道支原体发病率

李茂刚

(深圳市华中生物药械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109)

女性生殖道感染(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RTI)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妇科疾病,其发生原因多与细菌、病毒、支原体、霉菌、滴虫等病病原体的侵袭有关,常见症状有腰酸冷、小腹痛、发热、外阴瘙痒等[1]。此外,由于RTI是以梅毒、淋病、非淋性尿道炎、生殖器疱疹等性状存在,并且具有一定的潜伏期,潜伏期后,出现的症状会引发患者不适,如生殖器溃疡、水疱糜烂等[2]。RTI的发生,不仅会影响女性正常生活,降低其生活质量,所具有的患病率高、无症状比例高等特点还会威胁女性的身心健康,出现异位妊娠、不孕、流产、死产等严重后果[3]。基于RTI具有的危害,我国应给予高度重视,积极探讨并研究RTI的防治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女性的身心健康得到基本保障,同时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

1 生殖道感染的流行现状

1.1 发病率高 在众多传染病中,生殖道感染居于首位,该疾病的发生,不仅会影响我国计划生育服务的安全和质量,还会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随着病期的推进还会引发慢性盆腔炎、宫颈癌、异位妊娠等疾病[4]。此外,临床研究证实,生殖道感染可通过母婴传播,导致新生儿严重疾病甚至死亡,进而导致女性出现不孕不育症,提升HIV的发生率与传播率[5]。由此可见,RTI的发生,不论是对女性自身的健康,还是家庭幸福和社会发展均造成严重影响[6]。检查120例疑似生殖道感染女性时发现,其中106 例患有生殖道感染,占比为88.33%,年龄为22~34岁属于生殖道感染的高发期[7];而在女性妇科疾病普查中发现,742例普查者中,有398例患有生殖道感染,其发生率为53.64%[8]。

1.2 细菌性阴道炎比例高 生殖道感染包含的多种疾病中,细菌性阴道炎已经成为生育年龄女性最为常见的阴道感染,所占比例为外阴、阴道感染的40%~50%,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率为10%~30%[9]。此外,通过临床检查证实,134例RTI患者中,细菌性阴道炎患者有76例,所占比为56.72%,是威胁患者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10]。

2 出现生殖道感染的原因

依据临床研究结果可知,RTI的发生原因多与生理性活动、分娩、卫生习惯等因素有关,而就诊时的卫生条件、艾滋病知识得分、人流次数、年轻性生活次数多、性交时不用避孕套等是造成RTI的间接因素[11]。除此之外,妇炎洁等阴道清洁剂的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大量服用等均会导致生殖道感染的发生,带给女性诸多不良影响[12]。

3 RTI国内防治现状

因RTI具有的发病率高、患病症状不明显、危害性大等特征,使其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关注[13]。在我国,RTI十分常见,各个地区的医院每日会接触许多生殖道感染患者,由于生殖道感染患者众多,为提高诊断速率,一些医院便忽视了正规诊疗流程的运用,从而导致RTI防治不规范的情况比比皆是[14]。

临床中,治疗和预防RTI是以患者的自述为依据,根据其阐述的内容初步判断病情,然后通过B超、MRI等检查方法确诊,如果患者阐述不准或诊断错误时,会导致治疗不足或治疗过度的情况发生[15]。尽管RTI的治疗是以杀菌抗感染为主,却对药物使用有着较高的要求,在用药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抗生素的使用原则,严禁出现滥用、误用、大量使用等情况,防止抗生素破坏阴道区域的微生物群落,造成耐药菌株的产生,致使治疗效果受影响[16]。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抗生素滥用情况较为严重,同时成为影响RTI治疗效果的主要原因,这样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还会花费大量的医疗费用,带给患者及其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17]。

另外,我国相关部门缺少对生殖道感染应有的重视,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倡导各地进行大力度的宣传,从而导致生殖道感染发生率较高,患者治疗后复发率升高等问题众多[18]。行之有效的治疗及防治措施较为重要,这样不仅可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还能强化相关部门对RTI的重视程度,实现合理防治与科学用药[19]。

4 RTI的研究进展

4.1 生殖道支原体感染 当前,临床中经常使用的检测方法为支原体培养法,该方法对RTI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20]。研究发现,支原体生殖道携带率较高,且易引发感染,如果患者的检测结果并非阳性,但有感染情况发生,就要采用抗生素进行防治[21]。这种方法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却无法获得实质性的保证,容易出现过度防治、反复治疗等情况,如患者为支原体感染,还会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因此,在临床中,有关专家要注重支原体致病原理的研究[22]。现如今,进一步研究发现,支原体与宫颈炎有着密切的联系,解脲脲支原体容易导致新生儿疾病或早产,但未有研究证明支原体致病的详细作用机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23]。

4.2 宫颈糜烂 对于宫颈糜烂来说,其防治方法较为简单,但存在的真性糜烂和假性糜烂容易出现误诊问题[24]。通常情况下,临床中所指的宫颈糜烂是由感染引起的上皮脱落真性糜烂[25]。临床研究发现,宫颈早期癌变宫颈外观与宫颈糜烂较为相似,所以初诊为宫颈糜烂的患者要进行HPV筛查,这样可为后续的防治提供有效依据。如果以慢性炎性病变看待宫颈糜烂,没有进行HPV检查,将会逐步发展成宫颈癌[26]。

4.3 HPV感染 区别于其他感染因素,HPV感染十分容易引发宫颈癌,因其所具有的这一特点,使其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WHO)更是将其列为宫颈癌的必要致病因子[27]。因我国人口众多,HPV感染者的基数较大,导致HPV感染发病率的调查工作较难开展,需要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做好宫颈癌的预防工作[28]。研究发现,虽然高危HPV感染易导致宫颈癌的发生,但其自身具有一定的自限性,部分感染可在短时间内被身体清除,尽管如此,依然需要予以高度重视,做好宫颈癌筛查和防治工作[29]。目前,在有关专家和学者的不懈努力下,我国首个国产宫颈癌疫苗已获批上市,这一重大举措将会是宫颈癌防治史的里程碑[30]。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RTI的发生率极高,并且存在治疗难度大、易反复等特征,所以不论是患者自身还是相关部门,都要予以高度重视,采用可行性的方法进行防治。在现实中,首先要清楚RTI的发生原因,分析国内防治RTI现状,运用有效方法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要加大研究力度。唯有此,才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降低RTI的发生率,从而为女性的身心健康提供基本的保障。

猜你喜欢

生殖道支原体发病率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支原体阳性患者134例药敏结果分析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重庆每小时10人确诊癌症 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
生殖道感染是导致不孕的原因之一
卵巢浆液性癌病理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信息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