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20-01-12孟宪良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5期
关键词:肝细胞生化肝硬化

孟宪良

(东港市中心医院,辽宁 丹东 118300)

近年来,我国肝脏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在所有的肝脏疾病当中,以肝硬化疾病为典型发病病例。对于肝硬化疾病而言,由于各类外在或内在因素对患者肝细胞造成了严重的损伤,而当疾病进一步进展之后,会导致肝细胞坏死。该疾病属于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从具体的病理特征上分析[1],主要是肝脏出现弥漫性坏死、结节状再生等,并且这种症状有着反复性的特点,如果没有给予治疗干预,该病最终会进展成为肝癌。因此对于该病而言,早期的诊断十分重要,在临床常规诊断中,对于肝硬化疾病的早期诊断主要有免疫学检测、尿常规检测、血常规检测等[2]。而生化检验项目则属于一种特异性较高的检验方式,但临床上对这种方式的报道较少,对该检验项目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也比较模糊。本研究特对本院肝硬化患者予以不同的检验方式,探究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肝硬化疾病患者,后经超声检查确诊,总例数为100例。研究时间始于2018年2月,止于2019年2月,所有患者均采用生化检验项目,并作为试验组,并选取同期1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100例中,男性43名,女性57名,年龄为35~82岁,平均年龄为(51.1±2.3)岁;试验组100例中,男性42例,女性58例,年龄为38~80岁,平均年龄为(53.2±2.1)岁,研究患者及其家属也支持研究,两组资料数据差异不影响研究科学性。

1.2 方法 患者生化检验项目,仪器采用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贝克曼Au5800,检查前室内质控均在控,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采集量为5 mL,对血液样本进行离心操作,离心时间为3 min,离心速率为3000 r/min。而在进行血清分离之后,对蛋白指标、肝功能指标进行分析。

1.3 观察指标 ①蛋白指标(TP、ALB);②肝功能指标(DBIL、TBIL、γ-GT、ALT、AST、ALP、CHE)。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以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患者中,AST指标为(96.22±13.40)U/L、ALT指标为(57.14±10.22)U/L、ALP指标为(181.31±23.44)U/L、γ-GT指标为(177.23±21.45)U/L、TBIL指标为(86.44±8.93)μmol/L、DBIL指标为(37.22±9.21)μmol/L、CHE指标为(2025.61±110.24)U/L、TP指标为(58.75±8.93)μmol/L、ALB指标为(21.35±2.64)g/L;对照组患者中,AST指标为(15.45±2.83)U/L、ALT指标为(15.35±2.67)U/L、ALP指标为(75.27±10.77)U/L、γ-GT指标为(18.34±6.88)U/L、TBIL指标为(11.33±4.64)μmol/L、DBIL指标为(3.31±0.94)μmol/ L、CHE指标为(8241.55±123.63)U/L、TP指标为(73.14±10.55)μmol/L、ALB指标为(42.35±5.78)g/L。研究可见,试验组患者DBIL、TBIL、γ-GT、ALT、AST、ALP指标相对对照组而言有着明显的升高,统计差异值合理(P<0.05);试验组患者CHE指标、TP指标、ALB指标明显较低,且低于对照组,统计差异值合理(P<0.05)。

3 讨 论

肝硬化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同时也属于患者消化系统疾病的一种重要因素[3]。在我国的肝硬化患者当中,其发病率与致死率都比较高,而该病多发于40~50岁的男性当中,临床发病特征为肝炎后的肝硬化疾病。而从肝硬化疾病的类型上分析,主要有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胆汁淤积性肝硬化等形式,其中最为常见的是酒精性肝硬化[4]。患者早期症状为便秘、腹胀、乳房胀等疾病,主要是由患者体内激素紊乱引起的[5]。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长期保持不良生活习惯,使得肝脏长时间过度运作,细胞出现损伤。

而在临床治疗中,由于患者肝脏长期受到炎症刺激,对其肝脏细胞也会造成严重的损伤[6],最终出现肝硬化。而AST、ALT都分布与肝细胞当中,在患者肝细胞出现坏死症状之后,这2种转移酶会进一步释放进患者的血液当中,并且血清当中的含量也会进一步增加。根据临床研究得知[7],这2种指标的变化程度与患者肝细胞损伤的程度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肝脏中的胆碱酯酶会催化乙酰胆碱,而当患者肝细胞出现坏死情况之后,胆碱酯酶的合成量会明显降低。根据临床研究表明,在肝硬化患者当中,当肝细胞功能下降之后[8],会使得胆红素回流到血液当中,导致胆红素也会进一步升高。由此可见,直接胆红素也会反映出肝细胞的损伤程度。而白蛋白与总蛋白2种指标则能反映出患者肝脏的合成情况,当肝硬化疾病进一步进展之后[9],肝功能的损伤程度也会进一步加重,还有可能出现失代偿期肝脏合成功能降低,最终出现白蛋白水平的降低。而生化检验属于一种常规的诊断方法,并且易在基层医疗机构中开展,肝功能与蛋白的费用低,适用于日常体检及病情变化监测,利用化学与生物学的方法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从患者肝脏功能、蛋白水平方面分析患者的疾病情况[10-16]。

研究可见,试验组患者DBIL、TBIL、γ-GT、ALT、AST、ALP指标相对对照组而言有着明显的升高,统计差异值合理(P<0.05);试验组患者CHE、TP、ALB指标明显较低,且低于对照组,统计差异值合理(P<0.05)。

综上所述,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应用生化检验项目,通过对患者的肝功能、蛋白指标的检查,对肝硬化疾病有着较高的特异性与实用性,能为基层医疗机构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肝细胞生化肝硬化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锌指蛋白与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