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检验中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

2020-01-12董立娜白艳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5期
关键词:脑外伤心肌细胞显著性

董立娜 白艳华

(1 辽宁省复员军人康宁医院,辽宁 兴城 125100;2 喀拉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中医院,辽宁 朝阳 122300)

心肌酶为酶类物质,在机体心肌细胞中存在,可催化心肌细胞代谢,对患者心肌细胞生理活动予以调节,因此一旦机体心脏功能出现异常心肌细胞便会被破坏甚至出现坏死现象,致使血液循环中有心肌酶释放,临床各项指标也会变化[1]。因此临床多通过检测心肌酶谱评估心肌细胞坏死程度或缺损程度。临床心肌酶指标主要指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CK-MB)及α-羟丁酸脱氢酶(α-hydroxybutyrate dehydrogenase,α-HBD),心肌细胞出现异常状况时上述指标水平会提升。急诊科多收治脑外伤、急性心肌梗死者,病情危重且进展快,因此需要快速明确病情以积极干预。患者一旦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其心肌酶的入血量会不断提升。心肌酶谱为急诊检验常规项目,可有效测定心肌酶谱变化情况,继而准确把控患者病情变化,有效诊治,改善预后。现选取喀拉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中医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急诊患者90例及同期于辽宁省复员军人康宁医院体检的健康人50名为研究对象,详述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喀拉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中医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急诊患者90例,其中脑外伤共40例(脑外伤组),急性心肌梗死共50例(急性心肌梗死组)。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发病至入院时间均在3 h内,排除免疫功能障碍、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原发性心肌酶指标异常、入院前脑死亡、凝血功能异常及恶性肿瘤者。脑外伤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为19~69岁,平均年龄为(51.2±8.5)岁,依据Glascow标准评估分组:中度19例,重度16例,极重度5例;急性心肌梗死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为42~73岁,平均年龄为(54.8±7.6)岁。另选取同期于辽宁省复员军人康宁医院体检的健康人50名设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6名,女性24名,年龄为22~74岁,平均年龄为(50.8±7.9)岁。3组对象基础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均衡性。所有对象及其家属均自愿参与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喀拉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中医院和辽宁省复员军人康宁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1.2 一般方法 采集3组对象3 mL静脉血,应用日本东芝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CK、LDH、AST、CK-MB及α-HBD等指标。同时记录急诊患者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20.0统计学处理上述数据,用()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对比用t检验,对比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 组心肌酶谱检验结果比较 ①C K:健康对照组为(120.82±42.83)U/L,急性心肌梗死组为(839.45±142.69)U/L,脑外伤组为(586.24±110.96)U/L。健康对照组CK水平<脑外伤组<急性心肌梗死组,两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7.634、35.108,P<0.05)。②CK-MB:健康对照组为(25.07±6.27)U/L,急性心肌梗死组为(69.85±10.38)U/L,脑外伤组为(121.83±24.6)U/L;健康对照组CK-MB水平<急性心肌梗死组<脑外伤组,两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5.294、7.215,P<0.05)。③AST:健康对照组为(66.2±5.82)U/L,急性心肌梗死组为(148.63±17.36)U/L,脑外伤组为(264.30±25.94)U/L;健康对照组AST水平<急性心肌梗死组<脑外伤组,两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7.306、10.219,P<0.05)。④LDH:健康对照组为(218.62±35.19)U/L,急性心肌梗死组为(325.39±45.10)U/L,脑外伤组为(425.31±51.82)U/L;健康对照组LDH水平<急性心肌梗死组<脑外伤组,两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12.075、19.364,P<0.05)。⑤α-HBD:健康对照组为(102.38±20.85)U/L,急性心肌梗死组为(461.84±67.53)U/L,脑外伤组为(571.39±82.16)U/L;健康对照组α-HBD水平<急性心肌梗死组<脑外伤组,两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5.102、42.997,P<0.05)。

2.2 急诊患者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检测结果比较 ①CK:治疗前急诊患者水平为(915.63±153.84)U/L,治疗后为(541.79±82.61)U/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1.695,P<0.05)。②CK-MB:治疗前急诊患者水平为(112.42±25.76)U/L,治疗后为(46.31±10.05)U/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12.637,P<0.05)。③AST:治疗前急诊患者水平为(65.31±11.37)U/L,治疗后为(36.10±8.52)U/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8.351,P<0.05)。④LDH:治疗前急诊患者水平为(385.16±84.06)U/L,治疗后为(238.62±54.10)U/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0.516,P<0.05)。⑤α-HBD:治疗前急诊患者水平为(310.52±25.31)U/L,治疗后为(269.34±14.23)U/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11.698,P<0.05)。

3 讨 论

心肌酶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且具备调节心肌细胞电生理活动与催化心肌细胞代谢等作用,一旦心脏功能受损,心肌细胞坏死或破裂时酶类物质便会从心肌细胞膜穿过进入血液中,此时进行血液检查,可将心肌病变尽早反映出来。当前临床普遍应用心肌酶检测诊断心肌损伤及心肌炎,临床价值较高。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外伤均为急诊科常见疾病,此外还包括风心病、病毒性心肌炎等。上述疾病均会损伤心肌功能并导致心肌酶谱异常变化。脑外伤患者病情危重,可出现程度不一的心肌损伤,临床检验有心肌酶谱异常及心电图变化等表现。当前临床尚未明确脑外伤诱发心肌酶谱异常变化的发生机制,可能关联于脑外伤后血管紧张肽Ⅱ水平提升、儿茶酚胺大量释放、一氧化氮水平上升及精氨酸升压素含量增加等,致使冠状动脉痉挛,心肌坏死后最终提高心肌酶谱水平,致使心电图异常改变[2-4]。研究显示,脑外伤轻度组心电图异常率为10%,心肌酶谱异常率为5.0%,中度组分别为45.0%、35.0%,重度组分别为80.0%、95.0%[5-7]。由此可知,脑外伤心电图与心肌酶谱异常率直接关联于其病情严重程度,即病情越严重,异常率越高。

急性心肌梗死亦为常见危重疾病,因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后导致的心肌坏死性疾病,患者症状主要为休克、胸骨后疼痛、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等,若未及时有效治疗,该病病死率较高。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会导致血液中酶水平变化,研究显示[8],心肌梗死发生后3~8 h内血液中CK-MB及CK水平会升高,峰值出现于10~36 h内,恢复于72~80 h内,主要特点为变化速度快、峰值出现早及恢复快等,可及时诊断疾病。LDH、AST等指标异常水平出现较晚,多检测于心肌梗死发生后8~18 h内,峰值出现于24~72 h内,恢复于6~10 d[9-10]。因此,上述指标联合检测可有效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以往临床判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还会通过检测肌钙蛋白的方法,虽然效果较好,但对仪器设备要求较高,且费用较高,无法推广于基层医院中。

临床医师检测受检者心肌酶谱可准确评估患者心肌细胞损害情况,再结合评估结果将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案制订出来。本组结果表明,健康对照组CK水平<脑外伤组(586.24±110.96)U/L<急性心肌梗死组(839.45±142.69)U/L,健康对照组CK-MB水平<急性心肌梗死组(69.85±10.38)U/L<脑外伤组(121.83±24.6)U/L,健康对照组AST水平<急性心肌梗死组(148.63±17.36)U/L<脑外伤组(264.30±25.94)U/L,健康对照组LDH水平<急性心肌梗死组(325.39±45.10)U/L<脑外伤组(425.31±51.82)U/L,健康对照组α-HBD水平<急性心肌梗死组(461.84±67.53)U/L<脑外伤组(571.39±82.16)U/L,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综上所述,在急诊检验中检测心肌酶谱可准确判断患者心肌损伤情况,以赢得最佳抢救时间,有利于控制患者病情并制订最佳治疗方案,有利于改善预后,将病死率降低,故而可作为急诊科常规检验项目。但因酶类物质具有特殊性,相同环境中稳定性不一,因此一旦采集血液标本要及时送检,减少误差。

猜你喜欢

脑外伤心肌细胞显著性
对统计结果解释和表达的要求
左归降糖舒心方对糖尿病心肌病MKR鼠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脑外伤病人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心肌细胞增殖能力研究进展
心肌细胞产生方式
基于区域特征聚类的RGBD显著性物体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