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匠心独运,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2020-01-07王亚媛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0年12期
关键词:信箱心理健康内容

王亚媛

[摘 要] 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目的是采取多种教育方式,培养敢于冒险、敢于探索、敢于竞争、敢于面对失败与挫折的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新时代学生,为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拓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估与分析,用客观准确的心理健康评估数据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根植阳光元素,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对新时代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高标准迫使教育教学要进行不断改革,学习压力也随之传递到学生身上。因此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任务和挑战。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早已成为进行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健康生活、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制定标准,获得测评数据

专业的心理健康疏导,首先要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的了解。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状态,教师可以先从整体的心理健康状态入手,通过学生的日常表现和行为特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评估标准,这份标准既有心理健康教学的共性内容,又有所要测评对象的个体特征。在标准的制定下,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普遍性的心理评估,获得一定的测评数据,而这些数据将作为对学生后期进行心理状态评估、心理疏导的重要数据支撑。

例如,教师制定《七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表》,在这份测评表中明确共性内容:教育方式、人际关系、性意识、家庭环境、学习压力、社会因素等六个方面,这六个部分包含了学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人、物、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一个侧面而准确的框架建立。在具体内容制定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不同行为表现,教师可以对每个部分的内容赋予一定的分值。针对较为重要的家庭环境、人际关系、教育方式等内容,进行分值上相对较大的占比,而其他分值相对占比较小。不仅是共性内容,在个性内容方面,也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状态、学校的整体环境、本地区的生活人文风土等,进行一定内容的扩充。用既定的标准开展学生的心理评估,从而获得更加准确的评估数据。

在标准的制定方面,应该进行一定程度的内容细化,尽量通过与学生的接触进行打分。在打分过程中,对一些有特殊表现和行为的学生,应该有一定程度的关注与重点标记,将数据记录真实准确,从而进行更加有效的心理健康疏导。

二、设计动作,舒缓紧张心态

在数据的支撑下,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有一定的掌握。在心理评估过程中,学生表现出很多心理健康问题。针对心理健康问题的不同表现,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放松动作,并且引导学生去模仿锻炼,用既定的动作来舒缓内心的紧张、焦虑、不安等不良状态,从而进入放松的状态,可以利用课间、集体活动以及课外放松等多个时间段,提醒学生按照设计的动作进行心理疏解与放松。

例如,学生小秦在日常的班级生活中非常乖巧,在九年级上学期开学第一次月考中,班级成绩下降了十几名,年级成绩下降了二百多名,这样的成绩给小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小秦开始表现出一定的态度沮丧、行为过激,经常与同学争吵,一次体育课与同学争抢体育器材大打出手。面对小秦的这种行为,班主任不应该一味地对其批评,应该从更加客观的角度进行分析与评估,发现问题的根源后,可以设计一些帮助小秦舒缓心理压力的动作,如双手向上伸展,手心相向,尽自己最大的力气向上伸,然后突然间放松下落。学生做这种动作时,身体会感觉莫名的放松。小秦的例子并不占少数,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寻找能够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的动作,以实现及时疏导的目的。

动作的设计,不能盲目,应该有一定的特点。最突出的特点应该是简单,学生易操作,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融入一些学生喜欢的内容,激发练习的兴趣,从而让动作疏导心理的效果得以提升。

三、设置信箱,引导主动沟通

设置信箱是指教师可以针对个别心理对象设定一个固定的信箱,帮助学生进行心理沟通与疏导。在日常的心理疏导中,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学生能够有意愿地进行主动的沟通,这种沟通是学生真实意愿和真实想法的表达,也是教师抓住学生心理状态的一个关键。设置信箱的方式能够有效迎合学生的胆怯、羞怯、不安心理,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也能激发学生的主动表达想法,便于教师与其更好地进行沟通。

例如,学生小刘是八年级女学生,性格比较内向,在日常的班级生活中,乖巧、沉稳,学习成绩也较好。随着一部分学生反映,老师发现小刘的行为有些异常,原本内向的她几乎不与其他同学沟通,上学放学也都是独来独往。根据学生的异常表现,不难发现小刘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在了解的过程中,学生的自我表述能够更加准确地展露内心想法,但单纯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往往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效果并不明显。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设立信箱,学生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匿名的形式投放到信箱中,作为自己一个发泄的方式。信箱设置后,教师让几个班级干部广泛宣传,并且带头将自己的话写下来投入箱中。在学生的带动下,小刘也开始向信箱里投信,而教师也有了更多的机会了解和掌握小刘的想法,随之开展心理疏导。

信箱的设置将学生的隐私完全保护起来,也让教师看到了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然而教师在设置信箱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给自己起一个昵称,然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回信,学生根据自己的昵称进行信件的选取,从而更好地与教师沟通,又能保护自己的隐私。

四、团队活动,感受集体温暖

团队活动是指教师将心理健康辅导从学科教学内容中跳脱出来,重新赋予其新的教学内容与安排,并且作为一项集体活动展开。心理健康团队活动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在团队活动中,学生一边参与活动内容,一边体会着快樂,学生相互间互相帮助,感受集体的温暖,拉近相互间的距离,从而更好地进行日常生活中的交流。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开展集体活动,将一些心理健康元素渗透到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的想法。

例如“寻找失落的宝藏”户外活动中,教师可以在学校的文体活动中心,埋藏一处“宝藏”,活动中心有投放的提示卡,学生去寻找,并且根据卡片上的线索,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每张提示卡上设有一定的任务,学生需要共同完成任务才能获得线索。这个活动的思路是参照电视上的真人秀节目而设定的,迎合了学生的心理,又能巧妙地激发探究兴趣。通过每一关的设定,学生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完成后学生的内心都有一定的收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化相互合作的意识;二是感受成功带来的成就感与快乐。最后的宝藏是有一定意义的纪念物品和探究感悟。在探究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有放弃的念头,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这些都需要学生自己去克服,完成任务的同时,感悟出一定的道理,同时针对自己与他人的相处状态进行思考,活动让学生相互间敞开心扉,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集体活动往往具有一定的整体功能,其很多时候团队的力量总是强大的,学生相互间的帮助也能温暖其他学生的内心。通过团队活动,学生更多的是重新思考,在分析与判断的同时,产生与他人和谐共处的观念。

五、学科整合,重在潜移默化

心理健康虽然规定了专门的学科教学,但其与其他学科一样,都不是孤立的个体。在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教师应该充分整合学科的教学资源,融入更多的内容,让心理健康教育内涵更加丰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合一些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一边融合,一边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沟通方法等,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成长,潜移默化地获得提升。

例如,语文学科中的“故事阅读”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内容,在心理健康疏导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故事来阐述人生哲理,用故事中的人物遭遇来激励学生,学生在接触不同的人生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地去思考和感受,也能通过对比的方式,反思自己现在的幸福生活,感受现在的幸福。这样的方式比教师单纯地进行“面对困难的心理建树”效果强很多。此外,英语中的一些文化内涵,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有效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不同地区的风俗文化,受到文化的熏陶,学生的紧张、焦躁情绪也会得到及时有效的缓解。

学科的融合教学,不仅对学生来说是知识点的有效整合,对教师而言也是教学方式上的拓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其他学科的内容来进行情境的创设、内容的安排,引导学生走入其中,用自己的理解与想法,改变学生的心理状态,提升学生的心理综合素质

采取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表现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及时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也从不同程度上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功能塑造,打造一个心理上的“防火墙”,使心理更加强大,培育出身心健康的学生,为国家的发展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咏梅.匠心独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9(27):32-33.

[2]高浪文.探析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东西南北:教育,2019(18):206-206.

[3]孙佳佳.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4):185-185.

(责任编辑:吕 研)

猜你喜欢

信箱心理健康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主要内容
心信箱
开心一哥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