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家办学是对教育规律的遵循和敬畏

2020-01-07安静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0年12期
关键词:校长

安静

[摘 要] 教育家办学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现实需要,是写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的一个新的命题和理念。如何定义具有时代意义的教育家,对培养新时代的教育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教育家办学是内行人办学,必然要尊重实践,遵循和敬畏教育规律。创造条件,在校长的成长过程中继续加强培养,使其成为教育家,这将是中国教育的幸事。

[关键词] 教育家办学;教育规律;校长

“经师”易得,“人师”难寻,把教师建立在“经师”的概念认知上,必将导致“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价值观和方法论出现问题。纵观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教育模式及教育方法一直在尝试变革中,从苏联的凯洛夫“五步教学法”,“讲学稿教学法”及新近流行的新东方“七步教学法”等,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教学法,其效果从短期看,形势一片大好,但从长期看,效果还有待强化。钱学森之问发人深省:“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教育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杰出人才的培养是“树人工程”,下的是大棋,看的是未来。提倡和推进教育家办学,是对教育规律的遵循和敬畏,是培养杰出人才的逻辑起点。

一、何谓教育家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出现了蔡元培、陶行知、张伯苓、陈鹤琴、叶圣陶、黄炎培等大教育家。2010年7月29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在第十七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明确提出“倡导教育家办学,造就一批教育家。”那么,何谓“教育家”“教育家”的标准是什么?

温家宝总理提出的“教育家”有三条基本标准:爱——热爱教育;识——懂得教育;践——终身从事教育。然而“为什么现代中国不能产生著名的教育家”“当代中国缺失教育家”等质问屡被提及。这就需要结合当代中国实际,对教育家做出质的规定性。

在有14亿人口的当代中国,缺乏教育家,这显然有违背事实之嫌。造成人們“误读”当代中国教育家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人们脱离了中国当代的“当前实际”,对“教育家”的定义还没有跟上教育的时代发展,依然停留在定义蔡元培先生那样的传统的经典的教育家层面。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说:新中国成立以后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国家对教育也很重视,教师们踏踏实实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办事,教育变成了平平淡淡的事情。因此,在和平时期有更多的教育家,但又不被人们认为是教育家。“教育家”应该是一个动态概念,离开时代发展定义教育家,显然违背了与时俱进的认识发展观。在教育科学化和理性化深入发展的当代中国,教育体制逐渐完备,个人教育理念和实践结合所产生的“个人英雄”效应非常有限。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教育家的质的规定性应该是:有亲力亲为的教育实践,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有自己系统的教育思想并能运用专业的方法解决实践问题,且有推广或普及价值。对教育家的内涵或外延应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这样有利于对教育家的全面认识,不至于产生“当代中国为什么没有教育家”的疑问。我们可以试着对教育家进行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分类。

有了对教育家的多元多层分类,就会看到新中国的教育家灿若星辰:20世纪五六十年代霍懋征、斯霞、敢峰这批教育家让我们理解了“教育是人学,也是爱的艺术。”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在新中国教育改革的第二个高潮时期出现了顾明远、吕型伟、陶西平等教育大家。世纪之交,以李吉林、钱梦龙、魏书生、李镇西、李希贵等构成了壮观的中青年教育家群体。

二、尊重实践,尊重教育规律是教育家的特质

教育是以人为培养对象的“育人”工程,其着眼点和出发点必须是人。从“自然人”到“社会人”有其成长规律。如果无限放大教育的工具价值,曲解教育本质,漠视教育规律,必然导致教育的实践领域诸病缠身。尊重实践,尊重教育规律是教育家区别于一般教育工作者的特质。如果述而不作的“教育学家”和坐而论道的“教育理论家”能结合中国教育的现实土壤,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教育顽疾,我们就称其为教育大家。当代中国不缺少教育家,而是缺少教育大家。教育作用于“社会人”,必然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有内在本质的联系,这种联系是教育的外部规律;教育本身的规律,即施教对象成长的规律,施教行为的规律,我们称之为教育的内部规律。教育家办学是内行人办学,要认识和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把握人的发展规律以及教育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各层面的关系。教育家既是“家”,就要发挥创造精神,能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在学校文化主旨建设、教育行为、师资管理等方面形成自己的办学风格,最终要实现学校的特色化、科学化发展。

校长是教育家办学的行为主体,是真正的“爱教育、懂教育、会管理”的内行人。好校长决定好学校,评价一所学校,很大意义上要先评价学校的校长。校长的选拔任命对教育的成败、学校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极少数校长往往会管人事而不会管业务,会权术而不会学术。如此校长,必然会给学校发展,教育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选拔校长,应该选出在当下社会中能立足教育实践,尊重教育规律,具有教育家特质的人来掌舵学校办教育。

三、为什么要提倡教育家办学

教育家是教育的内行,倡导教育家办学是对教育规律的遵循和敬畏,更是对钱学森“为什么我们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积极回应。在党和国家把教育作为优先发展战略的历史阶段,急切需要解决办优质教育促进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问题,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必须要求有一批能脚踏实地、尊重教育规律的教育明白人,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教育家办学是校长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对于提高办学水平,办优质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支持教师和校长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营造教育家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明确提出到2035年,要培养造就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教育家办学成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时代命题,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深化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战略位置,这是一个有志于成为未来教育家的人必须面对的时代主题。身处一个多元与喧嚣的现代社会,需要每一个“未来教育家”坚守自己的教育初心和职业承诺,摆脱教育的个人功利主义,充分展现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个体发展功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为未来教育家们张扬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新本真提供了时代机遇。在这个时代机遇期,未来教育家们必须面对的是新要求、新挑战、新适应。他们需要用理性建构自己的教育信仰,大胆进行教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特别是在西方教育理论强势涌入面前,教育家们不能盲目复制和粘贴,要学会在民族的本土化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坚持守正,勇于创新。

猜你喜欢

校长
假装校长
记华南女院前三任校长
论校长的修养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校长给力“九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