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9-12-20黄亮黄秋柳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利培奥氮精神分裂症

黄亮,黄秋柳

1.百色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三科,广西百色 533000;2.百色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四科,广西百色 533000

精神分裂症属于临床精神科疾病的一种常见类型,患者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1]。就当前而言,治疗该疾病时常采用药物疗法,以期通过运用抗精神病类药物帮助患者缓解精神病理症状,从而提升其认知功能[2]。近年来,利培酮、奥氮平逐渐成为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首选药物[3],而为了明确上述两种药物对于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抽选60例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于该院进行临床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进行临床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随机抽选出60例作为该研究分析对象,所有入选患者入院治疗前均未曾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且经医院诊断检查后被确诊为首发精神分裂症。同时,对于合并脑器质性疾病、伴有严重躯体疾病以及存在帕金森、癫痫、脑卒中等病史患者均予以排除。所有入选患者对该研究具体内容均知情同意,且该研究开展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按照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将上述60例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中,17例男性,13例女性;患者年龄在 21~64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11±2.24﹚岁;病前性格:11例敏感型,7例内向型,12例外向型。30例观察组患者中,16例男性,14例女性;患者年龄在20~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10±2.55﹚岁;病前性格:10例敏感型,8 例内向型,12例外向型。将上述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对比统计可知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培酮(国药准字H20010309)进行单独治疗,药物使用方式为口服,初始剂量为1 mg/次,2次/d。患者治疗期间可以根据其对于药物的耐受情况适当调整使用剂量,其中,利培酮每日最大使用剂量不得超过6 mg。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利培酮、奥氮平(国药准字H2005 26889)联合治疗,利培酮使用方法与上述一致。奥氮平使用方式为口服,使用剂量为5 mg/次,2次/d。两组患者连续坚持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分别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病理症状改善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其中,认知功能评价主要采用韦氏记忆量表(Wechsler Memory Scale,WMS)进行,评价内容包括患者注意力、记忆力,评价项目分别为数字广度、即刻视觉记忆、延迟视觉记忆、即刻逻辑、延迟逻辑等内容评分,评分越高则表明患者认知功能越高。疾病症状评价则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进行,评分越高,则表明患者精神病理症状越严重。另外,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包括静坐不能、嗜睡、体重增加、头痛头晕等。

1.4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认知功能评分、病理症状评分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不良反应发生率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各项认知功能指标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认知功能指标评分均有显著提升;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认知功能指标评分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情况对比[(±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情况对比[(±s),分]

指标 观察组 对照组治疗前 治疗后images/BZ_154_1844_1391_1868_1416.png治疗前 治疗后数字广度13.56±1.3618.65±1.3913.67±1.4915.64±1.58即刻视觉记忆18.17±0.5820.48±0.1618.36±0.6119.84±0.31延迟视觉记忆18.84±0.1220.22±0.6918.77±0.1919.36±0.24即刻逻辑7.23±1.3215.21±1.747.62±1.2710.24±1.57延迟逻辑5.35±1.119.38±1.105.61±1.127.33±1.12

2.2 两组治疗前后病理症状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病理症状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病理症状评分均有显著降低;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病理症状评分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病理症状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病理症状评分对比[(±s),分]

指标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症状观察组治疗前 治疗后images/BZ_154_1837_2280_1876_2299.png对照组治疗前 治疗后25.03±4.12 26.52±3.57 43.10±3.26 14.84±3.51 14.25±3.90 20.13±3.54 25.27±4.36 26.18±3.64 43.28±3.56 16.51±3.79 16.87±3.10 23.33±3.12

2.3 两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对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大多为慢性起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生活态度懒散、性格改变、敏感多疑等,而对于部分起病较急的患者,则有可能出现突然兴奋、片段幻觉、行为紊乱等情况。精神分裂症的出现不仅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更严重危及其身心健康,故而积极采取相应的临床治疗措施其重要性与必要性不言而喻。有研究学者指出,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预后情况与其自身的认知功能障碍恢复情况之间息息相关,若患者自身认知功能较为良好,那么其疾病预后、社会功能康复的能力也就更高,因此,治疗精神分裂症时,也常从这一角度切入[4-5]。近年来,非典型抗精神病类药物不断涌现,为患者选择更为高效、科学的治疗方案也成为广大医学界学习们不断探究的热点课题。

在该研究中,以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而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后,分别实施利培酮单独治疗与利培酮、奥氮平联合治疗,其结果显示,联合用药更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精神病理症状、提升其认知功能。利培酮与奥氮平均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其中,利培酮可有效拮抗多巴胺能、IIR上腺素能、五轻色胺,有助于病情控制,同时,患者口服利培酮后,其药效能够快速于患者机体中发挥[6]。奥氮平则是通过作用5-羟色胺、多巴胺D等受体而选择性抑制患者中脑边缘系统多巴胺神经元放电,此时,纹路运动功能损伤减少,患者认知功能得以显著改善。而将上述两种药物联合运用,能够有效发挥而知之间的协同作用,药效大增,应用效果更突出。此外,从不良反应上看,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33%<20.00%)﹙P<0.05﹚,该结果则提示,联合运用奥氮平是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延误反应。与朱军等人[7]研究结果相似,即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为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由于,单独运用利培酮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静坐不能等锥体外系反应,进而影响其运动功能与运动协调性。但在联合使用奥氮平药物后,5~8 h即可达到血浆峰值浓度,此时药物则可通过与氧化反应结合而从肝脏中代谢,其循环代谢不会穿过血脑屏障也有效减少了药物不良反应,并避免加重患者认知功能障碍[8]。

综上所述,可得出该研究结论:临床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时联合运用奥氮平与利培酮,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缓解其精神病理症状,也可以有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利培奥氮精神分裂症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认知行为与利培酮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的临床疗效分析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22例临床观察
奥氮平治疗对改善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