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病理技术在胸腔积液细胞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2019-12-20闵学文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涂片胸腔积液

闵学文

句容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江苏句容 212400

研究显示,胸腔积液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是由于多种因素而引起,一旦人体发病易导致严重影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胸腔积液常发生在中老年人中,其发病机制可能和免疫缺陷和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多数患者早期发病中自身无明显临床表现,使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期。从患者治疗情况来看胸腔积液诊断十分困难,患者容易发生误诊,而采取一项有效的诊断方式十分重要[2]。因此,该研究对2018年2月—2019年2月100例胸腔积液患者实施临床病理技术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文研究对象为胸腔积液患者,研究总例数200例,总例数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实施临床病理技术)、对照组100例(实施传统涂片制片)。

纳入标准:①所有胸腔积液患者和家属均知情同意研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②胸腔积液患者均无严重智力障碍和精神障碍,能够进行良好沟通。③临床各项资料完善,符合研究需求。④无慢性疾病。

排除标准:①胸腔积液患者伴有精神疾病。②患者存在其他严重疾病,例如血液系统疾病等。③胸腔积液患者配合度较差,导致无法顺利完成研究。

观察组100例胸腔积液患者:年龄21~50岁内,平均年龄(35.12±1.01)岁;性别:男性有50例、女性患者 50例。对照组100例胸腔积液患者:年龄22~51岁内,平均年龄(36.11±1.26)岁;性别:男性有 51 例、女性患者 49 例。

观察组、对照组一共200例胸腔积液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传统涂片制片方式。

胸腔积液患实施术前针吸细胞学进行样本采集,进行石蜡实施包埋处理,标准切片4 μm,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保障检测使用试剂应符合临床相关检测标准,最后将检查结果详细进行记录。

观察组应用临床病理技术方式。

①细胞块制作:将采集的20 mL浆膜腔积液放置在室温下10~20 min,采用尖底离心管,取离心管底层标本10 mL,放置在高速离心机中离心5 min,然后弃去上清液、将下层沉淀物流下,加入中性甲醛,将其充分混合,在室温下静置1 h后使用同样方式进行离心,将上清液弃去,然后将沉淀物使用滤纸进行包好,若浆膜腔积液沉淀物较少,加入乙醇75%固定30 min,待沉淀物凝固和硬化后,使用吸管将细胞块吸置显微镜镜纸上,将其放置在自动脱水机中实施脱水处理,制作成为细胞块,在60℃环境下烘1 h左右,进行HE染色[3-4]。②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若在细胞切片中具有可疑的恶性肿瘤细胞,应使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将阳性标本作为对照。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组患者以及对照组胸腔积液患者的检出率、误诊率以及漏诊率。对比观察组患者以及对照组胸腔积液患者的巨检、镜检结果。

2 结果

2.1 对比诊断符合率

观察组患者检出率90.00%(其中阴性患者10例、所占比为10.00%;阳性患者90例、所占比90.00%)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00例患者检出率指标比较

2.2 对比误诊率、漏诊率

观察组患者的误诊率5.00%、漏诊率5.00%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见表 2。

表2 200例患者误诊率、漏诊率指标比较(%)

2.3 巨检、镜检结果

巨检:通过对胸腔积液患者进行巨检后,其中20例胸腔积液患者包膜呈现完整,患者其余样本和自身邻近组织无显著界限,患者对应切面是灰褐色或者灰白色;5例患者发生囊性病变、出血性坏死,而以鱼肉状作为表现的有7例。镜检:通过对胸腔积液患者样本进行镜检,患者样本具有黏膜特点,细胞壁和人体正常淋巴细胞相比,其较大、并且细胞核容易被深染,主要表现是颗粒状。在实施镜检过程中能将每位患者细胞浸润清晰显示,患者21例主要特点为细胞核大,而存在空泡状核在少数细胞中。胸腔积液患者样本均具有侵犯血管以及包膜症状。

3 讨论

研究显示,肺癌为临床中十分常见的肿瘤,在恶性肿瘤中病死率和发病率较高,晚期肺癌转移或者浸润直至胸膜,易导致患者发生恶性胸腔积液,由于胸腔积液增长直至大量或者中量易导致患者心脏和周围肺组织受到压迫,使患者发生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导致患者自身生存质量下降,使生存期显著缩短,自身情况急剧恶化,由于患者免疫功能较低以及体质虚弱,给予患者实施一项有效的治疗方式十分重要[5-6]。恶性胸腔积液为晚期肺癌患者的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而实施一项有效的治疗方式较为重要。因此,本次研究对临床病理技术在胸腔积液细胞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临床病理技术的效果。

近年来,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多数肿瘤患者均为中晚期,从而导致患者病死率增加。浆膜腔为人体恶性肿瘤常见转移部位,浆膜腔积液是天然液态培养基,具有丰富营养物质,常见于人体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腹腔积液中。常规细胞学涂片能通过细胞的形态和大小,进行定性诊断,但是由于细胞重叠或者涂片细胞数的数目较少,从而导致其诊断结果受到影响,发生漏诊情况[7-8]。因此,该次研究对临床病理技术在胸腔积液细胞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分析其的应用价值。通过应用常规细胞学涂片,具有微创、实用等优点,但是由于癌细胞呈现三维立体结构、多排成团,从而给诊断带来困难。通过应用细胞块和免疫细胞学后,其与常规方式相比,具有多种优势,在制备细胞蜡块过程中,通过多次离心获得的细胞数量较多,能显著提高特异性和敏感性,再通过实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能通过诊断标志物,鉴别少见的癌细胞和间皮细胞,能对病例分型和细胞来源进行判断,从而为患者治疗提供有利的依据,同时细胞蜡块的制作简单,能长时间保存、反复进行制片,能弥补常规细胞学涂片中的不足,显著提高检出率[9-15]。

在经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检出率90.00%(其中阴性患者10例、所占比为10.00%;阳性患者90例、所占比90.00%)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胸腔积液患者的误诊率5.00%、漏诊率5.00%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检:通过对胸腔积液患者进行巨检后,其中20例胸腔积液患者包膜呈现完整,患者其余样本和自身邻近组织无显著界限,患者对应切面是灰褐色或者灰白色;5例患者发生囊性病变、出血性坏死,而以鱼肉状作为表现的有7例。镜检:通过对胸腔积液患者样本进行镜检,患者样本具有黏膜特点,细胞壁和人体正常淋巴细胞相比,其较大、并且细胞核容易被深染,主要表现是颗粒状。在实施镜检过程中能将每位患者细胞浸润清晰显示,患者21例主要特点为细胞核大,而存在空泡状核在少数细胞中。胸腔积液患者样本均具有侵犯血管以及包膜症状。

从杨红敏等[16]学者研究的“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其将82例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联合组应用细胞块切片联合免疫组化检测、对照组采用常规细胞涂片检测,两组在检测阳性率的比较中,联合组阳性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阳性率56.00%,该研究结果与该文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检出率90.00%高于对照组患者检出率65.00%十分相似,提示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且能够提高诊断阳性率。

综上所述,临床病理技术在胸腔积液细胞块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而临床病理技术显著优于传统涂片制片,在多个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涂片胸腔积液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卵巢肿瘤病理诊断中冷冻切片结合细胞学涂片的应用分析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化疗联合恩度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腹水、胸水、心包积液,都是什么病?
两种常用染色方法在性成熟SD大鼠阴道涂片中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