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2019-12-20穆云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巩膜小梁眼压

穆云

云南省临沧市人民医院眼科,云南临沧 677000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临床中常见的眼科疾病,在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其中白内障以眼内晶状体混浊为主要的病理表现,对患者视力存在严重影响,随着病程的发展,患者眼内晶体不断增厚,房角变小,直至闭塞,严重时可能导致患者失明[1]。青光眼以视乳头萎缩和凹陷为主要的病理表现,也会引起视力障碍。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可导致患者出现视物不清、眼部疼痛、恶心、眩晕等症状,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比较严重[2-3]。临床中治疗该疾病的手段比较多样化,例如白内障切除术、超声乳化治疗、小梁切除术等。此次研究旨在对比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并对该院在2017年11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74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分组比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该院收治的74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应用计算机进行随机分组,一组采用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切除术+小梁切除术治疗,一组采用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分别作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患者。参照组患者年龄在53~79岁之间,平均年龄(67.9±1.2)岁,有男性 17 例,女性 20 例,患者病程 1.2~5.2 年,平均病程(3.1±0.4)年;观察组患者年龄在50~79 岁之间,平均年龄(66.6±1.8)岁,有男性 16 例,女性 21 例,患者病程 1.6~5.5 年,平均病程(3.3±0.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临床检查均可确诊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及其家属同意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手术适应证;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知情且同意该次研究,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该次研究。

排除标准:患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存在意识障碍的患者;肝肾等重要脏器存在功能、结构不全的患者;患有内分泌疾病的患者;患有免疫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采用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切除术+小梁切除术治疗:术前给予眼部麻醉,对结膜囊进行冲洗,以穹隆为基底,在上方角膜缘做L形结膜瓣,而后对巩膜表面进行灼烧止血;做3 mm×4 mm巩膜瓣,切口厚度低于巩膜厚度2/3;以角膜侧面作为入路进行穿刺,注入粘弹剂,环形撕囊扩充切口,取出晶状体核;吸出残余的皮质,再次注入粘弹剂,而后置入人工晶体,注入卡巴胆碱注射液缩瞳,切除小梁以及周围虹膜组织,缝合虹膜。

观察组患者采用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术前给予眼部麻醉,对结膜囊进行冲洗,经11点位透明角膜缘做一个内切口,注射粘弹剂,环形撕囊扩充切口,而后行超声乳化术吸出晶体核以及残余皮质,再次注射粘弹剂,将人工晶体植入到囊袋中,吸出残余粘弹剂,注入卡巴胆碱注射液缩瞳,水密切口;而后在上部11:00~1:00位置以穹隆为基底,做结膜瓣,对巩膜表面进行灼烧止血,做3 mm×3 mm板层巩膜瓣,实施分离,直至透明角膜缘内1 mm位置,切除约1 mm×2 mm的小梁组织,虹膜周切,而后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变化和眼压。统计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由患者对治疗满意度做出评价,将满意度分成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3个维度,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例数/37×100%。

1.4 统计方法

此次研究数据分析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其中计数资料以(%)表示,进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视力为 (1.08±0.15),眼压为(13.21±4.29)mmHg,各项数据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与眼压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与眼压比较(±s)

视力images/BZ_56_1836_1875_1865_1918.png眼压(mmHg)组别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37)0.23±0.051.08±0.1534.28±4.9913.21±4.29参照组(n=37)0.22±0.081.07±0.1833.92±5.0313.35±3.86 t值 0.6450.2600.3090.148 P值 >0.05>0.05>0.05>0.05

2.2 术后并发症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11%(3例),参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73%(11例),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2.3 治疗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94.58%(35例),参照组治疗满意度为72.97%(27例),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对患者视力存在严重影响,临床中也有一部分患者经药物治疗后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改善眼痛、头晕、视力模糊等症状,但为了有效地根除病因,许多学者仍然建议采用手术治疗[4-5]。因此,针对药物控制达不到理想效果的患者,仍需要积极地进行手术治疗。

近几年,超声乳化手术逐步在白内障的临床治疗中兴起,并展现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传统手术中,普遍建议在白内障成熟后进行治疗,而超声乳化治疗的适应证则比较广泛,适用于诸多条件下的白内障患者,一旦患者视物不清,视力受限,就可以进行手术。青光眼则主要依靠手术治疗,其治疗方式也比较多样化[6-9]。从该次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视力为 (1.08±0.15),眼压为(13.21±4.29)mmHg,各项数据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上并无显著的差异,说明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切除术+小梁切除术与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均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与眼压,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胡丰平等[10]在其研究中也指出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后患者视力为(1.09±0.12),眼压为(13.04±3.48)mmHg,其数据优于采用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切除术+小梁切除术治疗的患者(P<0.05),其研究与该研究提出的观点一致,均有较小的数据差异,可能与病例数差异相关。

而从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满意度数据来看,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安全性更高。该手术方式下,对眼部组织的损害较小,仅切除了部分小梁组织,超声乳化的损伤也更小,因此患者满意度较高。

综上所述,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切除术+小梁切除术与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相当,均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降低眼压,但后者术后并发症更少,安全性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也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巩膜小梁眼压
巩膜炎的超声诊断价值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巩膜外环扎术治疗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补 缺
巩膜镜的临床应用
有些头疼是因为眼压高
补缺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24 h眼压测量的临床意义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临床意义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