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对患者术后肠道功能与切口感染的影响分析

2019-12-20漆仲尧黄甲锋黄六一何静波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阑尾阑尾炎开腹

漆仲尧,黄甲锋,黄六一,何静波

新沂市铁路医院普外科,江苏新沂 221400

急性阑尾炎是较为常见疾病之一,阑尾只有一端与盲肠相通,患者若阑尾腔出现梗阻,会导致阑尾腔内分泌物增多,细菌入侵黏膜导致感染[1]。腹泻、肠胃功能障碍等引发的内脏神经反射,导致阑尾血管痉挛,引起黏膜缺血受损,细菌入侵。随着现阶段医疗技术的发展,腹腔镜外科手术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其手术的方法也得到了成熟的应用。该文抽取该院2017年2月-2019年6月间收治的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了有效研究工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该院收治的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男性15例,女性15 例,年龄 21~69 岁,平均(45.95±3.87)岁;观察组患者 30例,男性 12例,女性 18例,年龄 22~68岁,平均(44.65±3.57)岁。患者家属知晓且签字同意该次研究工作,研究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经对两组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其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参与研究患者符合阑尾炎的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均没有手术禁忌证,可以开展手术治疗。患者对该次研究知情且同意。

排除标准:合并有其他重大脏器系统疾病的患者;意识障碍、精神疾病无法正常沟通患者;备孕期、妊娠期以及哺乳期的女性患者。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患者取平卧位,具有喉罩或插管全麻,麻醉稳定后,采取脐部下缘弧形切口,并建立二氧化碳气腹,置入30°腹腔镜,确定穿刺口下方没有组织脏器损伤,腹腔镜直视下麦氏点以及反麦氏点分别置入鞘卡,并让患者头高脚低位,向左倾斜20°,对腹腔内部进行探查,并吸引出腹腔内脓液及渗液。沿着结肠带确定阑尾位置,分离周围的粘连组织,并用超声刀或电钩清理阑尾根部,电凝阑尾动脉,套扎阑尾根部或锁扣夹夹闭阑尾根部,结扎部位约4 mm处切除阑尾,电凝阑尾黏膜层,碘伏消毒。使用4号丝线进行阑尾的根部,进行线头结扎工作,对阑尾残端进行电凝剪短,取出多余的阑尾进行打结,结扎,切除完成后取出阑尾,对腹腔进行冲洗,彻底止血,缝合切口。吸取腹腔积液,放置引流管2 d后将引流管进行拔出。

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手术,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由麦氏点开始逐层切开进腹,牵出腹膜保护切口,分离粘连,寻找阑尾,阑尾根部缝扎,去除阑尾后,对患者的肠粘连实施钝性分离,吸出腹腔内部的脓液、渗流,并在术后采取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患者出现感染可等放置引流管,完成后对手术切口进行缝合。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情况,术后肠胃蠕动恢复情况,下床活动以及住院观察时间进行观察记录。通过对D-乳酸、DAO等观察指标对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术后阶段,对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还要采取相关措施消除患者感染情况。

1.4 统计方法

数据应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进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s)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观察组患者手术(53.16±4.16)min、术后肠道蠕动恢复时间(15.37±3.16)h,下床活动(20.82±4.61)以及住院观察时间(5.18±1.17)d 均优于对照组(62.25±3.18)min、(37.17±4.13)h、(34.54±3.17)h、(8.94±1.49)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08、22.961、13.432、10.871,P=0.000、0.000、0.000、 0.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s)

组别 手术时间 术后肠蠕动恢复 术后下床 住院时间(min) 时间(h) 时间(h) (d)观察组(n=30)53.16±4.1615.37±3.1620.82±4.615.18±1.17对照组(n=30)62.25±3.1837.17±4.1334.54±3.178.94±1.49 t值 9.50822.96113.43210.871 P值0.0000.0000.0000.001

2.2 两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情况

观察组患者 D-乳酸 (5.18±1.17)mg/L、DAO (3.21±0.66)U/L 等指标优于对照组(8.94±1.49)mg/L、(4.87±0.53)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71、10.741,P=0.000、0.000),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s),U/L,mg/L]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s),U/L,mg/L]

组别 血浆DAO血浆DAOD-乳酸D-乳酸(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观察组(n=30)2.36±0.363.21±0.663.82±0.615.18±1.17对照组(n=30)2.25±0.284.87±0.533.74±0.578.94±1.49 t值 1.32110.7410.52510.871 P值0.1920.0000.6020.000

2.3 两组患者切口感染情况

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感染率为3.33%,对照组感染出现 5 例,感染发生率 16.67%(χ2=7.603,P=0.001)。

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为3.33%远低于对照组的 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患者患病过程中会伴随剧烈的疼痛感,如果治疗不能有效进行,容易诱发多种并发症状。因此需要进行开腹阑尾切除术,,该手术能够有效切除病灶,由于采取的是开腹手术对患者的安全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而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发生少,感染风险相对较小。非常利于术后康复。且腹腔镜手术使手术视野得到了扩大,非常方便对病灶组织进行彻底的清除,有效降低了肠粘连,提升了治疗效果。

腹腔镜手术相较于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方式,具有手术创伤小,视野清晰等特点,腹腔镜能够在微创环境下,能够为术者提供较好的手术视野,不仅可以顺利开展手术,也能对阑尾及腹腔内部的其他组织和脏器进行有效定位及探查,避开较为复杂的腹腔内部结构[3-4]。保证相关组织在手术过程中受到的较小的损害[2]。且由于该手术方式是基于微创手术进行的,此手术对患者的危害更小。其术后肠胃恢复时间,腹腔镜手术组也比开放手术组提前,这对于术后肠胃的营养吸收具有重要积极意义,并在术后,按照饮食护理方案给予流质食物,或者半流质食物,并保证营养的均衡[5]。由于对患者各项组织损害较少,因此疼痛程度也相较于开放手术组具有一定程度的减轻,在术后也无需或者仅需要少量止痛药物即可缓解患者疼痛,崔俊风[6]对160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开展了临床研究,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为3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具有一定帮助,综合之下,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也得到了缩短,这对于患者早日康复以及节省住院费用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其中血浆DAO以及血浆D-乳酸为反应患者机体肠道功能的重要参考指标,如D-乳酸为肠道细菌发酵的产物,在一般情况下不会被机体吸收,且具有较快的降解速度,当患者肠胃功能受损时,该物质就会进入血液中,使该指标水平迅速上升。DAO则是肠壁黏膜绒毛细胞中的内切酶,当肠壁受损后,该物质在一定程度上会大量进入血液中,使DAO的水平不断上升,血液中该内切酶含量不断升高,通过对这两项指标的有效监控,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反应两组患者的肠道的恢复情况。因此通过相关组的数据对比可以发现,两项指标对患者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开腹手术组这两项指标明显偏高,可见其在恢复阶段需要更为漫长的时间[7]。该次研究中,抽取该院近两年间收治的7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经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肠道蠕动恢复时间,下床活动以及住院观察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D-乳酸、DAO等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77%远低于对照组的1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刘海燕[8]对8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后,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降低切口感染发生,对于患者的预后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阑尾阑尾炎开腹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阑尾真的无用吗?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比较对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
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比较
皮纹横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疗效探讨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