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还原语境,让语文阅读教学走向深入

2019-11-27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实验小学顾晶晶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28期
关键词:蔺相如读音桂花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实验小学 顾晶晶

根据新课程标准可知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心在于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文字运用水平,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和阅读内容相关的语境,提高自身表达能力。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借助于还原语境的方式,将阅读教学和语用能力培养有机结合,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一、细细品读词语,体会文本内涵

教师讲解文本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深层次内涵,教师需要结合文本语境,带着学生一同品读文章用语,特别是文章中凝聚着作者情感或者思想的核心词语,让学生在分析词语精髓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走进文本语境深处,领悟到文本语言的精妙之处。

例如,教师讲解《将相和》这篇课文的过程中,由于《将相和》课文包含三个故事,分别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以及“负荆请罪”,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抓住关键字词对学生进行指导性阅读。比如“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教师可以抓住文本中的“撞碎”一词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进行解读。教师可以提出相关问题:“课文第一部分讲述了完璧归赵的故事,那么根据你的阅读感受,你觉得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呢?”首先,这样的问题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学生能够畅所欲言,表达他们心中对蔺相如形象的不同认识。有的说蔺相如机智,有的说蔺相如临危不惧,还有的说蔺相如是一个非常爱国的人。此时教师继续引导学生:“你所感受到的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又是借助于文本中什么词汇实现的呢?”在教师的有意引导下,学生们纷纷表示文本中的“撞碎”一词,让他们感受到蔺相如的临危不惧,“蔺相如面对秦王的威视并没有露怯,反而用计谋夺回了和氏璧,而且宁愿撞碎柱子而死也决不投降,这份气度让人心生敬佩”。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立足于文本词汇,引导学生揣摩人物品质,感受文本内涵。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不仅对人物形象有了更为准确的把握,而且也有助于学生走进文本语境,从而深刻体会文本蕴含的情感。

二、根据生活语境,感受语言精妙

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下有着不同的含义,这也是汉语为何博大精深的缘故。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教师为了让学生感受文本词汇的精妙之处,需要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入手,在生活语境中品读词语的涵义,让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精妙与丰富性。

例如在教学《回乡偶书》这首诗时,教师需要从生活语境出发让学生细细品味诗人用词的准确与精妙性。首先,教师让学生出声朗诵,在朗读中提示学生注意诗句中某些词汇的读音。伴随着学生的朗读,教师发现学生读第二句“乡音无改鬓毛衰”时,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的学生将“衰”字读成“shuāi”,有的学生读成“cuī”,教师可以以此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讨论。有的学生说,“根据诗意,此处的衰指的是衰老的意思,所以应该读‘shuāi’”,有的却说应该读“cuī”。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分析“衰”字的读音入手,让学生认识到字的读音需要立足于不同的语境来判断。经过对生活语境的分析,学生认识到形容人的年龄增长、日渐衰老时,需要读作“shuāi”,但是根据本句中的语境分析可知,诗人口音未变却已鬓发疏落,有减少的意思,而且古人作诗讲究押韵,“衰”字和首句“回”字压“ui”韵,因此需要读作“cuī”。

《回乡偶书》中“衰”字读音到底是“shuāi”还是“cuī”争议不断,教师在讲解中需要引导学生在生活语境中判断读音,而不是依赖于教材的注解。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对汉字的读音有了全新的看法。在这一过程中,不但掌握了语音知识,而且也让学生见识到语言的魅力。

三、关注课文情感,深度解读文本

想要对文本语境进行全面解读,还需要关注文本中的情感。言有尽而意无穷,文本的表述有限,但是文中蕴藏的情感却是无限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的情感内容,让学生能够进入文章的语境,感受作者寄寓的情感,进而领会到文本的深层次内涵。

例如在学习《桂花雨》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为了让学生感受文本中的“我”对于童年和家乡的怀念之情,就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的语句进行深入体会,感受作者借物喻人、寓情于景的写法,“课文中关于桂花的描绘可谓精彩异常,那么,为什么作者的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这个问题激起了学生的思考,学生再次阅读文本,发现“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可是文本中对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却是这样描述的:“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如果从香气来看,其实没有分别,甚至杭州山上桂花树多,香气还会比家乡的更为浓郁。学生会逐渐意识到作者的母亲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对家乡的怀念,即使来到了新的地方,即使有更浓郁的桂花香,依然代替不了家乡的桂花在内心的位置。桂花没有区别,唯一有区别的是母亲寄予的情感不同。

经过教师的细心引导,学生意识到作者看似写的是桂花,实则写的却是对家乡的怀念之情。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的描写入手,让学生在朗读中逐步体会文字背后寄寓的情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掌握也会走向深刻,而不是流于表面。

总之,为了让学生走进文本语境,教师可以从词语、生活语境以及情感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内涵。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也会逐渐走入作者精心构建的文字天地,领会到不一样的风景,不仅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也能提升学生的语用水平,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蔺相如读音桂花
桂花
“那”与“哪”的读音
负荆请罪
做桂花糕
字词篇
从《泊船瓜洲》中“间”字的读音说开去
将相和
桂花蒸
打桂花
负荆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