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阅读: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的新思路

2019-11-27江苏省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张小玲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28期
关键词:文本教材文章

江苏省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 张小玲

教材是实施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载体,它体现出编写者对于教材的智慧设计,也遵循小学生语文认知的一般特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强化“编者”意识,善于用教材去“教”,精心揣摩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深入解读教材单元编排的特点,从而合理运用比较阅读,创新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的新思路,提高学生单元整体建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系统性思维发展。

一、题材比较,宏观建构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单元编排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按照主题编写,选取主题相似或者相同的几篇文本。例如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对于教材主题的概括教材运用了这样一句话:“美丽的校园,成长的摇篮,梦想起航的地方。”第一单元统摄于这一主题,选录了《我们的民族小学》《花的学校》《不懂就要问》。尽管三篇文章主题相近,但是存在较多的差异性,例如三篇文章的选材不同,立意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我们基于主题单元教学视野,引导学生围绕题材进行比较阅读,从而促进学生宏观建构能力的发展。

针对《我们的民族小学》《花的学校》《不懂就要问》三篇课文,我从宏观上设计了这样几个比较阅读问题: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我们的民族小学》《花的学校》《不懂就要问》三篇文章,说说它们都是围绕哪一个主题创作的,再有感情地读一读,说一说三篇文章带给你的阅读感受是怎样的。

两个问题设计,以朗读为基础,第一个问题从主题视野开展求同比较阅读,让学生认识到本单元三篇文章都是围绕“学校”大主题创作的;第二个问题则引导学生从文章的立意进行比较阅读:《我们的民族小学》这篇课文侧重于表现学生们在学校的快乐学习生活,同时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各民族儿童团结友爱,增强学生的民族情感;《花的学校》这篇文章则重点引导学生用童心去感受自然,去感受学校,表现童真童趣;《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教化色彩比较明显,旨在让学生明白“不懂就要问”的道理。

通过题材比较阅读,学生从单元的视角宏观上认识到语文的丰富性,相似、相近的主题可以表现不同的立意,从而使学生借助单元阅读提高了阅读视野,并促进学生写作思维提升。

二、细处比较,细致入微

小学生正处于语文学习的起步阶段,要夯实学生语文学习基础,需要教师聚焦文本细处,引导学生对单元文本进行微观比较,深入推敲一个词语,一个意义含蓄而深远的句子,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学生通过细致的推敲,能够将文本阅读不断推向深入,并将比较阅读的落脚点放在语用上。

为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我们可以开展如下比较阅读:《我们的民族小学》《花的学校》《不懂就要问》这三篇文章都是围绕学校生活创作的,因此对“学生”的描写比较细腻。《我们的民族小学》刻画了不同民族孩子们在大青树下嬉戏的场景,《花的学校》写了他们的“游戏”,《不懂就要问》则重点刻画孙中山发问的场景。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把这些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并以小组活动的方式,演一演,注意体会人物的情感世界。

这个环节的比较阅读教学设计,改变传统比较阅读中以问题引领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做法,首先给学生相关的提示,要求学生从文中去寻找相关的语句,使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获得初步体验;然后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改变碎片化问题探究方式,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感受文章对文本对象的塑造方法,让学生自主建构,并借助表演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转换,沉入文本角色,从而去比较人物的内心世界、情感世界等,使文本解读细致入微,并使学生聚焦文本细处,在比较阅读中探骊得珠。

三、手法比较,读写相生

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两大板块,阅读是学生积累语言、拓展阅读视野的重要方式,写作是学生调动阅读积累、输出语言的过程。因此,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要基于读写结合的比较阅读设计思维,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单元内文章的写作手法进行比较,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文本写法特点以及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实现读写相生。

学生通过细处比较,已经对三篇文章的写法获得初步认知,为写法比较进行有效的铺垫。为了推进写法比较的深入,我们可以设计这样几道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比较阅读:

细读《我们的民族小学》这篇课文,概括文章刻画了几幅场景图;把自己假想成一朵花,深情地朗读课文,并伴随着文章情景的变化而变化,感受花孩子特点、花学校的特点;快速阅读《不懂就要问》这篇文章,概括本文记叙了怎样一件事。读完三篇文章,说说对你写作有哪些启示,并以“学校”为话题,借鉴一种写法,写一段话。

这个环节抓住三篇文章各自的特点,重点地引导学生开展比较阅读。第一篇课文重点围绕场面描写体会写法特点;第二篇借助假想,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体会想象在写作中的重要性;第三篇侧重于记叙表达方式,引导学生体会记叙在写人中的作用。最后,以交流写作启示的方式,引导学生对三篇文章写法进行整合,从而使学生从单篇走向语群。要求学生围绕“学校”话题,又回归主题单元教学视野,在写作实践中深化比较阅读成果。

比较阅读应用于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必将让师生在比较中不断发现,使单元教学常教常新。然而,比较阅读没有固定的方式,需要结合主题单元文本编排特点,因单元制宜地开展比较阅读,选择适合的比较点,从而发挥教材载体效应,并实现单篇阅读向语群阅读升级。

猜你喜欢

文本教材文章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