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

2019-11-15李文华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教场小学

长江丛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班主任

■李文华/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教场小学

对于现阶段的教育来讲,语文教师还需要做好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工作,完善学生的知识学习。另外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思想精神负责,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通过语文学科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也让学生拥有正确的思想,因此班主任如何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进行更多方面的研究与分析。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内心状态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还需要对此进行多个方面的调整,让学生时刻保持健康的态度和状态。少年时期你的学生思想模式不够成熟还十分单纯缺少一定的自理能力,也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教师和家长以及同学。新时期的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教育中受到父母和长辈的溺爱因此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这些习惯要在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逐渐的减弱,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不良心理素质进行调整,如给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观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素质教育属于德育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也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因此小学班主任在语文科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更好的满足时代发展的新需要,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根本需求。

二、小学语文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整合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创设心理教育情境

小学语文教学中班主任的教学目标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受教育情况,教师在学生的早期教育之中可能会受到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过于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教育教学忽视了学生的精神思想综合素养的教育。那么在后续的教育中为了更好的优化与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情况,还需要明确教育目标创设合理的教育心理情境。教育目标可以呈现多元化的状态,其中要设定认知目标还有情感目标以及智能目标,这样给学生的心理教学活动开展也创造了更多的条件。教学之中创设情境可以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知识的转化需要情义因素的运用,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可以积极的参与其中,引发学生的兴趣,将课文和情境放在一起做学生的心理教育,兴趣是心理教育改正方式的一种,只有产生语文学习兴趣才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

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画家和牧童”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给学生渗透心理学教育的目标让学生能够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课件出示《斗牛图》创设情境,师:戴嵩的画画得真是惟妙惟肖。你怎么去评价呢?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扫清心理跟随的障碍,也让学生不去一味的效仿,学会谦虚与谨慎,学会有自己看待问题的方式。

(二)进行行为教育实践,锻炼学生的思想品质

行为教育是心理教育的一种外在表现,从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上去看教师要注重行为实践,实践对一个学生来讲是将思想心理事物演变成现实行为的过程,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认知。教师在给学生讲解语文知识、古诗、阅读理解、作文等等的过程中都可以给学生创设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思想和品质进行锻炼。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授“狼牙山五壮士”的时候就可以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在扫墓之后去朗诵烈士诗词文章,讲述相关的故事,还需要对周边的一些烈士进行了解,这样的实践活动对于学生的心理成长将会产生积极的促进性作用,并且帮助学生深刻的理解一些知识,给学生的思想和精神都带来震撼力,让学生在内心对烈士产生敬畏之心。这种渗透方式的心理教育对于学生的积极成长将会起到促进作用。

班主任教师要有针对性的给学生创建一些教学实践活动,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了解学生存在哪些心理问题,进而帮助学生脱离心理险境,成为一个积极向上,活泼可爱的小学生也能够在教育环境中茁壮成长。如有些学生胆小怯懦,那么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就可以找一些简单的简短的活动让这些学生完成,一方面不会给这些学生压力,另外也会让学生的心理得到锻炼,敢于面对生活中出现的不同困难,也敢于去表达自己。

(三)培养学生心理情操,构建学生健康思维

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将教材上的案例加以更好的的运用,教材中有一些课程内容其中的教育价值较大,有坚韧不拔的品质显现出来,这样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心理情操的培养,并且不断的去构建学生的健康思维。教师开展语文教学的心理教育渗透工作一定要搜集教材中的有用案例,可以是成语故事,也可以是课文,还可以是人物传记或者古典古训,运用这些充分的展现出不同的品质,学生也终究能够在心理上打下坚实的基础,构建出健康的思维模式。

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成语“卧薪尝胆”的过程中,卧薪尝胆,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原意指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后多用以形容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学生学习越往构建在艰苦的环境中去鞭策自己,去进行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真的打败了吴国。这样的成语学习对于学生心理情操的提升,学生健康思维的构建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性作用。

(四)确定以学生为中心,做好人格塑造教育

班主任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都需要树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地位,给学生做好良好的人格塑造教育,人格对于学生的一生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性作用。新课程改革之后学生也是教学的中心,做好学生的人格塑造必须促进学生积极心理的形成。如教师在教授一些知识或者文章时,有些学生认为这篇文章自己不喜欢就不去学习。教师就可以针对这个现状给学生做好重新的语文教学设计,让学生的主体地位显现出来。教师可以赞美学生的个性特点,也赞美学生不盲目顺从的勇气之后去认真的倾听学生为什么不喜欢学习这篇课文的原因,为何对待不同的知识会出现不同的态度,这样学生会觉得教师的做法很尊重他们并且对自己也有很大的重视程度,在心理上产生认同感。之后教师再去给学生讲课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去吸引学生,使学生更好的学习,通过教师的赞美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健康的正确的思想。人格塑造教育在小学阶段十分关键,教师要从小开始关注,并且还需要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生,也让自己向上的积极的心态去感染学生。

(五)构建语文学习活动,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程度

教师要给学生构建不同的语文教学活动,小学生年龄非常小,并且身心发展也不成熟,在学习过程中喜欢各种各样的活动,小学语文教学教师要渗透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要素,活动中可以采用灵活的方式,如去构建朗读合作或者小组合作教学等等,让学生不断的完善自己的心理品质并且还能够构建自己的心理健康防线,让负面情绪或者负面影响远离学生。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卖火柴的小女孩”过程中就可以给学生构建小组合作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去研究卖火柴的小女孩有哪些心理特点,并且去学习小女孩的优良心理品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小学语文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教育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构建情境教学模式,开展小组教学活动等等,以便于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一个逗比班主任,培养无数段子手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