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有偿家教问题

2019-11-15杨惠玲山东省肥城市桃园镇中心小学

长江丛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有偿补习班家教

■杨惠玲/山东省肥城市桃园镇中心小学

目前,有偿家教之风日渐盛行,形式多样。诸如:私人家教、各种补习班、教师在学校外补习班兼职等,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随之而来的是家长、社会的不良反应。诸如:“有偿家教不道德”;“教师如今也掉到钱眼里去了,为了钱而失去了教师的职业操守”;“某某教师上课无力,课外很卖力”……不难看出,有偿家教实际上已经严重损害了教师的形象,对教育工作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全社会在呼吁:有偿家教之风何时休?

一、违背教师职业道德,损害教师的光荣形象,亵渎教育事业的神圣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廉洁从教是教师应坚守的情操,因此人们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课堂上教师向学生高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及坦荡无私等道德准则,而实际上在课后经常以家教补习为由向学生家长索取高额的教育报酬,这样表里不一的行为如何使学生信服、感恩?这样言行相反的行为在学生身上也会使教育成效达不到相应的水平,也是严重亵渎了教师职业的神圣,有悖于“教师职业道德”,更谈不上什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了。在金钱的诱惑下,一些教师的人格已经扭曲、异化,甚至唯利是图,威胁利诱学生业余时间到其家中有偿补课或介绍学生到某些校外培训机构学习,捞取回扣。更有甚者,有一些教师更是唯利是图,把本应该在课堂上就教授给学生的知识和重点,留到有偿家教时“辅导”给学生。有些学生因惧怕老师责怪,硬着头皮参加辅导班,以上种种,令人触目惊心,如果任其发展,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怎么开展?素质教育岂不成为空谈?有偿家教之风不可长,制止有偿家教迫在眉睫。

二、学习效果与家长的期望相去甚远

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希望通过家教补补课,使孩子的成绩得到提高。普遍存在的这种立竿见影的幻想和盲从心理,致使家长往往对家教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其实他们并没有进行认真的筛选,有些教师办班的目的是以牟利为主,本身就不安心教学工作,教学质量低下,他们能把你的孩子培养好吗?另外,教师做家教多数还是通过填鸭式教学、题海战术等已被学生厌烦的做法,充其量只是为学生提供了零距离的问答条件,能否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还很难说。因此,在学生学习的长期过程中,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迫切需求往往滞后于实际效果。

三、有偿家教加重家长和学生负担,挫伤学生自尊

“有偿辅导”会增加父母的经济压力,对于工薪家庭,每月都要支付大量的额外学费,这会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更有的学生家庭是比较贫困的农村家庭,条件本就勉强糊口,再承担高额的家教费用的话无疑是雪上加霜。如今读书的孩子负担太重了,除了完成繁重的作业,晚上和双休日、节假日还要往返奔波于各种培训机构,身心压力巨大,压得喘不过气来,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其实一部分学生的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差,不好意思每个月向家长要钱交补习费,即使家长咬牙给了钱,孩子心里也不好受。有些学生因为自己的自尊心,觉得自己父母长辈一但拿不出家教费用,还会觉得在其他同学面前很没面子,并且怕有的知识学不到,而影响自己的成绩,心理压力极大。部分孩子可能会因为自卑心理而自暴自弃。

四、“ 有偿家教”会严重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

为了既得利益,有些教师白天上班、晚上辅导、节假日办斑,把整个身心投入到有偿家教中,以致身心疲惫。会不自觉地怠慢正常的教学工作。据说有的教师开办补习班,每年收入超十万元。如此大的利润空间,会使大多数教师对“有偿家教”趋之若鹜,嫉妒、羡慕之心油然而生,很多教师怦然心动,跃跃欲试。如果学校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那么设立的学校就将形同虚设,有偿家教逐渐代替正常课时教师的主业,正常教学就成为副业,名存实亡了。

“有偿家教”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偏离了教书育人这一师德的核心,扭曲了教师的人格力量,异化了师生关系,有偿家教之风不可长。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提高教师工资待遇的同时,针对“有偿家教”这一现象要抽丝剥茧,理清头绪,正本清源,对症下药,堵疏结合,消除有偿家教赖以滋生的土壤;教育广大教师廉洁从教,确保教育这片净土不被污染,发扬无私奉献精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无愧为“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猜你喜欢

有偿补习班家教
名师要带头抵制有偿家教
企业排污步入“有偿”时代
充实的双休日
打好基础有必要
补习班,你上吗?
我国已关闭63家“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网站
家教短评
家教短评
家教短评
韩补习班传授举报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