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危机管理对策探析

2019-11-15谢明珠嘉应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危机大学信息

■王 敬 谢明珠/嘉应学院

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灵和思想似乎已经被繁杂的信息资讯湮没。在这个时代大学面临着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大学逐渐成为呆板、偏私的、排斥异己的“碉堡”,它拼命汲取社会资产却吝啬于回馈社会。从大学中走出来的许许多多毕业生,缺乏社会适应能力,有极高的面试技巧,但是工作时却失去工作目标和热情,也无法为社会未来的走向提供支持和合宜的指引。一所大学的最突出的功用,并非是从事那些因为商业利益和工业技术为目标而开展的研究。追求财富无可厚非,这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为了获得其他人的认同,但是要联合团结新时代的智慧和优良传统,造就具有人文素养的领袖群体来引领时代。因此,判辨高校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制定大学生危机管理的有效对策,准确领会大学生危机管理的内涵和思维,是摆在高校领导和管理者面前一项十分紧急的关键课题。

一、新时代大学危机类别与大学生危机管理的必要性

(一)大学危机类别

第一是质量危机。近年来,我国大学高等教育急速发展变化,大学规模迅猛扩张,现在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是种类齐全的大学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是世界顶尖大学之一,该校本科只有4600人,研究生仅有1800人,至今没有商学院、法学院和医学院。它受人敬仰的诀窍是什么?用校长雪莉·蒂尔曼女士的话来说,就是没有盲目贪大求全、“小就是美”,汇聚所有元气心灵和资源做好做精两件事:一是非常严格的本科教育;二是非常严谨的人文素养和学术化的研究生教育,致力于做到极致。这种办校理念和治校作风,是我国大学绝对无仅有的,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字斟句酌的。

为何用人单位招聘不到人才,大学毕业生也找不到工作呢?人才的质量是关键!有两个这样的具体例子:一是某公司招聘了30多个大学毕业生,其中不乏博士、硕士等,但是不到一年之后却被辞退只剩一个。还有一家报刊社,聘用了多名大学毕业生做编辑,但经理却说他们的水准还不及20年前的高中毕业生。我们理应发现,质量危机的影响是深远的。

第二是学风危机。在整体上讲,浮夸、粗浅,沽名钓誉、吹糠见米、好高骛远、急于求成的实用主义成了不少人的人生哲学。大学本来是属于身正学高的学术象牙塔,却很少有人抵抗这些不正之风,甚至还有领导偏护、隐瞒。虽然伪造的是少量人,但影响极其恶劣。学风好比人体的元气,如果大学伤了元气,就无法医治了,学风不正,无异于是养虎遗患。高等学校官本位严重,行政人员趾高气扬凌驾于教授之上,乱定规则,很多学者无尊严可讲。

第三是财经危机。现在大学生贷款的情况严重,学生只看到了贷款的方便,却未能识别其背后的高额利息,导致不少大学生已经面临严峻的财政危机。高额贷款是怎么造成的呢?一方面是大学生贪大求洋和相互攀比带来的后果,另一方面是大学缺乏合理的理财意识等带来的后果。

第四是学业危机。学业危机通常是说学生因心理上和生理上不重视学业,缺乏学习目标,导致学习成绩底下,未能达到学生学分管理标准,受到退学或者开除学籍处理而引发学生家庭危机的事件,有违纪开除退学,违法开除退学,学业压力,旷课退学,学分退学等。

第五是其他危机。这类危机是不可预见的,不是由学生支配的,如地震、沙尘暴、洪水、病毒传播、其他意外和社会环境影响等带来的侵害。这些外源型和混合型危机,假设处置不妥,容易引起更严峻的危机,结果会造成更加恶劣的社会影响。

(二)新时代大学生危机管理的重要性

新时代高等教育逐渐转变成为了大众教育,学校的稳定是每一个辅导员的美好愿景。大学是社会的缩影,大学生突发危机事件处理不当会让大学的形象和名誉受到惨重损失,还会对正常教学活动、教学管理和师生安全构成威胁。管理制度建设不健全,事先没有防患于未然。再者大学危机事件破坏性大,所以大学的学生工作干部,不论是辅导员还是其他教师,都要学会面对和处理学生的危机事件,辨别危机事件,掌握和应对处理危机事件的办法和技巧。

二、对我国大学生危机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危机管理法规缺乏系统

教育部于 2018年11月8日颁布并实施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虽然从法律法规上对学校的危机管理给予了明确规定,但是没有涵盖所有危机事件的类型,有些大学自身虽然也建立了危机管理方案,但应急方案实用性和操作性不强。

(二)大学师生危机管理意识淡薄

许多人都会陷入一个相同的误区,他们会认为在大学学生工作只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就可以了,对危机管理机制和运行体系没有一点观念而且态度很冷漠。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欠缺危机管理体系的培养和训练,也缺少对学生制度性的应急教育和有用的信息指引。

(三)对危机事件缺乏针对性处理

当危机事件发生时还没有弄明白就草率处理,当别人问起的时候自己都无法了解真实情况。勇于正视发生的问题往往是危机处理的非常重要的第一步,勇敢正视发生的危机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处理问题,才有机会对学生发生的危机事件进行数量化和定性分析,也才能够解决问题。

三、开展大学生危机处置的基本程序

第一阶段是迅速介入,稳定局面,这个是危机控制的第一步。学生危机事件发生后,作为学生管理人员应该迅速反应,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稳定当事人的情绪,防止事情恶化。并且要根据事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二阶段是充分发布信息。每件事情都会真相大白,问题不在于掩饰,而在于由高校官方宣传部门以什么时候、什么样的方式来公布事件真实情况。通过果断发布充分的事件相关信息,避免挤牙膏综合症,减少上头条的时间,不但可以避免眼下的形势继续恶化,还将提升高校的信誉,从而重建信任。比如日常危机中的运用案例——科比的信息发布。

第三阶段是找准核心受众,配合大局,开展工作。通过确定核心受众,高校学生管理人员可以做出最佳判断,搞清楚他们想得到哪些信息,怎样接受信息。学生管理人员要配合上级部门了解情况并介入学生的危机处理。可能要负责接待、安抚当事学生的家长或者是针对不一样的学生群体展开教育说服工作、舆论导向工作、组织开展调查工作、记录工作进展等。扩大事态,不唱独角戏,遵守的信息纪律。确保各部门联动起来,确保两个重要的效果:一是可以通过精心准备的信息,影响核心受众的感受;二是不断利用每一次机会,在每一个层面传达同一个底线信息,可以向外界传达出组织团结有力的信息。高校要在组织中选择最适合的人,去向不同的核心受众传达信息。大步前行,让新闻变旧闻、避免多线作战,抓住对方的纰漏,以正确的方式选择正确的对手,进行正确的战斗。

第四阶段是全力以赴应变,像激光一样瞄准问题关键所在,反复强化确定的信息。在大学生危机当前,感觉与现实的区别已经没有意义,因为人们的感觉就能变为现实。学生管理人员应该明确底线,需要找到一个经得起考验的真实信息,该信息应该有证据支撑,还可以充当平台,在必要的时候增加其他信息。底线可以是一则道歉,同时承诺以后做得更好;可以是组织的一个保证,承诺自己会负责人;可以使一个决策行为,在过去和将来之间划清界限。

第五个阶段是处理善后,注意细节,总结反思。在大学危机处理事件中,学生管理人员经常都是要负责扫尾工作。细节决定成败,处理学生的危机事件时辅导员必须全面考虑形势的原则,预测类似的问题,并做好解决各种见微知著的准备。总结反思,行百里者半九十,能否圆满完成最后的收尾工作,直接决定着危机应对工作能否圆满结束。

猜你喜欢

危机大学信息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订阅信息
“声”化危机
河口正陷入危机
展会信息
危机来袭/等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