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学习中“高原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2019-11-04孙开飞

关键词:应对策略小学数学

孙开飞

摘   要:数学学习中的“高原现象”是指学生长时间学习某一种内容而产生的心理疲倦,导致学业水平停滞不前,甚至有下滑的现象。产生“高原现象”的原因有学生层面的,也有教师层面的。教师要通过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策略,引导学生克服数学学习中的“高原现象”。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原现象;心理成因;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19/22-0061-03

在平时的工作中,总有一些家长反映:“孙老师,最近我家的孩子不知怎么一回事,简单的题目都错,不是看错数字,就是抄错符号……”家长所说的这种现象并非个例,而是一种普遍现象,学生在初次学习某一知识时,掌握较好,成绩提高很快,但到某一阶段,成绩提高很慢,停滞不前甚至下滑。这种现象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高原现象”。笔者调查了我校五、六年级25个班级的部分学生,80%左右的学生会在某一时期出现“高原现象”,如学习懒散拖沓、马虎粗心、成绩下滑等。由于家长和学生并不了解这种规律,容易产生急躁、焦虑等情绪,进而影响着学生的后续学习。

一、“高原现象”的表现与成因

心理学认为,任何一种知识或技能的学习历程,都会经历四个阶段:一是初始阶段,学生要了解新知识、熟悉新规律,这时掌握得较慢;二是提高阶段,在掌握基础知识后,技能迅速提高,进步很快;三是高原期,这时学生已经掌握一定技能,剩余的多是难点,加之长时间学习同一内容,精神不集中,进步速度突然放慢,甚至停滞或下滑;四是克服高原阶段,在学习者持续学习和不断改进方法后,学习成绩又开始逐步上升。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高原现象”一般出现在长时间学习同一内容,比如“倍数和因数”这一单元,再如“分数百分数实际问题”,这些单元的教学时间长、概念性知识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疲惫、怠倦,进而产生“高原现象”。具体表现为:课堂注意力低,学习兴趣不高;作业拖沓马虎,总是抄错数字、看错符号;经常出现的题目却屡做屡错,不思改正;综合性问题难以找到切入口。小學阶段数学学习“高原现象”所持续的时间因人而异,有的学生两三周,有的学生甚至会达到两三个月,部分持续时间长的学生,可能会因此一蹶不振,成绩下滑。产生“高原现象”的主要成因如下:

(一)情感因素

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动机对数学学习有直接的影响,良好的情感可以有效激起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不良情绪则会使学生产生生理和心理上的疲惫、倦怠。当学生掌握基本的概念、性质和基本方法后,就会产生“我会了、我已经掌握了”等念头,而班级教学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尤其中下等学生需要反复讲,这时已经掌握的学生就会产生厌烦情绪,出现思维上的暂时停顿,导致自我提高的紧迫感消失,学习动机降低。此外,还有一部分学生自信心不足,总是认为我的成绩大概就是这样,这种消极的自我暗示,逐步形成了自我否定或自我评价偏低的自卑心理,也会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降低,进而形成学业水平的停滞不前,甚至下滑。

(二)认知因素

学习数学需要通过必要的练习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但反复的强化练习,也会使学生形成比较固定的思维方式。这种现象,积极的一面是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速度,加深了记忆;消极的一面是“熟能生拙”,对变化后的相似题型产生思维定势。例如“鸡的只数比鸭多20%”,学生就习惯上认为“鸭的只数就比鸡少20%”;再如计算:15×÷15×、5.5×8-4.5×8时,学生习惯上将第一题结果算成1,后一题结果算成80。这看似学生计算上的粗心马虎,实为缺少变式的训练,导致思维惰性形成的定势反应。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模仿与记忆,比如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是整数四则运算,受正迁移的影响,学生并没有感觉到有多大的困难。但这种看似平稳有用的方法也存在弊端,学生没有真正理解运算法则所包涵的意义,而后续的学习,特别是六年级下学期的总复习时,对旧知识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但要会算,还要了解为什么这样算,这时原来的学习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而新的学习方法还没有熟练掌握,这种由于学习方法所产生的认知障碍就会暴露出来,成为“高原现象”的诱因。

(三)客观因素

“高原现象”的出现教师也有一定的责任,比如对教学内容难易度定位失当,对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把握不准;反复强化基础,使学优生失去兴趣;操之过急,不断拓展,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致使其产生畏难情绪;不科学的训练方式,如大量的题海练习,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疲惫和厌倦,都是产生高原现象的因素之一。

二、“高原现象”的应对策略

(一)科学设置目标,克服因要求不高而产生的高原现象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的意志行为处于从盲从性向自觉性、选择性发展的过程,独立性尚未成熟,在学习上往往习惯于服从教师的指令。因而学生产生“高原现象”还有一个原因是学习目标不明确,自我要求不高,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对这样的学生,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设置学习目标,使他们能够“跳起来摘桃子”。比如六年级总复习期间,有这样的一道题:鸡有100只,比鸭多25%,鸭有多少只?用多种方法解答,学生通过分析,运用了比、乘法、方程、画图等六种解决方案。这样既使学生不再局限于某一种思路与方法,在分析与思考的过程中,解一题、懂一类、会一片,同时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理解掌握必要的数学思想,获得成功体验。

(二)及时收集信息,克服因认知障碍而产生的高原现象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认为:学习过程是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原有的认知结构对于新的学习始终是一个关键因素。因而教师要及时收集学生的信息,创设有效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究,避免新知教学中的思维断层。例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教师首先出示下列一组口算题:6÷3=、60÷30=、600÷300=,学生计算后,观察并思考:(1)上面两组除法算式中,哪些部分变了,哪些部分没有变?(2)先从左到右,再从右到左观察,你发现了什么?(3)这种变化规律跟你的猜想一致吗?(4)再举一些例子来证明你的猜想,由此你得到怎样的结论。在这个例子中,教师依据学生的基础,创设探究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建构新知,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效克服学生的认知障碍。

(三)训练思维方式,克服因思维障碍而产生的高原现象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思维与手、口的连接,改善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而克服因思维障碍而形成的高原现象。首先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的开始、经历的中间过程、最终结论,都要以它来定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想法,使思维外化。其次注意动手与思维结合,比如一年级退位减法。对“退一作十”的理解,不是仅限于摆放一两次小棒,而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退,怎样换,换完后原来数位上的数字发生怎样的变化……这样使学生把操作中积累的经验迁移到思考中,进而将直观的操作活动转化为内在的思维活动。其三逐步训练学生的反思能力。教师要不断引领学生对学习内容、解决问题的方式与过程进行自我反思,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策略的优化。

(四)注重学法指导,克服因方法不当而产生的高原现象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若具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则学得轻松灵活;若学习不得法,则学得呆板,一旦内容加深,就难以适应,阻碍进一步学习。小学阶段学习的基本模式是:教师讲——学生模仿——练习强化,这种方法侧重于记忆,长时间运用必然会使学习产生高原现象。怎样使学生的学习方法过渡成侧重于理解呢?笔者以为主要做法有以下四点:一是要求学生养成阅读课本的习惯,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能运用边注、摘抄、划线等方式理解重难点;二是要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相关的公式、法则、定理,对解决实际问题要能边读边画线段图;三是向学生介绍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比如整体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模型思想、转化思想等等;四是重视数学方法的训练与养成,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对于列表整理、假设、一一列举、归纳推理、联想比较等数学方法,不但使学生有一定的了解,还能比较灵活地运用。

(五)变换教学形式,克服因生理疲倦而产生的高原现象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长时间重复同一种动作,他很快就会疲惫不堪,但是如果他使用不同的器官交替进行相关活动,则能长时间精神焕发。因而教师要注重教学形式的变换,避免学生长时间学习同一种内容。从学校层面看,注意不同课程的相互交替,尤其是在六年级最后的总复习期间,注意开全各种课程,并使这些课程有一定的交叉,绝不能为了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从教师角度讲,要能推出一些具有新意的教学形式,比如请学生做小老师,让学生讲课或出题;设置形式多样的作业,让学生做一些调查、测量等实践活动,使其能手口脑等全感进行参与;或者教师在发现学生有疲倦现象时,用一些幽默、笑话、比方等语言活跃课堂氛围,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等等。

总之,小学生数学学习中产生“高原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要能从知、情、意、行等方面,幫助学生克服“高原现象”,平稳度过这一学习阶段。

猜你喜欢

应对策略小学数学
商业银行在互联网冲击下的发展探讨
初中英语情趣教学的现状浅议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