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内部审计遇到的困难及改进对策研究

2019-05-23俞汪洋

商场现代化 2019年5期
关键词:内审独立性审计工作

摘 要:市场竞争性环境下,企业开展有效的内部审计,不仅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还可以确保各个环节成本具有合理性。因此,本文阐述了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困难,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内部审计;独立性

前言:新常态下,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企业纷纷开始转型升级,导致企业对其内部审计工作更加重视。内部审计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构成,兼具价值增值和价值守护的功能。但由于内部审计工作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已经阻碍行业的升级和企业的转型。因此,企业应对内部审计予以重新审视,采取多方面改进措施,保证其内审工作高效推进。

一、内部审计存在的困难

1.内部审计队伍不稳定

企业内部审计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审计经验、沟通技巧具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低对于企业内部审计具有直接影响作用。企业的性质,以及其发展水平和行业地位,影响其内部审计工作者的待遇及职业素养,一些高素质的审计人员为谋求更好的待遇往往会选择转岗或者跳槽,这致使审计队伍具有不稳定性,并降低内部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另外,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具有特殊性质,内审工作常被误解,人际工作关系难以相处,容易导致内审人员缺乏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不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无法有效发挥自身价值。

2.内部审计范围狭小

除受限于内部审计工作者的专业知识素养及技能水平不足,审计目标的差异也对内部审计的审计范围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施工行业具有生产周期长、项目规模大、行业复杂、专业性强等特点,导致施工企业内部审计范围不大,一般情况下,会在事后审计工作上受到限制,像是经营绩效审计,认为只要实现上级下达的目标即可,不知如何对企业内部的制度建设及防护进行审计。另外,内部审计工作大多维持在财务层面,这导致一些审计工作带有较强的财务性质,甚至归口财务部门管理。

3.缺少先进的审计方法与技术

伴随企业治理架构不断进化,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路及方法也在不断升级补充。但实际上,对于发展中的企业,其管理者大多会重视对项目的竞争工作,对于审计工作处于轻视状态。当前多数中国企业对在治理、风险管理与合规(GRC)等先进的审计方法的使用率不超过50%,企业内部审计的思路、方法和技术的发展与时代发展不衔接,也严重限制了企业的改革进步。

4.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较差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基石,对于企业内部审计来说,其审计机构和被审单位之间必须具有相对独立性,由于企业带有组织结构,内部审计部门往往被认作企业的一个普通部门,若是和被审单位处在同一水平,就会受到企业的管理制约。比如:在进行绩效考核时,审计人员如果和被审单位间存在着较强的利益关系,就会导致一些审计人员会做出违规操作,无法独立。像是绿大地审计的失败,一部分是因为其事务所和被审单位不独立,出现了信息泄露等违规操作,另一部分是由于其内部审计权威性较差,使得其具体工作无法推进,不能够有效发挥出其职能作用。

二、企业内部审计的改进对策

新常态下,随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行业竞争日渐残酷,市场竞争呈现优胜劣汰的形式,企业若想在激烈的经营竞争中取得先机,应当牢牢把握时机,了解并认清企业内审的重要意义,改革企业内审工作,使用科学合理的审计方法,增强企业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具体解决策略如下:

1.提升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第一,可以仿照注册会计师的制度,将考试与考评进行有效结合,实行企业内部审计师认证,使内部审计向职业化进行转变。在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监督、评价时,可以转变传统评价方式,通过建立激励机制的方式认定成绩,并按照实际贡献对审计人员发放奖励,增加审计工作者的成就感与归属感,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另外,企业的内审部门应当与其他审计监督机关、民间审计组织、科研院校等机构维持良好的关系,及时了解最新审计法规,并从外部汲取优秀的技术手段与方法。

第二,为了实现更好的内部审计,要对审计团队进行合理调整,从组织结构上看,要对单一的财务人员结构进行整改,将其转变为高素质、高能力的综合人才结构,在审计团队中多引入一些专业能力较强的人才,像是技术人才、物资人才等。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要对项目运作流程、关键管控环节有一定的了解,清楚行业未来方向及自身经营状况,以此选择科学的审计措施,保证审计建议的合理性,使其最大职能效用得以发挥。

第三,组织内部审计工作者开展外部交流培训,提升其审计技能水平和项目实践经验,完善内部审计方法与手段。

2.健全机构设置,扩展审计范围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服务于企业总体目标,应该具有更高的格局及站位,不但应履行监督职能,及时发现企业内部的违规问题,夯实企业经营业绩,规范企业经营管理,保证生产经营的合法性与合规性。同时应对其经营活动与内部控制进行审查与评价,有效解决企业内部问题,提升企业管理效率与质量。

对于审计范围问题,企业应改革各级内审机构,扩大审计监督范围。比如在一些集团公司,可对审计机构进行优化,对审计资源进行集中化处理,加强一、二级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提升审计机构规格层级,而且在其自身范围内设计监督审计机构,相对于审计单位来说,审计机构的层级较高,将使得审计工作更具有权威性,扩大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范围。同时,推行审计垂直化管理,在三、四级公司内部设立审计办事处,审计人员轮班工作。拥有合理的机构设置,不仅可以使审计工作者在工作时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同时还可以确保审计工作可以顺利进行。

3.保证审计方法的科学性

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审计工作,扩大审计的职能效用,要保证审计方法具有较强科学性。从审计方法上看,审计工作者可以使用多元化的审计方式,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可以结合实际工作过程中获取一些审计依据,科学地、合理地制定符合自身需求的內审流程及底稿样式,推行审计程序标准化,保障审计工作顺利进行。在审计工作过程中,也可以引进跨职能部门的工作表、高级测试分析程序等先进的审计方法,以此获取到最佳审计意见与建议。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还可以在工作中结合科技信息技术,加强内部审计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共享等工作,实现内部审计信息化和现代化,比如:可以按照企业发展状况,研发或引进与企业业务匹配的审计软件,建立统一信息资料库等,发挥网络监管作用,对关键流程及指标进行精准监督,及时发现企业管理中存在问题,并及时通知相关责任人,并找出原因落实整改。

4.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

为了增加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要建设一支具有高专业、高水准的审计队伍,以此对企业内部的审查及监督工作进行良好的控制。企业管理人员、内部审计人员、内部审计机构应当一同参与内审体系设计,组成三维一体的内审体系,审计团队负责审计业务开展,而审计机构需要向企业管理层上报审计工作情况,企业管理层应该督促审计整改落实。因此,在设立企业内审机构时,要确保其在企业内部地位处于较高层级,以此增强其独立性。另外,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审计的自律制度,强化对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管,促进内部审计的规范性。

除此之外,还要做好内部审计的风险防范工作,像是著名的“广国投”事件,又或是“铁本”事件等,都表明了在任何时期都要做好风险防控工作,以此保证企业内部审计能得到有效发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企业在内部审计上还存在着众多现实难题亟需化解,为了推进我国产业升级及企业的转型,应当提升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健全机构设置,扩展审计范围;保证审计方法的科学性;改革完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做好内部审计的自身风险防范工作,从而使企业内部审计发挥出最大职能作用,提升企业在同行业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刘洪涛,杨国友.基于企业战略导向的内部审计研究——以国有施工企业为例[J].农场经济管理,2018(12):58-60.

[2]普华永道.2018年内部审计行业状况研究.

[3]于万红.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研究——以国有施工企业为例[J].商业会计,2018(19):78-79.

[4]武俊丽.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如何为企业增加价值、提升效益[J].财会学习,2018(27):128-130.

作者简介:俞汪洋(1990.03- ),男,籍贯:福建省沙县,学历:本科,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现有职称: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审计理论

猜你喜欢

内审独立性审计工作
独立品格培养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浅析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
做好企业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强审计工作质量研究
做最好的自己
简述如何做好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对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