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学科团队协作在重症肺炎患儿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9-03-04刘莉娜

关键词:延续性协作出院

刘 丹, 刘莉娜, 华 可

(江苏省无锡市儿童医院 呼吸内科, 江苏 无锡, 214023)

随着医疗和护理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出院后护理的需求日益增强。在重症肺炎患儿中开展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效果显著,可降低复发率,改善家长及患儿的心理状态,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目前国内尚无多学科团队协作在重症肺炎患儿延续性护理中应用的专项研究,本研究对国内外有关多学科团队协作的延续性护理文献进行搜索及学习,制定多学科团队协作在重症肺炎患儿延续性护理中应用的内容及实施方法,以期达到降低患儿复发率及再住院率,提高患儿照护质量和生活质量的目的,创造社会、经济效益。

1 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的内涵

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由护士主导,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建立多学科的护理团队,鼓励患者和家属积极参与,各科室医师、营养师、药师、康复训练师、心理医生等作为顾问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与支持,护士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落实每位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措施,从而使患者得到全面、综合、系统化的护理指导,而所取得的护理成效及患者和家属的正向反馈也在影响和转变着护理人员对护理内涵的认识[1]。

2 延续性护理发展及现状

2.1 延续性护理的发展

延续性护理是对患者转移后的健康问题和需求的关注和应对,其将住院护理服务拓展到家庭和社区,并强调出院护理计划和指导的连贯性和协调性[2-3]。延续性护理是住院护理的延伸,该模式为尚未完全康复但可以出院的患者提供持续的卫生保健,降低再住院率及社会卫生服务成本,减轻自身家庭负担及缓解社会压力[4]。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大众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延续性护理必将成为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社会期望值的提升,对延续性护理的要求也必将随之提高[1]。《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就明确提出了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方向及要求,为延续性护理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契机。

2.2 国外延续性护理应用现状

国外报道的延续性护理所取得的积极结果通常是多学科多团队共同协作完成的[5-7],护士在跨学科团队中起着重要甚至是核心的作用[8-9],参与的护士多数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且接受过延续性护理的相关培训。国外的延续性护理还形成了激活创造性和跨学科的合作文化[10],有成熟的评价体系[11],其发展日臻成熟。

2.3 国内延续性护理应用现状

国内延续性护理的研究及实践也有了初步的发展。延续性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12];为产褥期产妇提供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改善产妇心境、减少并发症,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13];对老年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利于其髋关节功能恢复,且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提升[14]。此外,研究者们还开展了其在白血病PICC置管、肾病综合征激素治疗、迁延性腹泻、支气管哮喘等护理中的应用等,均取得了积极的作用效果[15-18]。延续性护理的实施方式也呈现多样,随着网络信息平台的发展,沟通软件也被积极的运用到延续性护理工作中。陈秀琴等[19]研究说明电话随访是有效的随访方法;黄桂芬等[20]、陈静华等[21]研究证实了微信在延续性护理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多学科团队协作的延续性护理也有了一定的发展。糖尿病患者出院后实施多学科协作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血糖控制效果,减少患者再住院率[22];多学科团队协作的延续性护理可提高居家癌痛服用阿片类药物患者的自我管理及满意度,提高其生活质量[23]。国内延续性护理的发展迅速,日益受到重视,但研究的质量有待提高,研究的深度及广度不够,尤其是儿科延续性护理的实践,实施过程中缺乏多学科团队协作,服务存在不规范性和随意性,护理质量难以保证[1,24],多学科团队协作缺乏培训和考核标准,随访措施单一化,局限于制定出院计划、电话随访和家庭随访。因此,建立多学科团队培训和考核体系、对患者信息实行统一管理、拓展应用智能手机APP平台,有助于提高延续性护理的服务质量[25]。

3 重症肺炎患儿护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肺炎是由各种不同病原体及其它因素所引起的肺部炎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多见,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肺炎占小儿死亡原因的第1位,重症肺炎除呼吸系统症状和全身中毒症状外,通常伴有循环、神经和消化系统受累的表现[26]。重症肺炎往往病程迁延,胸部体征消失较慢,易复发[27]。常规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以辅助配合治疗实施的基础护理措施为主,目的在于加快病情恢复,减少并发症,但常规的护理模式亦存在不足之处,即出院后患儿及家属对健康教育存在强烈的需求[28-29]。研究[30-31]表明,对重症肺炎患儿开展出院健康教育可降低复发率,改善家长及患儿的心理状态。多学科团队协作在重症肺炎延续性护理中的运用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借鉴国内外已有的多学科团队协作的延续性护理经验,创立重症肺炎患儿多学科多团队延续性护理的实施标准化内容及实施方法,达到降低患儿复发率及再住院率、提高患儿照护质量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4 多学科团队协作在重症肺炎患儿延续性护理中的发展模式及内涵

结合国内外文献探讨多学科团队协作在重症肺炎患儿延续性护理中应用,为寻求最佳出院护理方案,降低患儿再入院率及复发率,提升患儿照护质量,提高社会对医疗行业服务的满意度及信任度,现根据相关的国内外护理经验总结如下:①建立多学科团队协作延续性护理小组:该小组由小儿呼吸内科护士主导[32],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建立多学科多团队的延续性护理团队,鼓励患者和家属积极参与,各科室医师、营养师、药师、康复训练师、心理医生等作为顾问提供理论及实践指导和支持,护士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落实每位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措施,做到有效沟通[33-34],组内成员可以知识共享[6];②建立患儿档案:如一般资料、病情、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专职护士及时更新资料;③制定健康教育模式:应用智能手机APP网络平台[28]进行随访计划,小组成员每2周召开1次讨论会[35],探讨健康教育模式及个性化的用药、饮食指导及康复训练计划;④具体实施:向患儿及家属讲解肺炎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措施、预防措施、病情转归特点,做好心理疏导,避免情绪影响病情;⑤实施过程中定期(每个月)对家长的满意度进行调查,通过小组成员反思及家属、患儿的反馈灵活调整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5 小结

多学科团队协作在重症肺炎患儿延续性护理中的运用有个性化的内容和特定的意义。本文就国内外关于多学科团队协作在延续性护理中的运用提出适合重症肺炎患儿的护理模式,以期能够促进专科的多学科团队协作延续性护理的发展,为提高治疗效果提供保障,节约医疗资源,创造社会、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延续性协作出院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团结协作成功易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狼|团结协作的草原之王
协作
第五回 痊愈出院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