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战视域下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思想的历史沿革

2019-02-19李亚楠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知识分子同志人才

李亚楠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200083)

知识分子是指接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的脑力劳动者,分布在科学研究、教育、工程技术、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党外知识分子特指未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其中包括参加了各民主党派的知识分子与未参加任何党派的无党派知识分子。党外知识分子占知识分子群体中的绝大多数,是我国目前知识分子队伍中人数最多的群体。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党外知识分子是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存在于统一战线的各个时期、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和各个环节,是统一战线的人才蓄水池。党的十九大第一次把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写入党代会报告,提出: “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发挥他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1]40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通过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统战视域下中共领导集体关于知识分子思想的重要论述,揭示在思想及其实践上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对于进一步完善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政策,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中的重要作用,均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共领导集体知识分子思想的一致性和继承性

(一)以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观为理论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领导集体知识分子思想均以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观作为共同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知识分子思想的理论基石。马克思在 《剩余价值论》中区分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并指出脑力劳动者也是雇佣劳动者,是生产工人[2]。邓小平同志以此为理论基础,明确界定了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同志知识分子思想中都牢牢坚持这一重要论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知识分子是革命和建设的重要力量,曾谈到: “如果明天我们必须掌握政权,我们就需要工程师、化学家、农艺师。”[3]对于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列宁也指出: “只有利用大资本主义文化因素才能建设社会主义,而知识分子就是这样的因素。”[4]斯大林则强调: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需要受过很高教育的人……我并不低估知识分子的作用,相反地,我却强调他们的作用。”[5]历届国家领导人始终重视知识分子群体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无可取代的作用,强调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民族的盛衰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6]233;知识分子是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人民的骄傲,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7]。实践证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观作为指导思想并结合中国具体国情的知识分子政策,才能更大地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更好地推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坚持党对知识分子工作的领导

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知识分子工作必须遵循的、一贯的指导原则,也是重要的政治保障。中共领导集体知识分子思想中都强调要坚持党对知识分子工作的领导。邓小平同志认为,党的领导主要指的是通过政治上的领导来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从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8]98。江泽民同志认为,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是做好知识分子工作的政治保证,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知识分子工作的重要性,适时制定具体指导性的政策措施,大力实施人才战略[9]。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是我们党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根据党所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着眼于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人才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10]584。习近平同志也特别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要求最大限度地把知识分子凝聚在党的周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1]64在新形势下,要始终坚持党对知识分子工作的领导这一基本原则,切实提高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三)强调知识分子的选拔、培养与使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领导集体都十分强调选拔、培养与使用知识分子队伍,激励广大知识分子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聪明才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领导集体强调打破常规去发现、选拔和培养杰出人才,提出 “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选拔标准,并要求尽快地培养出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学技术专家和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 “四有”新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领导集体坚持把统一战线各方面的力量和智慧都凝聚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上来,要求“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着重做好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吸引人才的工作”[11]148,“努力建设一支宏大的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12]。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各阶层发生了新的变化,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整体素质逐步提高、先进性进一步增强,成为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胡锦涛同志在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突出工作重点,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抓紧培养一批复合型、高层次、通晓国际规划的适应对外开放的人才[13]。胡锦涛同志还提出了 “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的 “四不唯”人才选拔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大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使用工作力度,努力培养造就一支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较强代表性和参政议政能力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14]5。

(四)重视与知识分子联谊交友

与党外知识分子交朋友,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广交深交诤友挚友,照顾同盟者的利益,给党外知识分子生活上的关心与关照,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邓小平同志一贯尊重、关心党外代表人士,真诚与党外知识分子合作共事,同他们密切交往并建立深厚情谊,在党外代表人士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深得党外知识分子的信任、拥护和爱戴。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经常会见胡厥文、胡子昂、荣毅仁、古耕虞、周叔弢等工商界领导人,就如何搞好经济建设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安排多名党外知识分子担任领导职务,真正做到让党外人士有职有权。江泽民同志在1990年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党的各级干部要善于同党外人士交朋友,尤其要交知心朋友,“多拜访,多接触,推心置腹,坦诚相见。要有平等待人的民主精神,真心实意地同党外人士商量办事,要在政治、生活上关心他们,满腔热情地为他们排忧解难,多做实事”[15]。胡锦涛同志充分尊重党外人士的意见和权益,以坦诚的态度广交深交党外朋友,并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55周年大会上提出殷切希望:广交、深交党外朋友,努力成为合作共事的模范、发扬民主的模范、廉洁奉公的模范[16]。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联谊交友,认为做好联谊交友工作,团结各方面统战成员,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强大力量。他谈到,交朋友的面要广,朋友越多越好,特别是要交一些能说心里话的挚友诤友。对党外人士,要多接触、多谈心、多帮助、讲尊重、讲平等、讲诚恳[17]。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共领导集体知识分子思想的创新和发展

(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领导集体知识分子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领导集体总结了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同志知识分子思想的同时,也作出了新的贡献。

1.界定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党在拨乱反正、彻底纠正 “左”倾错误的过程中,严肃检讨和审查了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严重失误,恢复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科学论断,重新确立了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1978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同志就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问题作了系统论述。他指出:“工人阶级自己培养的劳动者,与历史上的剥削社会中的知识分子不同了。总的来说,他们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因此也可以说,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他们与体力劳动者的区别,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从事体力劳动的,从事脑力劳动的,都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8]89邓小平同志从经济地位、为谁服务、思想状况三方面统一起来界定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恢复了知识分子应有的地位和荣誉,广大知识分子取得与工人阶级中体力劳动者平等的政治地位。这一正确论断,是中国共产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方面取得的重大进步,对于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2.强调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对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进行重新定位,强调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他明确提出要在党内营造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他认为从事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人都是劳动者,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不开[8]41。他要求 “全党全社会都要真正尊重知识,真正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18]70。1984年,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时指出,第九条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即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并认为这是十条中最重要的一条,可以说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人才[18]91。邓小平同志关于知识与人才的理论和实践,使全社会形成了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此后,他又提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促进了我国教育和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

3.制定知识分子的新政策:政治上一视同仁、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

以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基本方针为指导,制定了一系列知识分子工作新政策,其主要内容一般概括为三句话: “政治上一视同仁,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19]政治上一视同仁,是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基本出发点。邓小平同志充分肯定广大知识分子又红又专,他认为绝大多数科学技术人员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努力同工农兵相结合,积极投身于科学技术工作,并作出成绩,是工人阶级中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20]。工作上放手使用,是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主要内容。工作上放手使用,就是要使知识分子有职、有权、有责,充分发挥他们的专长,做到人尽其才[21]。生活上的关心照顾为知识分子提供了重要保障。改善广大知识分子的生活条件和待遇补贴,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专心致志、竭尽全力投入到工作和研究中。邓小平同志曾7说到:“知识分子的待遇太低,这个问题无论如何要解决。”[18]287他认为,对知识分子除了精神上的奖励,还要采取一些其他鼓励措施,包括改善他们的物质待遇[8]51。

(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领导集体知识分子思想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继承了邓小平的知识分子思想,根据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又在实践中提出新论断、新观点。

1.论述知识分子的重要地位:在现代化建设中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199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能不能充分发挥广大知识分子的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民族的盛衰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6]233。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知识分子提出了符合新时代的更高的要求。他指出,知识分子在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要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他要求知识分子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努力成为先进思想的传播者、科学技术的开拓者、 “四有”公民的培育者和优秀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同广大工人、农民一起,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建功立业[22]。2001年,江泽民同志在 “七一”讲话中对知识分子的重要地位作了新的强调:“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我国工人阶级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的基本力量。”[23]通过以上回顾可以看出,江泽民同志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多次论述了知识分子的重要地位,强调了知识分子在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发展知识分子的方针政策: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邓小平同志强调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明确提出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江泽民同志发展了邓小平这一思想,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并要求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11]540。江泽民同志在 “两个尊重”的基础上增加了 “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发展为 “四个尊重”。“四个尊重”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并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其中,尊重劳动是前提,尊重知识是核心,尊重人才是关键,尊重创造是本质。劳动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独特方式,是人类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尊重劳动是基础和根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与尊重劳动具有内在的、本质上的一致性,是尊重劳动的必然要求,尤其是现代社会劳动的必然要求。尊重劳动的实质为尊重劳动者,尊重创造的实质为尊重创新。江泽民同志对知识分子方针政策的发展和完善,更加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增强了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3.提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新要求: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江泽民同志在第19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中,结合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就是人才竞争的特点,进一步强调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尤其要重点做好有代表性、有影响的党外知识分子工作[11]148。党外知识分子是爱国统一战线各个领域代表性人物的 “源头”,是统一战线的重要成员。统战部作为主管统一战线工作的职能部门,江泽民同志要求统战部门要反映情况、掌握政策、协调关系、举荐人才,密切同党外知识分子的联系,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和社会上发挥更大的作用[24]。同时,他指出:“鼓励和支持党外知识分子投身知识和科技创新,为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创造良好的条件。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将实现个人价值与实现祖国现代化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11]149

(三)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领导集体知识分子思想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认真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重视人才问题对于执政兴国的重要作用,创新发展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提出系列新观点、新政策。

1.坚持科学人才观,赋予人才概念新内涵

人才概念出现之前,一直沿用的是 “知识分子”的说法。2003年12月召开了首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胡锦涛同志在会上对 “人才”概念作出了新界定。他指出,只要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的人才[25]4。此外,会议阐述了衡量人才的原则和标准,要求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用人才[25]4。胡锦涛同志还强调,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性、基础性、决定性作用[10]574。胡锦涛同志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提出的科学人才观,把人才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有利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注重人的因素,从而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2.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26]。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的领导集体,从中国实际出发,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10]569。人才强国战略作为一项国家的重大战略,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科学内涵。其中,依靠人才兴国是核心要义,建立现代化强国是目标指向,建设人才资源强国是工作重心,服务发展是指导方针和根本着眼点,坚持以人为本是突出特点,搞好统筹协调是基本要求,体制机制创新是基本保障。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和实施,解决了中国人才资源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战略目标与重大问题,提供了思想保证、组织保证和制度保证。

3.坚持改革创新,建立健全人才体制机制

体制机制决定了人才队伍的创造力和竞争力。健全的体制机制有利于培养、吸引、用好人才。胡锦涛同志在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人才工作的活力取决于体制和机制,完善人才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26]。他进一步提出,要坚持把是否有利于促进人才的成长,是否有利于促进人才的创新活动,是否有利于促进人才工作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作为深化人才工作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破除那些不合时宜、束缚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推动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的全面创新[26]。201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再次强调了人才管理体制的创新。他要求建立健全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为各方面优秀人才建功立业开辟了广阔渠道[27]。在完善健全人才体制机制方面,胡锦涛同志还特别强调了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他指出,党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重点做好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的工作,努力做到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28]。

(四)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共领导集体知识分子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正确认识和处理知识分子问题,创新和发展了知识分子思想。

1.确定知识分子工作的目标: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提出知识分子工作的目标与核心是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2017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委员。他说到: “我国广大知识分子是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人民的骄傲,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7]。”他强调,全社会都要关心、尊重知识分子,营造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的良好社会氛围。要把各方面知识分子凝聚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谈到,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1]64。人才是所有资源中最重要、最根本的资源,在新时代,要想赢得竞争,赢得未来,就必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不断开创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新境界。做好知识分子工作,要深入学习贯彻党关于人才强国的战略部署,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一重要论断,努力造就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

2.指明知识分子工作的途径:识才、爱才、用才、容才、聚才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分子工作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知识分子的高度重视、信任和关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谈到,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1]64。识才、爱才、用才、容才、聚才为做好知识分子工作指明了途径。识才,就是要尊重知识分子;爱才,就是要关心爱护知识分子;用才,就是要重用知识分子;容才,就是要包容知识分子;聚才,就是要凝聚知识分子。这些途径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共同服务于知识分子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实施。其中,识才是基础,爱才是保障,用才是关键,容才是艺术,聚才是目标[29]。做好知识分子工作,要让识才、爱才、用才、容才、聚才的空气充盈整个社会空间,引导人才汇集成奔流的江海,真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3.对知识分子提出殷切希望: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实干精神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广大知识分子能够提供十分重要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撑、创新支撑[30]。伟大的事业,决定我们党更加需要知识和知识分子,更加需要知识分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多作贡献[7]。习近平总书记在充分肯定知识分子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同时,也对知识分子提出了殷切希望,强调知识分子应有的情怀、品格和使命。他指出,知识分子应具有天下为公的责任意识、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立足本职的实干精神[31]。天下为公的责任意识要求知识分子要有心怀家国天下的责任情怀,将个体的追求融入国家的追求之中,将个人的梦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中国梦创新梦,创新是中华民族不竭的动力,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要求知识分子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转变观念,以改革创新求突破,积极主动地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开拓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立足本职的实干精神要求知识分子发扬 “苦干实干拼命干”“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工作作风,务实、踏实、求实,履职尽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多作贡献。

4.提升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新高度: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

2000年12月召开第19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一项基础性工作。2015年5月召开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将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提升一个新高度。他指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他要求,做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不仅要增强责任意识,配强工作力量,还要改进工作方法,学会同党外知识分子打交道特别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领[14]5。其中的战略性包含着三层含义,一是长期,是长远之计,不是权宜之计;二是全面,是全党的工作,是全局性工作;三是重要,不是一般性工作,而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战略性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党外知识分子数量大幅增加、比例大幅上升,来源构成更加多样;第二,党外知识分子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等战略的实施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第三,党外知识分子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不仅影响着社会生产力发展,也影响着社会舆论和价值观念。正是这些变化和特点,要求我们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要凝心聚力,凝更多的心、聚更大的力。

5.指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新要求:针对不同特点分类施策

党外知识分子的群体基数大,来源构成多样,思想状况不同,利益诉求也存在着差异。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了四类人群:第一,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党外知识分子;第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的党外知识分子;第三,留学人员;第四,新媒体从业人员和网络意见领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要求,针对党外知识分子队伍来源构成多样的特点采取分类施策[32]。第一类国有企事业单位 (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中的党外知识分子群体是重要阵地,有关单位党组织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配备一支高素质、相对稳定的统战干部队伍,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第二类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的党外知识分子包括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 (如律师、会计师、评估师、税务师等),要坚持党委统战部门的领导,尊重他们的劳动创造,加强联系、沟通,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他们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第三类留学人员工作是统战工作新的着力点,要把党和政府对留学人员的期望与留学人员实现自身价值结合起来,鼓励和引导留学人员在为祖国服务中实现自身价值,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为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创办实业、合作研究、讲学、技术服务等提供全方位服务。第四类新媒体从业人员和网络意见领袖,要加强线上互动、线下沟通,团结引导促进他们更好地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形成新媒体统战工作合力,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开创统战工作的新局面。

三、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启示

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党外知识分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回顾、总结和比较改革开放以来中共领导集体的知识分子思想,对于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加强思想引领,凝聚最大共识

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首先要加强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引领,把广大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统一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坚定“四个自信”,凝聚起党外知识分子与中共同心同德的最大共识。第一,将思想引领贯穿于理论培训学习中,以坚定理想信念、增进政治共识为引领,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增强党外知识分子 “不忘初心跟党走,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第二,将思想引领融入实践锻炼中,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挂职锻炼,积极为优秀党外知识分子的成长铺台阶、搭舞台,优化他们的成长环境,力促党外知识分子在实践锻炼中积累经验、迅速成长,不断充实党外知识分子后备力量。第三,将思想引领融入日常交往中,定期分析党外知识分子思想状况,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加强思想交流,寓思想教育于思想交流中,在日常交往中不断扩大政治认同。第四,把思想引领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关心党外知识分子、服务党外知识分子,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开展思想引领,维护党外知识分子的切身利益,提升思想引领的亲和力、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用好各种平台,支持发挥作用

积极搭建党外知识分子参政议政平台,引导党外知识分子积极立足岗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服务发展、建言献策、民主监督等方面积极作为,发挥作用。第一,充分用好制度平台,定期组织召开 “双月座谈会” “联席会议”等,这是党外知识分子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重要渠道,是加强党委同党外代表人士联系、广交朋友、通报情况、倾听意见的重要载体,是改进工作、加强沟通交流与民主监督的重要手段。会上党政领导向党外知识分子通报重点工作情况并征求党外知识分子意见建议,会后对党外知识分子所提意见建议交由各相关部门落实,并在下一次会议上将意见建议进行反馈。第二,充分用好组织平台,加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欧美同学会建设,积极把各方面的优秀代表人士吸纳到组织中来,把 “才”组织起来,把 “人”组织起来,引导他们正确发挥作用,积极参政议政,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三,充分用好活动平台,坚持把开展联谊、深化感情、增进共识作为工作的重要目标,激活联谊交友和服务社会功能,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学习实践活动,吸引更多的党外知识分子积极参与,从而加强与党外知识分子的沟通与交流,扩大团结面,增强包容性,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为党外知识分子提供各种平台的支持,从而激励他们立足岗位建功,服务大局献计,助推发展出力。

(三)创新工作方式,改进工作方法

新形势下,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更加活跃多元,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地位更加突出,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更加需要创新工作方式,改进工作方法。第一,加强联谊交友。发挥联谊交友的沟通作用,听取党外知识分子的意见建议,掌握思想动态;发挥联谊交友的纽带作用,增强相互信任,增进情感交流;发挥联谊交友的协调作用,引领党外知识分子不断提升自我,立足岗位做贡献。第二,注重分类施策。目前,我国党外知识分子队伍构成更加多样,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需要针对不同特点分类施策,并重点做好 “新三种人”的工作,包括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的党外知识分子、留学人员、新媒体从业人员与网络意见领袖。第三,创新工作载体,注重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积极搭建线上线下互动交流平台。网络时代,新媒体已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已成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要适应信息化发展新形势,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加强线上互动、线下沟通。第四,遵循知识分子的工作特点和规律。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为广大知识分子工作学习创造更好条件,加快形成有利于知识分子干事创业的体制机制,遵循知识分子工作特点和规律,让知识分子把更多精力集中于本职工作,把自己的才华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7]。党外知识分子是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来源,在各条战线上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巨大贡献。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要充分尊重、体谅包容,减少对创造性劳动的干扰,遵循其工作特点和规律,努力把党外知识分子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猜你喜欢

知识分子同志人才
人才云
同志
『大元帅』与『小同志』
OVER THE RAINBOW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严良堃同志逝世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