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危重症患者标准化交接班执行率敏感指标在妇幼急诊中的应用

2019-02-10瞿礼华闻亚军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1期
关键词:交班交接班危重症

瞿礼华,闻亚军*

(1.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9;2.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0036)

交接班制度是护理管理制度的一项核心制度,对控制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急诊有其特殊的工作性质、特点,就诊病人急、危、重、流动性大、病种复杂,病情变化快,安全隐患大,高效精准的交接班尤为重要。如何提高交接班的质量一直是护理管理中的难题,而标准化的交接沟通是指运用标准化沟通模式即SBAR沟通模式进行的交接,它可有效提高沟通效率,减少或消除交接过程中安全隐患的发生。我科于2017年3月开始将专科质量敏感指标“危重症患者标准化交接班执行率”应用于交接班护理质量评价,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8年1~6月、7~12月各215例、213例危重症患者交接班情况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交接班模式进行交班,观察组采用标准化交接班模式交班即SBAR模式交接。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比较统计学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评价方法

1.2.1 危重症患者标准化交接班的执行率

危重症患者标准化交接班的执行率=监测期间急诊护士对危重症患者标准化交接班的实际得分/监测期间急诊护士对危重症患者标准化交接班的总得分×100%。

1.2.2 护士交接班质量的评价

采用O'Connell等[1]研制的护理交接班评价量表(Handover Evaluation Scale, HES)并经刘璟莹等[2]汉化的中文版护理交接班评价量表。汉化的护理交接班评价量表包括二部分:第一部分是一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工作年限、文化程度、职称等;第二部分是量表内容,从3个维度共13个条目,分别是:信息质量、互动支持和效率,采用Likert 7级评分,从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计分1~7分,条目均为正向计分,得分越高,护理交接班水平越高[2]。实施前后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有效问卷60份,有效回收率100%。

1.3 统计学方法

双人录入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危重症患者标准化交接班的执行率

监测前后由78.60%提高到92.40%(x2=16.65,P<0.001),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护士交接班质量评价情况比较

监测前后护士交接班质量评价量表中的信息质量(6个条目)、互动和支持(4个条目)和效率(3个条目中除我发现交班不会花费太多时间条目外)均P<0.001,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3.1 标准化交接班执行率敏感指标的应用,体现了专科护理内涵

随着管理科学化与精细化的发展,制定具有专科特色的敏感指标,以期用少量有代表性的指标进行护理质量评价,正确反映专科护理质量水平,已成为各临床专科护理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3]。护理管理者可以通过对某项指标的标准化测量和计算方法获取准确的信息,为质量管理提供可靠依据。研究结果显示,敏感指标标准化交接班的执行率由监测前78.60%提高到92.40%。本科室在监控的过程中优化了标准化交接班的流程,制定标准化交接模版,使护士交接班有抓手,规范了交接班,并利用评判性思维对交接班内容进行整合、分析,有针对性地重点交接,使接班护士能准确无误地、及时获取信息,保障治疗护理的连续性,患者安全交接准确有序,形成一条护理质量安全的基线,避免护理缺陷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

3.2 标准化交接班执行率敏感指标的应用提高了护士交接班的质量

研究结果显示,中文版护理交接班评价量表中除“我发现交班不会花费太多时间”这条条目外,其余关于信息质量、互动和支持和效率的指标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研究结论与邱金花等[4]观点相似,说明护士同样感知标准化交接班的好处。采用标准化交接班模式,一方面规范了交接班流程,提高了护士的积极性,使护士能全面、及时、准确掌握患者病情;另一方面,护士交班思路清晰,重点明确,有利于接班人员获取患者的有效信息,准确地把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护理需求,说明标准化沟通模式的应用可以提高护理交接班的质量,进而提高护理人员对交接班的满意度。关于“我发现交班不会花费太多时间”与陶怡等[5]研究“运用标准化沟通模式可缩短交接耗时”的观点不一致,这可能与本研究对象都是危重症患者多、患者病情轻重程度不一致、交接班内容多少、是否熟练掌握病情及护士交接班的压力大等有关。

综上所述,护理质量指标是保证高水准护理的测量手段,通过敏感指标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交接班存在的不足,制定对策并实施,从而提高标准化交接班的执行率,提高护理交接班的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猜你喜欢

交班交接班危重症
手术室采用信息化交接班方式的效果分析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2008年—2017年我国护理交接班研究热点共词聚类分析
SBAR 交班模式在儿科护理晨交班中的应用
提高肺病科护理交接班有效性的改进
总分总护理交班模式在老年病科的应用及体会
基于图片视觉强化的多媒体交班模式在手足外科中的应用
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护理交班表的设计与应用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