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手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研究进展

2019-02-10肖云云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1期
关键词:胆囊炎胆囊结石

肖云云

(深圳大学总医院,广东 深圳 518000)

在现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生活质量也比以前好,但是随之而来的好生活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疾病的发生,在老年人人群里突发性的疾病是对他们的生命造成威胁的最大因素,而这种急性胆囊炎在疼痛严重时会造成感染性休克,所以这种疾病成为老年人中重视的一种疾病[1]。

1 急性胆囊炎的发病机制

1.1 急性胆囊炎的发病机制

急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内结石突然梗阻或嵌顿胆囊管导致的,此外还由于人在年龄的增长上,随着身体器官的老化,如果胆汁在胆囊内大量滞留,会使但内压力明显升高,膨胀的胆囊会对胆囊壁静脉血液流动、淋巴回流造成影响,最终使胆囊发生出血性水肿[2]。当胆囊内的压力超过5.39kPa时就会对胆囊壁上的动脉血流进行阻断,并使胆囊出现缺血性损伤,胆囊发生缺血容易导致细菌感染的发生,并会对胆囊炎症状进行加重,最终会使胆囊发生穿孔或者是坏疽[3]。

1.2 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

急性胆囊炎的症状。第一,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腹痛,并且腹痛的位置在右边,而且是突发的疼痛,痛感剧烈,发生在进食高脂肪的食物之后,发生的时间多为夜间,急性胆囊炎一般会存在持续性腹痛症状,且随着疾病的不断发展,疼痛感会加重且呈放射性疼痛,会使右肩以及右肩胛骨下角等也疼痛,而疼痛呈放射性是由于胆囊炎症刺激右隔神经末梢跟腹壁的神经所导致的[4]。第二,出现呕吐恶心症状。这些症状非常常见,且如果恶心呕吐症状发生较为频繁,会使患者发生电解质紊乱现象,最终会引发脱水、虚脱的现象,而这种现象主要是在结石和蛔虫梗阻塞胆囊管道时发生[5]。第三,会有畏寒、寒战、发热的症状。研究人员发现在转型病例中常有畏寒、低热的患者;在重型病例中有寒战、高热的现象,最高发热可达到39℃,此时患者非常容易出现谵妄、谵语症状[6]。第四,出现黄疸症状。这个症状在胆囊炎中较为罕见,但是也有可能发生且程度较为轻微,导致黄疸症状出现的原因可能与感染蔓延到淋巴管、肝脏,导致肝脏出现损伤有关[7]。

2 急性胆囊炎的检查和诊断

2.1 急性胆囊炎的检查流程

胆囊炎检查主要有实验室检查个其他辅助检查两个主要方面。第一,实验室检查主要检查患者的血液,当患者发生急性胆囊炎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加[8]。当白细胞数量>20×109/L时可能还会有中毒性颗粒、核左移发生,这会非常容易导致胆囊穿孔、坏死的发生。再次就是十二指肠引流,当发生胆囊炎时,白细胞会不断堆积,并未寄生虫生长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与机会,做十二指肠引流可以快去检测出患者的患病情况,对诊断有很大的帮助[9]。第二,就是在其他辅助检查中,急性胆囊炎还要做超声波检查,该检查可以对患者的胆囊肿大情况进行直接的观察,会对胆囊壁厚度、胆汁黏稠程度做出准确的判断;另外,为患者进行放射性核素检查、放射线检查、腹平片可以对液平、胆囊腔内气体、胆囊壁钙化斑、胆囊阴影扩大、胆囊区结石进行诊断[10]。胆囊造影:一般临床上进行口服法胆囊显影不清晰;但是进行静脉注射法,对急性胆囊炎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放射性核素检查诊断急性胆囊炎的特异性、敏感性都较高,因此,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2.2 急性胆囊炎的诊断

在急性胆囊炎的病患中,第一,若患者突然发生右上腹持续性剧烈疼痛且伴有阵发性疼痛感,则要进行右肩胛部放射治疗,一般会存在发热、呕吐、恶心症状。第二,右上腹存在墨菲征阳性、肌紧张、压痛,少数患者存在黄疸症状。第三,中性粒细胞、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胆红素水平、血清黄疸指数明显升高。第四,通过B超检查可以发现胆囊内有浮动光点、胆囊壁增厚或毛糙、胆囊肿大、伴有结石时可见结石影像。第五,X线检查可以发现胆囊区腹部平存在胆囊增大阴影[14]。

3 急性胆囊炎的治疗和术后护理

3.1 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与饮食习惯,尽量劳逸结合,使自己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并且保证大便通畅。如果胆囊炎与结石一同发生,且经常反复发作,则要考虑使用手术进行治疗,且要在日常生活中,要多食用低脂肪食物,以免减少胆汁的释放,减轻胆囊负担。另外,药物治疗急性胆囊炎的过程中可以给予患者阿托品(肌肉注射)或者是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哌替啶,以便减轻疼痛感和缓解肌肉痉挛,同时要对患者进行抗菌治疗,手术后如果不注意就会使伤口发炎、化脓导致细菌感染,可采用以氨苄西林、氨基醣甙类药物、克林霉素联合治疗方法,同时可以应用头孢呋辛、头孢孟多、第二代头孢霉素进行治疗。最后采用手术治疗就是切除胆囊,这种切除手术主要是针对胆囊炎与结石存在的患者,在一经确诊后,会采取切除手术[18]。

3.2 急性胆囊炎术后护理

有关资料显示急性胆囊炎的致死率在临床上大约为5%-10%,致死的原因主要与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化脓性感染有关。急性胆囊炎最容易发生的并发症主要为局限性穿孔,该症状可以通过手术治疗达到满意的效果,如果发生游离性穿孔,患者预后则较差,致死率在临床上达25%。所以在手术后的患者得注意伤口不能碰水,注意个人卫生以及饮食清淡。

综上所述,老年急性胆囊炎的发生几率很大,但是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和一般治疗措施是患者恢复健康,但是这种病的发生是没有规律的,所以在老年人人群中要格外注意,并且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此外家属要保证患者的饮食清淡和帮助老年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保证患者能快速恢复。从而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胆囊炎胆囊结石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多处肝切除术在复杂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