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胆取石术后联合应用胆舒胶囊与熊去氧胆酸对 术后复发的控制观察

2019-01-05莫奇霏郭永学吴凯琪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0期
关键词:保胆胆石症胆酸

莫奇霏 郭永学 吴凯琪

胆石症是一种临床中较多见的胆道系统任何部位均会发生结石的临床疾病。目前, 保胆取石术是胆石症治疗的首选方案。但据统计, 在行保胆取石术治疗后, 每年复发率达到了40%[1]。为此, 在保胆取石术后加强复发的预防控制成为了临床探讨的热点。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对保胆取石术后复发的控制, 作者提出了胆舒胶囊与熊去氧胆酸联合用药方案,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 年1 月~2017 年11 月治疗的64 例胆石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所制定的关于胆石症的相关诊断标准进行确诊;满足保胆取石术的手术指征;年龄18~75 岁;具有较好依从性;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脏器功能障碍疾病患者;处于特殊阶段, 即妊娠阶段、哺乳阶段等患者;合并胆系感染、并发胰腺炎以及胆管损伤等疾病患者;拒绝参与本研究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32 例。对照组患者中女14 例, 男18 例;平均年龄(45.12±6.21)岁;手术时间(41.20±4.25)min;平均胆石大小(9.95±2.80)mm。观察组患者中女12 例, 男20 例;平均年龄(45.55±6.08)岁;手术时间(41.37±4.11)min;平均胆石大小(10.05±2.64)m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患者应用保胆取石术治疗, 即术前行常规检查, 确定结石数量、位置、炎症情况, 并实施胆囊底部体表定位。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麻)处理, 取脐孔下缘切开弧形入口, 建立气腹。置入套管针探查腹腔, 运用无损伤钳将胆囊底部钳住, 抽取胆汁。运用超声刀对胆囊全层切口, 吸取胆汁, 对腹腔进行冲洗, 经胆道镜观察胆囊内数量、大小等情况, 将胆石逐一取出, 置入引流管, 缝合。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

1. 2. 2 观察组 患者在保胆取石术后联合应用胆舒胶囊(四川济生堂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20026078, 规格:0.2 g)与熊去氧胆酸治疗, 具体给药方法:胆舒胶囊, 3 次/d, 0.6~ 1.0 g/次;熊去氧胆酸片(江苏黄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2024715, 规格:50 mg), 2 次/d, 8~10 mg/(kg·d), 早、晚餐后服用。患者用药干预1 个月。

嘱咐两组患者在研究期间, 尽量保持清淡饮食, 禁止烟酒, 注意休息, 不得随意增减药物, 若有异常情况, 需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12 个月复发情况。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治疗1 个月后, 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均消失, 且经检查显示胆囊收缩功能与壁厚均恢复正常;显效:治疗1 个月后, 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有明显缓解, 或者趋于消失, 且经检查显示胆囊收缩功能与壁厚有明显的改善;有效:治疗1 个月后, 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均有所好转, 且经检查显示胆囊收缩功能与壁厚表现出好转;无效:治疗1 个月后, 患者的各项临床症、胆囊收缩功能与壁厚均无明显变化, 或者出现恶化。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患者中18 例治愈, 10 例显效, 3 例有效, 1 例无效, 总有效率为96.88%;观察组患者中19 例治愈, 8 例显效, 5 例有效, 0 例无效, 总有效率为100.0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复发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术后3 个月2 例复发, 术后6 个月3 例复发, 术后12 个月3 例复发, 总复发率为25.00%(8/32);观察组患者术后3 月0 例复发, 术后6 个月0 例复发, 术后12 个月1 例复发, 总复发率为3.13%(1/32);两组患者总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 使得胆石症的发病率显著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每年平均增长8%[2]。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 保胆取石术成为了胆石症治疗的主要方法, 且因操作简单、创口较小、住院时间短以及术后恢复快等诸多特点, 使得保胆取石术受到了医师和患者的一致认可。但该术式在术后却非常容易出现复发, 为此, 加强术后复发的控制至关重要。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88%,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0%,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保胆取石术在胆石症治疗中的显著效果。通过对患者进行12 个月的跟踪随访, 观察组患者总复发率为3.13%, 对照组患者总复发率为25.00%,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保胆取石术后, 通过为患者提供胆舒胶囊与熊去氧胆酸联合用药方案更利于对复发率的控制。有研究表示[3], 保胆取石术后复发主要是胆汁酸碱度失调、胆汁流量较低等各方面原因所致。

胆舒胶囊是一种临床常用的中成药, 其主要是运用薄荷素油组合而成, 其具有利胆、疏肝理气的显著效果, 在用药后可帮助胆汁流量增加, 调节胆汁酸碱度, 从而达到利胆的效果。熊去氧胆酸片以熊去氧胆酸为主要成分, 其能够增加胆汁酸分泌, 调节胆汁成分, 使胆汁中的胆固醇酯与胆固醇迅速下降, 能够迅速溶解胆固醇[4]。为此, 通过胆舒胶囊与熊去氧胆酸联合用药, 两者相辅相成, 共同发挥调节胆汁流量、控制胆汁胆固醇的效果, 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保胆取石术后复发的预防作用[5-8]。

综上所述, 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石症的临床效果确切, 且联合应用胆舒胶囊与熊去氧胆酸更利于降低术后复发几率, 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保胆胆石症胆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黄解毒片中胆酸和猪去氧胆酸的含量及其质量分析
胆石症患病率、流行趋势及特征分析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探索胆石症的易感因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胰酶片中胆酸和牛磺猪去氧胆酸的含量
甘胆酸试剂盒性能评估
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治疗胆囊息肉59例疗效分析
脂肪肝与胆石症可以“异病同治”
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的体会
保胆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