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抗结核治疗后引起肝损伤的临床分析

2019-01-05陈栋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0期
关键词:胸膜炎正常值药物性

陈栋军

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是我国常见的多发病, 部分患者会合并发生, 合并发生患者以下简称结核患者。该类疾病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肝损伤, 且该病药物性肝损伤在药物性肝病中高居第4。药物性肝损伤是由于药物或者其代谢产物引起肝功能异常的症状, 在抗结核治疗中经常出现[1-3]。结核患者在治疗中经常会因为药物性肝损伤导致中断治疗, 因此研究结核患者的药物性肝损伤, 有助于优化临床治疗方案, 减少药物性肝损伤。因此本研究对2016 年 2 月~2018 年1 月在本院收治的146 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抗结核治疗后引起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2 月~2018 年1 月在本院门诊和住院部收治的146 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抗结核治疗后引起肝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101 例, 女45 例, 年龄14~83 岁, 平均年龄(45.0±13.1)岁, 所有患者均经胸片、 胸部CT、结核病抗体检查、痰涂片、痰结核菌培养确诊。抗结核治疗前肝功能超声检查均在正常值范围内, 排除肝炎活动或其他肝损伤, 且无心、肺、肾等疾病。

1. 2 诊断标准

1. 2. 1 结核病诊断标准 结核病诊断标准:参照2013 版《肺结核病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为诊断依据, 146 例研究对象均符合结核病的诊断标准。

1. 2. 2 药物性肝损伤诊断标准 药物性肝损伤诊断标准:①抗结核治疗前经医疗监查确认肝功能正常, 抗结核治疗过程中遵从医嘱, 规范用药;②抗结核药物治疗后4 周内有肝损伤的临床表现;③肝损伤初发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胃纳差、乏力、皮疹、发热、瘙痒等;④淋巴母细胞或巨噬细胞转化实验呈阳性;⑤血常规检查血嗜酸性粒细胞占比>6%;⑥病毒学检测中肝炎指标阴性。符合①②和其他任意2 条及以上者确定为药物性肝损伤。

1. 2. 3 肝损伤程度诊断标准 损伤程度诊断依据:轻度[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 倍~<5 倍于正常值范围上限值];中度(ALT 5~10 倍于正常值范围上限值, 或ALT<5 倍正常值范围上限值但总胆红素(TBIL)2~5 倍于正常值范围上限值);重度[ALT>10 倍正常值范围上限值, 或TBIL>5 倍于正常值范围上限值]。

1. 3 方法 回顾性分析调查146 例患者的病历资料, 并做详细登记。记录患者肝功能转归情况, 分析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抗结核治疗后引起肝损伤的影响因素。

2 结果

经过保肝治疗、调理和暂停用药等措施后146 例患者的肝功能均恢复至正常, 其中, 4 周内恢复的为79 例, 占54.1%, 均为轻、中度损伤;4~6 周恢复的为35 例(中度 20 例、重度15 例), 占24.0%;6 周以上恢复的为32 例(中度6 例、重度26 例), 占21.9%。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抗结核治疗后引起肝损伤的相关因素:①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与年龄、体重有关, 药物性肝损伤主要发生在年龄≥50 岁或者体重<50 kg 的患者, 本研究中有104 例, 占71.2%;本研究中有41 例年龄≥50 岁或者体重<50 kg 的重度药物性肝损伤患者, 占重度药物性肝损伤的100.0%。②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与性别有关, 本研究中男性患者101 例, 占69.2%。③药物性肝损伤与治疗时间有关, 发生于用药后巩固治疗期(9~24 周)39 例, 占26.7%;发生于强化治疗期(8 周内)107 例, 占73.3%。④药物性肝损伤与使用的治疗药物有关, 本研究中使用含HR 药物治疗患者120 例, 所占比例较大, 占82.2%。

3 讨论

结核病的治疗多常用联合用药, 用药周期一般比较长, 而且药物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因此容易产生一定的肝脏毒副作用。主要表现为瘙痒、发热、皮疹、黄疸等临床症状[4,5]。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伤主要是药物或药物代谢后的代谢产物的毒副作用导致肝脏受到损伤。本研究结果显示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因素和以下因素有一定关系[6-8]:①年龄大和体重小的患者占比较高, 且程度较严重, 可能原因是该部分人群身体素质更差, 免疫力更弱, 代谢能力差, 药物作用后更易发生损伤;②男性患者占比高于女性, 可能与男性更易饮酒和吸烟等因素有关;③含HR 治疗方案的肝损伤患者占比高于其他药物治疗后肝损伤的患者, 可能与药物HR 本身的化学性质有关;④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抗结核治疗后引起肝损伤的患者中, 于强化治疗期发生的患者较多, 可能与强化治疗期用药剂量较大有关。

综上所述, 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经抗结核治疗后出现的肝损伤不仅与药物的毒副作用有关, 其发病程度和发病率还与年龄、体重等因素有关, 年龄越大、体重越轻等更容易导致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抗结核治疗后发生肝损伤。因此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在抗结核治疗时一定要慎重选择抗结核药物种类和剂量, 同时要加强身体锻炼,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增强个体免疫力和代谢能力, 减少抗结核治疗后肝损伤发生。定期做好身体检查, 及时发现抗结核治疗后肝损伤, 并积极治疗, 最大限度减少肝损伤发生。

猜你喜欢

胸膜炎正常值药物性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空泡样脊髓病1例
免疫功能和SAA、MMP-9、MMP-14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评估
银川地区儿童肺通气功能正常值及预计方程式
非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与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的CT扫描影像特征分析
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治与分析
你了解胸膜炎吗
初治肺结核患者发生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浅议“药毒”与药物性肝损伤
断层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估界定产后妇女肛提肌尿道间隙正常值的探讨
老年人血压“稍高”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