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价值

2019-01-05熊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0期
关键词:角型晶状体眼压

熊伟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在临床发生率较高, 需要及早进行手术治疗。本研究分析了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 年1 月~2018 年3 月本院收治的90 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7 例, 47 眼)和观察组(43 例, 43 眼)。观察组患者中男26 例, 女17 例;年龄32~76 岁, 平均年龄(58.76±6.27)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26 眼,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17 眼。对照组患者中男28 例, 女19 例;年龄33~76 岁, 平均年龄(58.79±6.21)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29 眼,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18 眼。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周边虹膜切除手术治疗, 术前 3 d 给予抗生素眼液滴眼, 球结膜下注射利多卡因进行浸润麻醉, 剪开球结膜, 作角膜缘切口, 将相应部位根部虹膜切除而形成虹膜切口。

观察组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术前 3 d 给予抗生素眼液滴眼, 复方托吡卡胺眼液滴眼散瞳, 表面麻醉, 作透明角膜隧道切口, 给予连续环形撕囊, 直径5.5 mm。水化分离时促使囊、皮质粘连完全分层。标准晶状体核超声乳化, 进行晶状体皮质注洗, 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术后使用抗青光眼药物量;手术前后患者视力、眼压;手术并发症(前房纤维素渗出、角膜水肿等)发生情况;手术前后生活质量。

1. 4 手术效果判定标准 显效:症状消失, 视力、眼压恢复正常, 围术期无前房纤维素渗出等并发症发生;有效:症状改善, 视力、眼压均有所改善, 围术期无前房纤维素渗出等并发症发生;无效:不满足显效、有效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1]。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7 例、有效15 例、无效1 例, 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患者中显效20 例、有效14 例、无效13 例, 总有效率为72.34%。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眼压比较 对照组患者手术前视力、眼压分别为(0.34±0.11)、(25.24±5.11)mm Hg (1 mm Hg=0.133 kPa), 手术后分别为(0.56±0.14)、(16.28± 3.24)mm Hg;观察组患者手术前视力、眼压分别为(0.33± 0.12)、(25.21±5.24)mm Hg, 手术后分别为(0.78±0.23)分、(11.12±2.91)mm Hg。手术前, 两组患者视力、眼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 观察组患者视力高于对照组, 眼压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患者术后使用抗青光眼药物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使用抗青光眼药物量为(2.21±0.21)ml, 少于对照组的(14.21±1.21)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4 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中前房纤维素渗出5 例, 角膜水肿4 例, 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9.15%。观察组中前房纤维素渗出1 例, 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33%。观察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5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对照组患者手术前生理、心理、社会以及情感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44.11± 5.15)、(48.24±5.68)、(41.21±5.11)、(45.79±4.11)分, 手术后分别为(59.89±8.93)、(59.13±6.00)、(61.29±5.55)、(57.22± 6.11)分;观察组患者手术前生理、心理、社会以及情感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44.79±5.41)、(48.12±5.21)、(41.51±5.78)、(45.21±4.21)分, 手术后分别为(83.18±8.61)、(84.19±6.71)、(85.21±5.11)、(82.79±6.22)分。手术前, 两组患者生理、 心理、社会以及情感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 观察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以及情感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闭角型青光眼通常与白内障共存。闭角型青光眼的眼压升高主要是由于晶状体的逐渐扩张和增厚等, 在正常情况下, 临床上多行虹膜切除以去除瞳孔阻滞, 或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手术。如果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角度是开放的, 则眼压升高的主要原因是瞳孔阻滞。据文献报道, 白内障摘除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以扩大前房角度, 加深前房, 降低闭角型青光眼的眼压。目前, 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 但两种疾病应分开治疗或联合治疗已成为临床争论的焦点[2]。

随着超声乳化术的成熟, 对于患有青光眼和白内障的患者, 可以通过控制眼压进行超声乳化术, 以实现快速视力改善[3,4]。对于浅前房和前房狭窄的患者, 白内障手术后前房深度明显增加, 术后眼压降低的效果更明显。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使虹膜根部附着在睫状体上, 并扩大了前房狭窄的角度。对于闭角型青光眼和白内障患者,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无术前眼压、视野和视神经损伤, 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5-8]。

综上所述,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效果明显, 可更好改善视力、眼压, 加速康复。

猜你喜欢

角型晶状体眼压
前房穿刺减压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手术中的联合应用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突然视物清晰 未必是好事
眼压自测法——指测法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价值研究
白内障手术,该选哪种晶状体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不同抗青光眼眼药对开角型青光眼 h眼压的影响观察
Google新专利把电子眼注入眼球近视眼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