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膝关节骨质增生的临床护理效果研究

2019-01-03鞠晓杰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17期
关键词:骨质增生病程膝关节

李 杨 鞠晓杰 武 楠

( 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 , 辽宁 大连 116011 )

本研究旨在明确膝关节骨质增生的临床综合护理效果,对一组符合膝关节骨质增生纳入标准的病历资料进行分组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本组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共40例,均自2015年5月-2018年5月期间纳入本研究,按护理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共20例,男10例,女10例; 年龄为48-79岁,平均年龄为(64.59±9.45)岁;病程是2-10年,平均病程是(5.97±1.15)年;观察组共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为49-79岁,平均年龄为(64.89±9.15)岁;病程是3-10年,平均病程是(5.99±1.02)年;2组患者病程、年龄以及性别分布等比较存在同质性(P>0.05)。(1)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症状分析以及影像学检查等综合诊断为膝关节骨质增生;②病例资料完整,且兼具认知和沟通功能;(2)排除标准:①病例资料不完整;②因学历等原因无法独立完成问卷调查。

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即为患者合理安排饮食、遵医嘱指导用药,并告知患者定期来院复查。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模式,即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实施如下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细心、耐心地为患者解释膝关节骨质增生形成原因,予以关心、体贴,稳定患者躁动、焦虑等情绪,并借助成功案例增强其治疗信心,针对其具体问题予以帮助、支持,减轻患者精神负担;(2)疼痛护理。本病患者疼痛感明显,可影响其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应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为其解释疼痛相关知识,使其对疼痛机制有一定认识,了解镇痛方法、疼痛评估方法等,从而减轻其对疼痛的恐惧心理,并以播放音乐等注意力转移法提升疼痛阈值;(3)健康指导:治疗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增强患者体质,并指导患者利用药物熏洗患处,加速血液运行,并在日常生活中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注意防寒。

3 观察指标:(1)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态度、内容、项目安排、操作技能、护理期间问题解决能力等的满意度,并按照满意、尚可、不满意、极不满意4级标准评分:3分、2分、1分、0分,总分值≥10分者为满意,<10分者为不满意;(2)参考视觉模拟评分法(VAS)[1],评估患者护理前、护理后的主观疼痛感;以1根标尺指导患者评分,两端评分是0-10分,分别表示无痛、剧痛,中间1-3分、4-6分和7-9分依次表示轻度、中度以及重度疼痛。

4 统计学方法:SPSS20.0统计学软件:定量、定性资料行t、x2检验;若存在统计学差异,则以P<0.05描述。

5 结果

5.1 2组护理满意度对比:2组患者均为20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是95.00%(19/20),高于对照组的75.00%(15/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2 2组疼痛感对比: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疼痛VAS评分分别是(6.86±1.15)分、(6.45±1.26)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1.075,P=0.145);护理后,观察组疼痛VAS评分是(3.15±0.16)分,低于对照组的(4.16±0.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45,P=0.000)。

讨 论

膝关节骨质增生作为临床多发病、常见病,又称之为“老寒腿”,尤其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且女性发病率稍高于男性,以膝关节酸痛、肿胀、持续性隐痛为主要临床症状,且病程较长,复发率较高,可对患者生活带来严重不良影响[2-3]。目前,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多选择住院治疗,而治疗期间辅助以全面、周密的护理干预,对于治疗效果有正性作用,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并提升其护理满意度,但该观点尚需进一步证明。

在本研究中即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即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调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指导方面的服务,弥补常规护理内容缺陷,提升护理质量。首先,本病患者因疼痛等症状普遍存在悲观、焦虑等负性情绪,不但影响患者遵医行为,还可能加重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有必要予以心理干预,并辅助以疼痛护理,可减轻患者身心不适感;健康指导则可用于患者出院后等,巩固医院治疗和护理效果,提升满意度,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骨质增生病程膝关节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骨质增生常见误区释疑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骨质增生是自然老化现象
骨质增生不是病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