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纪检监察工作经验推动内审工作持续发展

2019-01-02陈国华彭凌云

审计与理财 2018年12期
关键词:底稿内审执纪

■陈国华 彭凌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要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要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调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力量,增强审计监督合力”。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重要力量的纪检监察部门,十八大以来,既有雷霆万钧的打虎拍蝇之作,又有化育万民的正风溯源之举,更有利在千秋的制度建设之功。与纪检监察部门一样履行监督职能的内部审计部门,可以从纪检监察部门获得的巨大成功中汲取以下经验,从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组织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一、向纪检监察部门的“三转”学习,聚焦内部审计主业

“三转”是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简称。通过这些年的“三转”,纪检监察部门明确了监督执纪问责的主业,规范了内设机构和人员配置,坚持了问题导向的工作规律,落实了“打铁还需自身硬”的作风要求。

当前,内部审计工作与没有“三转”之前的纪检监察工作一样,也存在着诸如主业不明、边界不清的许多问题,导致内部审计越位、错位、缺位现象普遍存在。组织目标的实现和内部审计的发展,迫切要求内部审计聚焦主业,划清内审边界。根据IIA内部审计的定义,笔者认为,内部审计的主业就是确认与咨询,就是为了增加组织价值而对组织治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并提出改善建议。因此,内部审计的边界就是:揭示风险但不管理风险、评价内控但不开展控制活动,提供改进建议但不出台评价标准,概而言之就是监督而不代行管理职责。只有明确内审主业,划清内审边界,才能让内部审计有所为有所不为,找准定位,攥紧拳头,聚焦主业,从根本上解决内部审计越位、缺位和错位的现象。

二、向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学习,明确内部审计作用形式

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是指监督执纪过程中,要让咬耳扯袖、经脸出汗成为常态,让党纪处分和组织处理成为大多数,让严重违纪的重处分和作出重大职务调整成为少数,让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明确了纪检监察部门日常工作的内容,既让监督执纪的对象层层递进,又按监督执纪性质的严重程度层层递进,既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关口前移,又强化了党纪党规的震慑力量营造不敢腐的氛围。

目前内部审计理论非常成熟,但通往千差万别的内部审计实务,还缺乏像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这样的清晰的途径。那么,内部审计日常工作的形态是什么呢?根据IIA内审理论,笔者认为,内部审计应以关注组织风险为工作常态,以发现监督对象在治理、控制和风险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并督促整改为工作重点,以向管理层提供建议作为工作亮点,以向纪检监察等其他监督部门提交问题线索作为震慑手段。其中,关注风险肯定是内部审计部门最寻常的日常工作,包括外部环境变化对组织目标影响的分析、组织新出台内控制度的风险分析、通过风险自我评估对组织成员的风险培训等。风险导向的外在表现,就是问题导向,所以,发现问题,督促问题的整改,就是内部审计最重要的工作。内部审计应该在确认、咨询活动中,揭示风险,发现问题,并通过内审沟通、问题清单等方式督促问题的整改。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的,是基于风险导向和问题导向,向管理层提出改进建议。如果说发现问题、整改问题是事后诸葛,那么,提出改进建议,则是内部审计关口前移防范风险的重要举措。等到问题屡查屡犯,屡查不改,问题性质严重,需要向纪检监察部门移交审计线索后,内部审计再要发挥作用就已经越界了。

三、向巡视工作立行立改学习,做好审计工作文档整理

自从纪检监察部门建立巡视制度以来,巡视不仅让老虎苍蝇们闻风丧胆,巡视也成了党政机关规范履职行为并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重要抓手。而巡视过程中的查纠结合、立行立改制度,对于规范被巡视对象的权力运作、降低巡视组的巡视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

内部审计作为风险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应充分学习纪检监察部门巡视过程中的立行立改的经验,努力做好审计工作文档整理,从而降低内部审计风险。内部审计风险主要体现在:一是查了发现不了问题;二是发现了问题不及时与被审计单位沟通;三是沟通之后的问题不如实向派出机关报告。为了降低上述三大风险,内审工作组应重点整理好以下工作文档:一是详细记载资料调阅情况,内审组只能对自己检查过的工作作出合理保证,资料调阅清单能合理证明内部审计查过哪些信息,没有查过哪些信息。二是认真记载工作底稿,努力将审计过程中关注到的问题、发现的线索、使用的审计工具和程序详细记录,一旦存在审计风险,要能通过审计工作底稿证明自己的清白。三是详细记录审计沟通过程,从最初的审计工作底稿,到最终的审计报告中间,审计组与被审计单位、审计组与派出机构存在多轮次的审计沟通,在沟通过程中,一些审计发现得到立查立改,一些审计发现存在合理理由,一些审计发现被派出机构所认可,这样最终审计报告中可能没有那么多问题。审计工作底稿应详细记录沟通过程,让最初工作底稿中的每一个审计发现,最终是否上审计报告,都有详细的而合适的理由。通过全程、详实的工作底稿,全面反映现场审计过程,全面反映立查立改过程,全面反映审计沟通过程,为降低审计风险提供第一手资料。

近年来纪检监察部门创造的监督工作经验,远不止以上几点。内部审计部门应以中央审计委员会召开为契机,抓住新的历史机遇,在评价和改善组织治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中发挥应有作用,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底稿内审执纪
基于分级审核模式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研究
220 Students Make Riverside Scene at Qinqming Festival Alive 齐心手绘《清明上河图》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监督执纪问责如何“备豫不虞”
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结构变化
执纪不因事小而“散光”——不“大小统管”的执纪,就是对企图违纪者的纵容
执纪监督蒲城破解熟人圈
浅析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
规范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提高审计质量
简述如何做好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