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经销商骗取商务政策补贴信息化审计思路及案例

2019-01-02赵潜涛

审计与理财 2018年12期
关键词:旧车发票商务

■赵潜涛 郑 超

汽车销售领域一直是汽车行业审计关注的重点事项,也是存在权钱交易、商业贿赂的高危领域。众所周知,在汽车销售领域中,经销商的利润组成的很大部分是厂家对各个经销商的商务政策补贴,尤其是近几年在整体经济环境以及外部冲击的影响下,汽车销售领域也逐步呈现出滑坡态势,在这个情况下厂家的商务政策直接关系到各经销商的生死存亡,其中也不乏铤而走险通过虚假手段骗取商务政策补贴的情况。

一、案例背景

2016年,审计署对某汽车企业原领导人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开展审计工作。审计组将汽车销售企业A公司列为审计重点之一,重点关注企业审批特许经销权、汽车销售商务政策的制定以及执行等情况。2010至2015年,A公司对各经销商商务政策补贴累计超过360亿元,A公司针对各经销商的商务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按照月度来划分的,而且针对特殊的市场情况会有许多临时加派或调整的商务政策,各个商务政策品种繁多,商务政策制定的依据也基本上是依据市场行情来定,且经销商获得各类商务政策补贴的条件都不一致。

针对商务政策“碎片化”的特点,审计组成立专门的数据分析小组,参审人员学习分析被审计单位数据库的结构、字段内容。数据分析小组负责采集被审计单位现存的各种营销数据,着重研究被审计单位的数据管理模式,除了对数据进行转换、清理、分析、汇总等基础工作外,还负责承担对其他审计小组提供数据支持。

二、信息化审计思路及方法

(一)分析业务流程,吃透相关政策及规定。

审计组主要学习研究了在A公司占比较大的几类商务政策补贴,即大客户补贴、二手车置换补贴以及财政部门通过企业发放的节能惠民补贴。

1.大客户补贴。

2007年起,A公司为促进汽车销售,对汽车经销商开发的大客户给予补贴。2012年4月,A公司成立水平大客户部,其中大客户分部负责对集中购车的政府类、企业类、租赁类等各类客户进行市场开发和管理。水平大客户部对汽车经销商提交的大客户补贴申报文件(包括发票、营业执照副本、行驶证、组织机构代码等)进行审核,A公司根据每台车的型号、类别、销售政策向经销商发放相应的补贴。

2.二手车置换补贴。

A公司于2009年启动二手车置换业务,对于完成二手车置换特定车型新车业务的网点,A公司给予相应补贴。补贴政策由营销总部销售支持分部在月度商务政策中制定,补贴金额依据购买的新车车型和同等级竞品补贴金额决定。销售网点在完成置换业务后,需要将申报材料上传至“二手车管理系统”,申报材料包括:旧车登记证或行驶证、客户身份证、新车发票、新车行驶证、旧车照片、旧车过户后的新行驶证、旧车购买者的身份证、旧车过户交易发票。由A公司相关部门审核后,向经销商返利账户发放补贴。

3.节能惠民补贴。

从2010年6月开始,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先后按批推出《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环保汽车 (1.6升及以下乘用车)推广目录》(以下简称节能减排目录),凡是消费者购买目录上节能汽车都能得到每辆3 000元的补贴。A公司共有7款车型入围第四批节能减排目录,推广时间为2010年11月23日至2011年 9月 30日;8款车型入围第二批节能减排目录,推广时间为2015年7月27日至2015年12月31日。

2010年9月2日,财政部出台规定,汽车经销商需在消费者提供个人信息、车牌号码并在销售发票上签字确认后及时兑付补贴,财政部要求节能汽车推广企业及其经销商要把企业销售优惠和政府补贴严格区别开来,先按享受企业优惠后的实际价格出售节能汽车并开具销售发票,再将政府补贴兑付给消费者,不得将财政补贴纳入企业优惠额度,不得以已享受价格优惠等为由拒不兑付补贴,不得因政府补贴提高节能汽车销售价格,切实使消费者享受国家财政补贴。

A公司销售部规定,消费者应填写确认书,经销商应保留消费者领取补贴确认书原件、身份证复印件、行驶证复印件、发票复印件等资料备查。

(二)分析经营模式及漏洞。

从2007年起,A公司为了促进汽车销售,对经销商开发的政府、企业集团、租赁公司类等大客户批量购车对各经销商给予一定数额的大客户补贴。2012年4月开始,A公司水平大客户部负责对集中购车的政府类、企业类、租赁类等各类客户进行市场开发和管理。大客户补贴的申报及审批流程为:经销商对符合大客户定义的客户销售汽车后,向企业进行申报(申报文件包括汽车销售发票、营业执照副本、行驶证等)。上述过程均在大客户补贴申报审核系统(cweb)中完成,由厂家进行在线审核后对经销商予以兑现,每台车根据型号不同、销售政策不同补贴3 000元至8 000元不等。

由于汽车经销商的内部运转模式基本一致,审计组有针对性的选取了该企业旗下的某经销商进行了实地了解学习,主要包括经销商内部机构设置、业务流程、财务业务对接、大客户补贴申报流程等情况。

通过了解,审计人员发现企业内部管理中的几个疏漏之处。一是一定额度内的大客户补贴实质上由区域销售经理一人审核通过后即可发放,企业没有设置交叉复核的内部控制程序;二是区域销售经理仅对汽车经销商上传的电子文档进行要素审核,未要求汽车经销商提供相关纸质文件,也未对电子文档进行实质性审核;三是区域销售经理不对发放大客户补贴的购车企业进行回访确认,缺少最终的事后审核环节;四是即使被发现申请补贴造假,由于企业在汽车销量上依赖汽车经销商,对于汽车经销商的处罚仅仅停留在退回相应补贴,处罚力度较弱。审计人员还了解到,由于近年经济下行,汽车销售状况不佳,加之汽车经销商面临着企业的各种销售考核压力、自身的库存经济压力、同行业竞争压力等,汽车经销商对于企业给予的补贴需求较大,补贴已然成为汽车经销商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

根据审计舞弊三角理论,企业内部管理的疏漏可能会给予汽车经销商舞弊机会,经济与销售任务可能会给予汽车经销商舞弊的压力,区域经理要素式而非实质性的审核也可能给予汽车经销商铤而走险的借口。

(三)数据质量分析。

审计组通过对商务政策的制定及执行业务流程以及其依赖的信息系统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并与销售部门相关人员进行座谈了解到,虽然该企业各信息系统较为完善,但由于商务政策变幻无常,商务政策的持续时间也不一致,因此在销售商务政策的制定方面仍然采取的是原始手工的方式进行,分月度发布文本形式的商务政策,月底由各经销商进行申报,由企业审核过后以购车折价的方式予以兑现。同时,对于不同的商务政策的申报以及审批流程也不一致,数据质量也参差不齐,许多商务政策的补贴奖励仍然采取的是手工计算的方式进行,且为汇总数据,明细数据需重新计算,审计核实起来难度较大,但是还是有部分商务政策的申报及审批数据是依赖信息系统的。

数据分析组对商务政策补贴数据进行按商务政策种类进行分类汇总发现,该企业从2010年至2015年一致持续的且所占份额较大的商务政策是大客户补贴,且从2010年至2015年有约30亿的规模,同时该商务政策较为固定,数据质量条件较好,将部分Oracle格式的数据转换为SQL格式的数据,对字段格式稍加转换后,即可使用,适合采用数据分析的方法进行。审计组决定,对数据条件较好的大客户补贴作为最先考虑的重点开展信息化审计,同时也将二手车置换补贴、节能惠民补贴纳入信息化审计范畴。

(四)数据及资料采集。

1.大客户补贴相关数据采集。从A公司商务工作网(CWEB)获取大客户补贴售后申报及影像资料,从当地国税部门取得“国税系统车辆购置税数据”,从汽车经销商处获得整车售车台账、整车销售发票、整车销售合同及售车付款凭证。

2.二手车置换补贴数据采集。从A公司“二手车管理系统(VO系统)”中获取获得补贴的新旧车辆证件影像资料。从水平大客户部获取2005年至2015年A公司兑现置换补贴的车辆台账(包括车主姓名、身份证号、旧车车架号、车牌、品牌、车型、新车车架号、车牌、品牌、车型),从汽车经销商处获取旧车收购管理台账、旧车评估检测档案、总经理签批的旧车收购及新车置换文件。

3.节能惠民补贴数据采集。从A公司财务部门获取上报给国家发展改革委的申请享受节能惠民补贴车辆信息(包含购买人姓名、联系方式、车辆型号、车辆识别代号、车辆牌照号、发票号),财务部门将补贴转给各个经销商的金额。从汽车经销商获取汽车销售合同、发票、将补贴转入个人账户的汇款单、记账凭证以及相关电子明细账。

(五)分析数据,发现疑点。

1.大客户补贴数据分析。采集完毕上述数据后,审计人员尝试核实上述大客户购车的真实性,即实际是否为政府、企业集团、租赁类等上公牌的大客户购车,是否存在经销商虚构售车给大客户来骗取大客户补贴的情况。数据分析组利用了国税部门的车购税管理系统的车辆档案数据,该数据可以反映车辆的真实户主。因此将上述采集的大客户补贴明细数据与国税车辆购置税系统数据,通过每台车的唯一标识车架号进行关联对比,分析其是否存在经销商申报该车辆卖给的是大客户而实际却是个人购车的情况。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其提交的汽车销售发票、营业执照副本、行驶证等电子文件资料存在较大的造假嫌疑。

SQL数据分析部分运行代码:

Select*into获大客户补贴车辆 from 大客户补贴总部审核通过数据 a join国税局车购税数据b on a.车身号=b.车身号 Where a.大客户类别 in(‘政府类客户’,‘企业类客户’,‘租赁类客户’)

Select*from 获大客户补贴车辆 where(大客户名称<>纳税人名称)and(大客户编码<>b.身份证号)

分析结果发现,多家汽车经销商向厂家申报的大客户购车信息与车辆购置税纳税人名称不符,即申报的上公牌的大客户购置车辆并非由单位缴纳车辆购置税,而是由个人缴纳车辆购置税,与现实中谁购置谁纳税的逻辑不符,且经销商提交的汽车销售发票、营业执照副本、行驶证等电子文件资料存在较大的造假嫌疑。数据分析组将上述分析结果分类汇总,确定了B、C两家汽车销售公司大客户补贴金额较大的经销商作为审计重点对象。通过将置换补贴车辆台账与“车辆购置税数据”以车架号关联后发现,某些已置换的旧车车主与新车车主不是同一个人。另外,某些已获得置换补贴的旧车并未存在于经销商的旧车台账中。

2.二手车置换补贴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兑现置换补贴的车辆台账(包括车主姓名、身份证号,旧车车架号、车牌、品牌、车型,新车车架号、车牌、品牌、车型)、旧车收购管理台账,并与“国税系统车辆购置税数据”、“车管系统数据”对比发现新旧车户主不一致,或者旧车未过户的情况。通过分析“二手车管理系统(VO系统)”中该车申报的影像资料,发现2014年以来,D汽车销售公司的14辆获得置换补贴的旧车并未按照A公司相关规定上报,无旧车购置发票、无旧车检验报告等关键性材料,其中有6辆旧车的行驶证、机动车登记证有明显图片修改痕迹。

3.节能惠民补贴数据分析。比对分析节能惠民补贴车辆信息与汽车经销商获取汽车销售合同、发票、将补贴转入个人账户的汇款单、记账凭证以及相关电子明细账,发现E汽车销售公司可能存在截留补贴的可能。

三、审计成效

针对数据分析发现的问题,审计组进行重点延伸核实。审计组非常有针对性地对延伸任务进行分工,第一小组负责财务部门,取证疑点汽车销售的财务会计凭证、汽车销售发票以及汽车销售合同、收款票据等原始资料,该部门资料可以真实反映汽车真实的销售对象。第二小组负责销售部门,取证疑点汽车销售申报的大客户补贴申报汽车销售发票、营业执照副本、行驶证等电子资料,同时关注该部分申报电子资料是否存在伪造行为,取得伪造申报电子资料的相关证据。

延伸B、C两家汽车销售公司,发现他们在申报大客户补贴过程中是以企业、政府机关的名义进行申报,并上报了这些企业、政府机关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发票、汽车行驶证等图片资料,审计组通过对比申报的影像资料和真实的汽车销售发票原件,发现这两家汽车销售公司2014年至2015年通过修改图片等方式来伪造申报资料,且其销售台账及销售发票显示车辆实际销售给了个人,涉嫌骗取大客户补贴240万元。另外,审计组还发现了汽车经销商用于伪造资料的图片模板文件,具有较明显的伪造申报资料的行为。

延伸D汽车销售公司,发现有2辆显示已置换(已过户)的旧车,依然在原车主名下。同时,这些旧车也不存在于经销商的“旧车台账”中,该经销商也无法提供旧车买卖合同,总经理批准置换的签批文件等证明资料。

通过查阅E汽车销售公司节能惠民补贴收入与支出银行汇款单据,发现该经销商共获得2015年节能惠民补贴97.8万元,其中:81万元已支付给购车人,16.8万元滞留在经销商银行账户中,滞留的期限均在4个月以上。

四、一点思考

从该案例可以发现,A公司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还存在漏洞。A公司对于申请补贴的汽车销售公司提供的资料往往只是进行了形式上审核,大量资料只用提供电子文档,如发票只用提供电子扫描件,这就给汽车销售公司提供了可乘之机。A公司审核程序过于单一,未设置交叉复核程序,且从未对所发放补贴的情况进行核实和检查,出现补贴被骗的情况也就不奇怪了。针对这些问题,A公司的整改措施除了要收回相关汽车销售公司骗取的补贴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大相关补贴的检查广度、深度以及处罚力度。

猜你喜欢

旧车发票商务
复古(环球360°)
浅谈医院财务报销发票的审核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北京外企服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商务服务板块
——FESCO国际商务
上半年朝阳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632.3亿元
浅谈中国旧车置换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全国增值税发票查验平台启用
商务达人数码大变身
旧车扔进垃圾桶
我的商务秘书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