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表达,让独特思考在课堂流淌

2018-11-29江苏省海门市通源小学顾晓燕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18期
关键词:个性化习作语文

江苏省海门市通源小学 顾晓燕

习作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培养学生文字运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综合素养方面极为重要。但是碍于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羁绊,长久以来,语文教师在学生应试习作能力与写作套路的教学中花费了过多精力,忽略了更为重要的个性化习作能力培养,无异于本末倒置。语文教师需要提高对学生个性化习作能力培育的重视程度,在基础课程教学中逐步完成学生个性化培养的渗透,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一、引入活动体验,让独特思考在个性课堂流淌

个性化习作的前提是充足的素材积累,假若学生没有足够深入的生活体验,单单依靠传统教学中所学到的语言运用技巧与应试写作套路,必然会导致作文出现千篇一律、情感虚假与深度不够等问题。建立活动型习作课堂,给予学生真切的生活体验是完成学生个性化习作能力培养的首要工作。活动型课堂有别于传统的以教师耳提面命推动教学发展的形式,而是典型的任务驱动,需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开拓学生眼界,再通过一系列教学任务保证课堂走向与教学效果。写作很大程度上是对现实事物的描写,个性化习作不仅需要培养学生对周围世界细致观察的习惯,同时也需要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事物的技能。

例如在端午节前后,我会组织学生开展“包粽子”的活动课堂。首先,我会选择在课下带领学生一同前往菜市场进行原料选购,帮助学生体验市井的百态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同时向学生提出记录小贩们行为特征与动作细节的任务要求,再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则介绍大诗人屈原生平与粽子由来的短片,加速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接着带领学生合作完成包粽子的环节。最后,我要求学生根据本次经历,可以任意挑选一个写作点或完整流程进行写作,鼓励特殊角度写作类型。由此,学生的写作范畴不再拘谨与平铺叙事,可以是对小贩人物的描写,也可以是对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歌颂,还可以是对当今幸福生活的赞美等。

二、释放自我想法,让独特思考在个性课堂流淌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所有教学计划正常进行的催化剂,但是传统教师肃穆严厉的夫子形象并不方便教师融入学生群体,反而会在无形中拉远与学生的距离,导致学生不敢在习作中进行个性化表达。教师需要积极融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所感所想,着重在“说真话、叙真情”的过程中完成学生真实自我的释放。说真话与叙真情是个性化习作最简单也是最基础的策略,常言道“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需要在文章中记录自己最真实的看法与情感,拒绝传统固化写作搭配,如教师一定是和蔼可亲的、同学一定是活泼向上的等。

例如在指导学生进行日记写作相关内容时,我不建议教师强制要求学生记录如“今天最有意义的一件事”等此类的空洞、模块化的内容,因为过于硬性的规定会扼杀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会将日记作为一件差事,而非一种习惯,难免走上应付与“瞎编”的道路。因此,我一般建议学生采用细节描写的手法来记录一件真实的小事,正所谓“最真的就是最美的”,在日常的积累中稳步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

三、放宽写作范围,让独特思考在个性课堂流淌

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生应当是生长在原野之中的秀木,而非严格筛选控制下农田中的庄稼。宽泛的写作环境既是学生个性化习作的基础要求,也是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的良药。习作可以是对生活的记录、对世界的解读、对情感的抒发、对知识的储存,总体上来说,宽泛的写作环境一般包括以下两个层次:第一,题材的不固定,具体指允许学生大胆选择写作对象与文体。第二,匠心独具的写作角度,班级内学生身处相同的年龄段、相似的成长环境,对事物的描写也容易形成千人一面的情况,所以特别需要教师鼓励学生进行不同角度的构思。

例如在写春天题材的作文时,我并不会将写作内容局限在“写景”之上。首先,描写对象上允许学生选择花鸟,如《春至燕归来》《看那春花烂漫》等;允许学生选择叙事,如《春天趣事多》《春天的故事》等;允许学生选择主题进行议论,如《等待下一个春天》《花开不只在春天》等。同时,允许学生选择记叙文、诗歌、议论文等多种文体进行表达。

四、丰富教学方式,让独特思考在个性课堂流淌

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是体现教学效果的晴雨表,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借鉴优秀教学模式,丰富习作课堂上的教学方式,激发课堂上学生的习作积极性,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在选择教学方向、布置写作任务的环节,教师可以借鉴抛锚教学法;在烘托学习气氛、渲染课堂氛围时,可以选择情景教学法导入学习情景;在讲解写作技巧、进行范文赏析环节,可以使用微课教学法来降低学生理解难度。

例如在教学《父爱》之类的写作范文时,我会结合情景教学法,先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老男孩的《父亲》微电影烘托气氛,导入教学课题,然后使用微课视频的形式带领学生对朱自清的《背影》一文进行详细解读,指导学习其中的描写手法,最后,我鼓励学生学习朱自清展开对父亲不同角度的描写,如《父亲的脚》《爸爸是本书》等。

总之,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个性化习作必然是未来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学生个性化习作的培养离不开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的探究与改良。语文教师需要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充实自身教学技巧,高举新课改大旗,真正完成学生个性化习作培养,让独特思考在学生的作文中流淌。

猜你喜欢

个性化习作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同桌宝贝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习作展示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