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给教师的建议》,悟后进生转化策略

2018-11-29江苏省张家港市乐余中心小学高克勤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18期
关键词:林斯基苏霍姆智力

江苏省张家港市乐余中心小学 高克勤

后进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大概有:自身身体心理素质、智力发展迟缓、家庭教育、家庭关系、社会环境、受教育的基础等。最近研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发现他直接或间接地提出的一些后进生转化理念视角独特,在岁月的淘洗中历久弥新,让我产生了新的感悟。

一、阅读,建立广阔深远的智力背景

苏霍姆林斯基在《建议》第6条中指出:不能因为学生学力差而局限于教材,应该打开他们的阅读视野。我们平常的做法显然与这条建议是相悖的,对于学差生,我们恨不能把教材上的知识塞进他们的脑子,只觉得他们的时间是不够用的,哪还会舍得“浪费”在阅读这些拓展性的学习上面。然而,苏霍姆林斯基一语惊醒梦中人,阅读是在建立学生的第二套知识体系,它是学生的智力背景,拥有了这样的智力背景,学习上才会有思考,才能拥有学习的支持力。

“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该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我们在教学中会发现,那些平时生活体验比较丰富、阅读面比较广的孩子,在课堂上思维就会非常敏锐。而那些思想比较闭塞,情感体验不丰富,只懂得死记硬背的孩子,常常对新知识的接受比较迟钝。因此对于后进生来说,单纯补习课本上的知识既痛苦又低效,用阅读的方式打开学生思维,鼓励学生思考,是值得大家探寻的领域。

二、分层,满足直达内心的学习获得感

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差异提出的教学策略,苏霍姆林斯基在《建议》第1条中就提出:“任何一门学科的任何教学大纲只是包含一定水平和一定范围的知识,而没有包含活生生的儿童,不同的儿童要达到这个知识的水平和范围,所走的道路是各不相同的。”对于学差生,就要根据他们的特点,通过适合的途径引导他们接近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水平,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因为被引入了一种力所能及的、能获取成果的脑力劳动中去而变得专心致志,把属于自己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从而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

班里的小吴同学学习懒惰、怕吃苦,接受力较弱,学习非常吃力。这学期我跟他签署了一项协议,规定了必须完成的两项作业:默写和《补充习题》,并鼓励他坚持阅读和每周写一篇日记,其他的一律不作要求。小吴面对“瘦身”的学习任务,自感可以应付,所以郑重地签字。在这个学期里,他信守诺言,不仅完成了规定作业,课堂上也自觉了许多,我也乐得不再讨债式地催促他学习,期末的时候,他的语文成绩破天荒地达到了及格。我想,这就是分层的力量。

当然,分层教学中除了分层设立目标,还要采取作业分层反馈、成立课堂学习小组等必要的辅助手段,加强对各层次学生的指导,促进学生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转化,使学生整体优化,进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三、铺垫,触发饶有兴趣的课堂关注

据调查显示,大多数后进生的听课注意力不易集中,思想涣散,听课效率低下。《建议》第29条中提道:“要创造情绪高涨的状态,单单依靠在上课时采取某些特殊的方式,譬如说选用恰当的直观手段,那是不能达到目的的。这种状态的形成取决于许多因素——思维的素养和情感,学生的见闻的广度等。”可见,我们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课前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建立预备知识库,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和初步认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能引发思维的情境与问题。

有次我正准备让学生默写,突然小陈走到走廊,大声呼喊去上厕所的小施同学,于是我布置学生观察接下来发生的状况。大家在这一“游戏环节”完成后,根据我的提示口头还原当时的场景,又迫不及待地用笔记录下这生动的一幕。整个过程中,包括平时作文差的孩子在内,都情绪高涨地参与其中,细致观察,尝试表达,评价矫正,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课前给后进生一个铺垫,如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推荐阅读相关的书籍,布置做个小实验,去观察相关的现象等,在前置性的学习中思考并发现问题,再把问题带进课堂,力求从老师的讲课中去寻求问题的答案,从而唤醒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得这些学生不再游离于课堂之外,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四、激励,唤醒不断向上的学习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用惊奇、赞叹可以治疗大脑两半球神经细胞的萎缩、惰性和虚弱,正像用体育锻炼可以治疗肌肉的萎缩一样。可见,对于后进生,激励与关怀对于他们的成长是非常关键的。

1.沟通情感,增强信心。后进生普遍存有自卑心理,但也都有向上的愿望,绝对不能歧视他们,要尊重他们,主动与他们进行感情交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对他们倾斜,使他们增强转化的信心,打好转化的基础。

2.表扬为主,挖掘潜能。后进生也有自己的长处,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挖掘他们的优势。平时,我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多给他们创造一些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激励他们不断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3.淡化分值,鼓励超越。《建议》第13条中提出:“你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都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我们在对学生评价的过程中,不要总是盯着分值,而要鼓励学生挑战自己,与水平相当的同学进行竞赛,在竞争氛围中激发学生兴趣及学习知识的能量。

教育是一门艺术,只有把握了教育的规律、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脉搏,后进生的转化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给教师的建议》无疑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经典教育读本,它的理论思想值得我们不断推敲锤炼,它所阐述的后进生转化策略还不止于此。“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让我们回到教育的本源,多给后进生一些爱心,用爱温暖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全速驶向成功的彼岸。

猜你喜欢

林斯基苏霍姆智力
“冰人”杀手:残忍杀害200多人,家人一无所知
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做教师
他为什么令人敬仰
10封被尘封的苏霍姆林斯基“给儿子的信”
——译著背后的故事
特雷林斯基版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本事(二)
特雷林斯基版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本事(三)
O.B.苏霍姆林斯卡娅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欢乐智力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