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氟烷丙泊酚和依托咪酯对老年人麻醉诱导插管的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研究

2018-11-13李忠云

中外医疗 2018年27期
关键词:氟烷皮质醇丙泊酚

李忠云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麻醉科,云南西双版纳 666000

老年人由于年纪增大,身体各项机能开始下降,免疫力和抵抗力降低,再加上身体大多伴有多种基础疾病,所以在进行手术麻醉诱导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所以,对于医护人员来说,采取有效的麻醉诱导药物,尽可能地减少麻醉药物带来的应激反应,帮助患者维持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正常变化,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是现在临床上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2]。为此,该次实验方便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该院老年麻醉诱导插管患者80例进行讨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该院老年麻醉诱导插管患者80例进行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32 例,女性 8 例,年龄 58~80 岁,平均(59.3±13.9)岁;对照组男性 31例,女性9例,年龄 59~81岁,平均(60.1±12.8)岁。所选择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该次实验已经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经过所有患者和家属的知情同意。纳入标准:①均取得所有患者的知情同意;②所有患者临床资料齐全;排除标准:①不能正常沟通交流的患者;②有其他严重内科疾病的患者。

表1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比较(±s)

?

1.2 方法

诱导前给予患者地西泮10 mg肌肉注射,阿托品0.5 mg肌肉注射,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进行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尤其是要注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组采用异氟烷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首先给予患者面罩吸氧 3 min,给予咪唑达伦 0.04 mg/kg、芬太尼 1 μg/kg、再给予异氟烷让患者吸入,注意要把异氟烷的浓度调整合适,观察患者的睫毛反射消失后,对其静脉注射维库溴铵 0.1 mg/kg,芬太尼 3 μg/kg,3 min后为患者进行气管插管,给予患者1%的异氟烷或和丙泊酚维持麻醉,对照组采取依托咪酯进行麻醉诱导,首先以1~2 mL/s的速度给予患者依托咪酯0.3 mg/kg,观察患者的睫毛反射消失后,给予维库溴铵0.1 mg/kg,芬太尼3 μg/kg,3 min后为患者进行气管插管,给予异氟醚持续泵入维持麻醉。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插管后 1 min(T2)、插管后 3 min(T3)、插管后 5 min(T4)、插管后10 min(T5)的血流动力学(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及T0、T3、T4、T5时的应激反应(血糖以及皮质醇浓度)。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比对照组的要稳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应激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

T3、T4、T5时对照组患者的皮质醇水平明显较观察组的要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应激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应激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s)

注:与 T0 对比,*1:t=2.043,P<0.05;*2:t=2.177,P<0.05;*3:t=3.348,P<0.05。 与观察组相比,#1:t=2.092,P<0.05;#2:t=2.077,P<0.05;#3:t=2.394,P<0.05。

33

3 讨论

最近几年来,麻醉诱导安全越来越受到很多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重视,麻醉中帮助患者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应激反应的出现,促进患者的预后,是极为重要的[3]。异丙酚是现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麻醉诱导药物,可以帮助患者抑制外周血管神经递质的释放,收缩平滑肌,削弱去甲肾上腺素有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以此发挥出良好的降压效果;异氟烷可以帮助患者抑制循环,减少气管插管对患者造成的刺激,保护机体不受到重大的损伤[4-5]。因为异氟烷可以抑制心肌收缩,从而帮助患者降低血压,稳定血流动力学的变化[6]。糖皮质激素皮质醇主要是肾上腺皮质和网状带分泌的,会导致患者的血糖异常升高,产生应激反应,影响患者的机体应激能力[7-8]。而皮质醇是一种比较敏感的应激指标,一旦受到刺激,会导致肾上腺素异常分泌,尤其是受到手术刺激的时候,应激反应会更强烈[9]。通过麻醉诱导后对照组患者的皮质醇和血糖下降比对照组的要好,说明依托咪酯对患者的应激水平起到了良好的稳定作用,抑制气管插管给患者带来的应激反应,同时还可以帮助患者稳定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促进患者的预后。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异氟烷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对照组的要稳定。T3、T4、T5时对照组患者的皮质醇水平分别为(271.6±75.6)、(268.4±85.9)、(265.7±95.5)g/L,明显较对应时间点的观察组要高(P<0.05)。可见采用异氟烷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相较于依托咪酯麻醉诱导更有利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应激反应。邹健飞[10]在研究中也得出在老年人麻醉诱导中,静脉注射丙泊酚或吸入异氟烷比静脉注射依托咪酯能更好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变,T3、T4、T5时采用依托咪酯进行麻醉诱导的C组患者的皮质醇水平分别为(273.4±78.5)、(270.4±86.4)、(266.5±92.8)g/L,明显较静脉注射丙泊酚或吸入异氟烷行麻醉诱导患者对应时间点的皮质醇水平高,与该研究结果相近。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麻醉诱导插管的患者,采取异氟烷、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可以帮助患者稳定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减少应激反应的出现,值得在今后的麻醉诱导中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氟烷皮质醇丙泊酚
危重患者内源性皮质醇变化特点及应用进展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The most soothing music for dogs
氟烷红外光谱的研究
血睾酮、皮质醇与运动负荷评定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丙泊酚预防MECT术后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七氟烷对幼鼠MAC的测定及不同脑区PARP-1的影响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