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呼吸机治疗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对改善营养水平及临床预后的影响

2018-11-13崔益明金守兵陈彩霞

中外医疗 2018年27期
关键词:危重白蛋白组间

崔益明,金守兵,陈彩霞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ICU,江苏南京 211500

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包括多脏器衰竭、中毒重度休克等在内的危重患者由于患者在遭受严重应激反应后机体代谢速率加快,导致机体营养水平急剧下降,容易产生营养不良的后果,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带来不良的影响[1-3]。因此,对此类患者常常需要给予早期营养支持以患者营养不良的现象[4]。临床上常见的营养支持主要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5]。现将该院自2015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予以呼吸机治疗的ICU危重患者7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肠外营养支持,并对治疗后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现将研究成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在该院进行呼吸机治疗的危重患者共7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在40~85岁。平均年龄(60±3.5)岁。原发疾病如下:脑出血10例、脑梗死6例、重度肺炎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2例、重度颅脑损伤6例、多发伤16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及病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上述研究均经伦理委员会同意且患者均具有知情同意权。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原发病行针对性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肠外营养支持,将含有葡萄糖、脂肪乳、氨基酸、微量元素的营养元素混合液通过营养泵输入患者的中心静脉,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

观察组患者入院后的48 h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将鼻胃(肠)管置入,使用营养泵在以20 mL/h的速率均匀输入24~48 h,此后将速率提高到70 mL/h,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决定是否将速率维持在70~100 mL/h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速率进行调节。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及总蛋白等营养指标的差异。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营养治疗前后各项营养指标情况

2组患者行营养支持治疗后,包括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总蛋白在内的营养指标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指标上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2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后各项营养指标比较[(±s),g/L]

表1 2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后各项营养指标比较[(±s),g/L]

组别 血红蛋白治疗前 治疗后血浆白蛋白治疗前 治疗后总蛋白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t值 P值96.8±6.9 96.5±6.5 0.07>0.05 120.5±11.3 103.3±10.5 8.32<0.05 29.8±5.2 30.1±4.3 0.11>0.05 39.5±4.5 32.7±4.3 5.73<0.05 60.3±4.2 60.1±3.9 0.08>0.05 67.8±5.1 61.5±3.8 5.38<0.05

2.2 2组患者营养治疗后并发症情况

从2组患者行营养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看,观察组患者在3种并发症类型上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2组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n(%)]

3 讨论

ICU病房主要收治危重患者,这类患者中的大部分都经历过重度创伤或大规模手术[6],普遍存在进食困难、机体代谢速率快速及能量消耗增加等情况,因此,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对于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7]。随着对营养支持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结果显示相对于传统的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更加符合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因而更有益于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该次研究对两种主要的营养支持方式进行了研究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

该次研究结果发现,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相关营养指标没有显著差异,在营养支持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及总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观察组患者在上述营养指标上的提高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具体表现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红蛋白为(120.5±11.3)g/L,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03.3±10.5)g/L,于晴等[8]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红蛋白为(128.7±12.7)g/L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红蛋白为(105.4±9.8)g/L,这与该次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白蛋白为(39.5±4.5)g/L,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2.7±4.3)g/L,;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蛋白为(67.8±5.1)g/L,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1.5±3.8)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其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为5.5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6.67%;腹胀腹泻发生率为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22%;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5.56%,远远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危重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较传统的肠外支持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营养水平,进而促进患者的治疗,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危重白蛋白组间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147例危重新生儿转运的临床分析
Cu2+、Zn2+和 Pb2+对绿原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
Numerical Solution of Fractional Fredholm-Volterra Integro-Differential Equations by Means of Generalized Hat Functions M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