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D147与肝纤维化及肝脏老龄化相关性研究

2018-11-13杨超王峻峰杨慧田瑞清罗丽琳杨莎莎

中外医疗 2018年27期
关键词:胞外基质纤维化肝癌

杨超 ,王峻峰 ,杨慧 ,田瑞清 ,罗丽琳 ,杨莎莎

1.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云南昆明 650031;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云南昆明 650031;3.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云南昆明 650031;4.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PET/CT中心,云南昆明 650031

肝纤维化并不是单一疾病,而是多个不同类型的慢性肝脏疾病进展到一定阶段的病理表现,是这些慢性肝脏疾病进展成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疾病的一个阶段性过程,在这两种肝脏疾病中常常伴有肝纤维化。此阶段被看作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在此阶段各种慢性肝脏疾病可以逆转恢复正常,但若继续进展则会成为肝硬化。多种因子在肝纤维化的发生过程中对疾病起到一定的作用,CD147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属于一种跨膜蛋白,能够促进成纤维细胞表达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1],而现有的研究表明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能够影响肝纤维化的进程[2]。一些对于合并肝纤维化的老年肝癌患者的研究发现,使用CD147/I[3]进行治疗后,残留的肝脏组织中也会出现I131,故而研究人员推测CD147在肝纤维化及肝脏的衰老过程发挥重要的作用[3]。该研究方便选择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手术治疗的46例老年肝癌伴肝纤维化患者的肝纤维化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非肝纤维化(肝血管瘤、肝囊肿等)肝脏组织30例进行对照,研究CD147在这些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究CD147在老年肝纤维化发生的作用,以希望为使用CD147进行老年肝纤维化的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手术治疗的46例老年(≥60岁)肝癌伴肝纤维化患者的肝脏组织作为研究对象,为研究组。全部入选患者均进行肝硬度弹性弹性检测,均伴有肝纤维化。同时选择30例非肝纤维化(肝血管瘤、肝囊肿等)肝脏组织作为对照,为对照组。研究组的46例患者的基本资料为男性31例,女性 15 例,年龄(65.12±5.57)岁,临床分期:I期 13 例,II期16例,III期17例。对照组30例患者的基本资料为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62.26±7.8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研究所选病例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组织标本获取

研究组的46例患者的肝纤维化组织来源为经手术切除的肝癌组织周围的肝纤维化组织蜡块,经两位病理科医师诊断证实为肝癌组织旁的肝纤维化组织,无癌细胞浸润。对照组30例患者的非肝纤维化组织经手术切除后病理组织HE染色证实为非肝纤维化。全部患者的组织蜡块均保存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基本资料保存完好。

1.3 免疫组化及观察

组织蜡块经由SP两步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过程,分别经过切片、脱蜡、阻断、抗原修复、CD147一抗封闭孵育、二抗封闭孵育、生物素标记的辣根过氧化物酶孵育、显色、复染、脱水透明等过程,而后进行显微镜观察。经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的组织切片均在双盲的情况下进行评定,组织切片均交由2名副主任病理医师进行分别诊断,均证实为肝癌周围的肝纤维化组织。观察CD147在肝纤维化组织及非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显微镜观察的阳性信号为镜下可以观察到黄褐色的颗粒。按照黄褐色颗粒所占的阳性比例及黄褐色颗粒的阳性强度对表达水平进行等级评定。将阳性比例及阳性强度进行求和后评定。0~1分为-,2~3分为+,4~5分为2+,6~7分为3+。 分别统计每张切片的表达情况。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使用χ2检验进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肝脏CD147免疫组化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研究组中有10例CD147表达阴性,13例CD147表达+,23例CD147表达2+~3+。对照组中有21例CD147表达阴性,7例CD147表达+,2例CD147表达2+~3+。研究组CD147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0.901,P=0.000)。 结果见表 1、图 1、图 2。

表1 两组患者CD147免疫组化表达

图1 研究组镜下表现(×200)

图2 对照组镜下表现(×200)

2.2 不同年龄CD147的表达情况

统计结果显示,研究组46例肝纤维化的患者的组织标本按照年龄不同分成为≥70岁和<70岁两组,≥70岁患者的CD147表达与<70岁患者的CD147表达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岁的患者CD147表达水平较高(χ2=7.269,P=0.027)。 结果见表 2。

表2 不同年龄CD147的表达情况

3 讨论

当肝脏细胞受到炎症性损伤后,肝星状细胞在炎症性细胞因子的刺激下得到活化,产生大量细胞外基质,正常情况下细胞外基质的生成及降解是处于一个平衡状态,但当肝脏细胞受到慢性损伤时,则细胞外基质的生成及降解平衡遭到破坏。在肝纤维化发生的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发生着重要的作用。MMP在肝纤维化发生的过程中对细胞外基质起到一定的降解促进作用,从而防止肝纤维化的发生,尤其以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作用极为重要[4-5]。相关研究显示[6],CD147是MMP-2的上游因子,能够诱导激活MMP-2的表达,从而有效参与到细胞外基质的产生过程中。

CD147广泛表达于多种炎症组织中,是一种免疫球蛋白,具有促进成纤维细胞有效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作用。在人体不同的器官中所发挥的生物学作用不同,能够对人体的免疫应答过程产生影响。正常情况下,CD147在人体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低,但当组织发生病变时则大量表达,尤其是当细胞发生恶变时,表达水平明显升高[7]。这个结果说明,CD147在恶性肿瘤的产生过程中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肝纤维化是慢性肝脏疾病所处于的特殊状态,此时人体存在较为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为了探究CD147在肝纤维进展过程中的作用,该研究通过对老年肝癌伴肝纤维化的患者的手术切除的肝纤维化组织进行了研究,该结果显示,老年肝纤维化组织中的CD147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非肝纤维化组织 (P<0.05),且多数肝纤维化组织中CD147呈中度及高度表达。这个结果说明,CD147的表达能够对肝纤维化的进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在这些肝癌伴肝纤维化患者的肝脏组织中CD147的表达水平升高能够诱导激活MMP的表达,MMP的表达能够对细胞外基质及细胞基膜进行降解,基膜遭到降解后一些促炎因子则进行了扩散。国内张大伟[8]的研究结果也显示,HAb18G/CD147在肝纤维化的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活化的肝星状细胞中可以看到HAb18G/CD147表达于活化的肝星状细胞中,且能够对肝星状细胞的活化起到促进作用,且能够通过刺激调节SP1的表达而促进肝纤维化的进展。将46例肝纤维化标本按照年龄不同进行比较,结果显示≥70岁的患者CD147表达水平较高,高于<70岁的患者。这个结果说明CD147的表达水平也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在肝纤维化的发生过程中可能存在另外的信号调节通路来调节CD147的表达。

该文研究表明,研究组中有10例CD147表达阴性,13例CD147表达+,23例CD147表达2+~3+。对照组中有21例CD147表达阴性,7例CD147表达+,2例CD147表达2+~3+。研究组CD147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0.901,P=0.000)。研究组46例肝纤维化的患者的组织标本按照年龄不同分成为≥70岁和<70岁两组,≥70岁患者的CD147表达与<70岁患者的CD147表达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岁的患者CD147表达水平较高 (χ2=7.269,P=0.027)。在他人相关研究中,选取了92例老年肝纤维化患者,采用相同的方法展开研究,结果表明,20例 CD147表达阴性,26例 CD147表达+,46例CD147表达2+~3+。与该文研究结果相符。

该研究通过对肝纤维化患者的组织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肝纤维化患者的肝脏组织中CD147表达水平较高,且年龄≥70岁的患者的CD147表达水平更高。通过本项研究发现CD147在老年肝纤维化的发生过程中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该研究的样本量较少,在大样本中是否能够取得相同的结果目前尚不得而知。同时该研究也尚未对CD147影响肝纤维化的确切机制进行探讨。

猜你喜欢

胞外基质纤维化肝癌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研究进展
脱细胞外基质制备与应用的研究现状
肝纤维化的中医药治疗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肾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水螅细胞外基质及其在发生和再生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