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2018-10-18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73000冯琦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8期
关键词:颅脑医护人员神经功能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73000)冯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0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中男16例,女9例;年龄18~57岁;病程14~32d。对照组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17~55岁;病程12~33d。比较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对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饮食补给、康复训练等。观察组采取康复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饮食护理。医护人员给予意识清楚的患者食用高营养、常热量等易消化的食物;对于意识模糊或昏迷的患者,采取管饲喂养或全胃肠外营养。(2)清洁卫生护理。医护人员使用50%浓度的乙醇溶液在患者的隆突处进行涂抹后再涂抹爽身粉,并保持病房干燥清洁。重视患者尿道管使用方法,并做好尿道口清洁工作。(3)并发症预防。医护人员在患者卧床期间纠正体位姿势,随时注意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情况,协助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肢体进行针对性的被动运动,并对存在障碍的肢体进行按摩刺激。(4)康复护理。①早期卧床体位护理。医护人员告知患者家属协助患者翻身或检查时的正确体位,如肘伸直、髋关节牵伸、略屈等。②促醒康复训练。意识清楚的患者进行举、握、打动、抬、蹬蹬动作训练,并且根据患者病情可适当下床进行体位转换、平衡等运动;意识模糊或昏迷的患者采取听觉、感官集合体位运动。③后期日常训练。医护人员协助患者进行被动的平衡、上下楼梯等训练,随病情好转逐步转化为主动训练。④心理护理。在入院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随时关注患者的情绪起伏变换,适时进行情绪安抚工作。

1.3 观察指标 采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表对比干预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总分50分,分数越高神经功能损坏情况越严重[1]。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情况,总分80分,分数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高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恢复过程较慢,极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导致患者神经功能损伤严重[2]。因此,如何有效地降低神经功能的损伤,提高护理效率成为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中的重点问题。

附表 两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s,分)

附表 两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s,分)

组别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n=25)44.13±2.97 14.23±1.87 40.13±5.28 61.98±5.54对照组(n=25)44.20±3.01 23.14±2.03 41.25±4.22 55.21±3.03 t 0.083 21.897 0.829 5.361 P >0.05 <0.05 >0.05 <0.05

康复护理干预是一种通过从患者的生理、心理、康复等多方面,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能够有效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时改善医护关系[3]。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康复护理干预后,对照组的神经功能评分高于观察组,而对照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说明在重型颅脑损伤过程中采取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预后的神经功能损伤,增加康复效果并提高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康复护理干预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展开进阶化的康复护理方案,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由少到多、由简到难逐步增加运动量和运动方式,最后指导患者完成由被动训练过渡到主动运动的康复训练过程,提高了患者日常能力,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给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缩短患者治疗康复时间,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增强患者预后的日常生活能力。

猜你喜欢

颅脑医护人员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