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腺包块穿刺标本病理活体组织检查在乳腺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2018-10-18河南省濮阳市第五人民医院457000万利改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8期
关键词:活体肿块乳腺

河南省濮阳市第五人民医院(457000)万利改

如今,病理活体组织检查已被当作临床诊断疾病的首选方式,该方式可准确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是患者早期治疗中不可缺少的环节[1]。我院对腺包块穿刺标本病理活体组织检查在乳腺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研究分析,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近两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肿块患者中收集45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45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22~76岁,病程12天~3年。将患者按照临床症状分类。

1.2 方法 将所有患者分别进行肿块切除病理活体组织检查和腺包块穿刺标本病理活体组织检查,参考检查结果来进行确诊,均由资深专业医师检查和判断病理组织。①腺包块穿刺标本病理活体组织检查:患者乳腺肿块各个部分的穿刺环节由可调节型自动活检枪进行,分别截取3次或者4次;选择浓度为10%的中性福尔马林溶液来固定样本,随后完成梯度酒精脱水、浸蜡、包埋和切片环节,其中切片厚度应保持在4.0~5.0µm之间,完成HE染色环节后在光学显微镜条件下观察;对显示结果进一步分析,将高度疑似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实施免疫组化检验。②肿块切除病理活体组织检查:以手术的方式收集乳腺肿块组织样本,选择浓度为10%的中性福尔马林溶液来固定样本,剩余操作环节与腺包块穿刺标本病理活体组织检查相同。

1.3 评价标准 参考《2003年WHO乳腺和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分类标准关于乳腺癌组》中提到的乳腺疾病相关诊断条件,并通过资深临床医师进行诊断。

2 结果

2.1 统计两组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3次或4次取材,肿块穿刺诊断结果为:26例恶性肿瘤,与肿块切除病理诊断结果相比之下吻合率为100%;其余19例患者中良性肿块15例,不吻合为4例。总计4例不吻合,不吻合率8.89%;41例吻合,吻合率91.11%;详见附表。

2.2 术后回访 通过穿刺样本病理检查显示,判断为恶性肿瘤的患者有26例,均进行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者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对判断为良性肿块的15例患者进行肿块切除术治疗,并完成半年的跟踪随访,未发生复发情况;剩余4例不吻合患者进行免疫组化检验与肿块切除病理检查,判断为恶性肿瘤后,实施合理治疗。

3 讨论

在乳腺肿块疾病的诊治过程中,选择具有微创性和安全性的方式已是目前医学界重视的难题。在临床病理诊断过程中,良好的HE制片是基础条件[2]。通过浓度为10%的福尔马林溶液来合理固定样本,可稳定活体标本组织细胞形态和抗原,防止制片途中发生自溶情况,从而保证免疫组化检验的准确性。取材环节应注意组织条需以平行方向摆放,滤纸包好,滴入伊红染液,仔细完成包埋环节,避免出现组织夹碎现象。

在我院研究中,有41例患者与肿块切除病理检查结果吻合,吻合率91.11%,与相关文献报告结果相比较低,分析其原因可能为本次研究病例数偏少,需进行深入归纳总结。4例不吻合,不吻合率8.89%,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肿块体积小、钙化现象严重,或者是肿块只出现局部微小浸润现象时,穿刺针未能准确进入,极易发生漏诊情况;主治医师需进行回访,结合影像学评价结果,及时完成手术切除肿块实施深入病理诊断和采取合理治疗手段。本次肿块穿刺诊断为纤维肌组织的有2例,主要是因为肿块体积较小,穿刺取材环节出现遗漏,肿块切除后判断为乳腺导管内原位癌;肿块穿刺诊断为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的有2例,肿块切除后判断为导管内原位癌并发微小浸润灶,证明恶性病灶不明显、病理诊断缺乏、穿刺取材量较少等因素与穿刺结局准确性息息相关。15例肿块穿刺确认为良性肿块和26例肿块穿刺确认为恶性肿瘤与肿块切除病理检查结局吻合,患者实施术前新辅助化疗或者手术治疗后,生存率明显上升,表现出优质的社会效益。

附表 两组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n(%)]

综上所述,腺包块穿刺标本病理活体组织检查的吻合率良好,可在乳腺疾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广泛使用。

猜你喜欢

活体肿块乳腺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让活体肝移植研究走上世界前沿
活体器官移植,你怎么看?
基于安全加密的人脸活体检测技术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得了乳腺增生,要怎么办?
“汪星人”要打“飞的”——话说活体空运
容易误诊的高回声型乳腺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