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辩证治疗对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8-05-10孟莉

智慧健康 2018年6期
关键词:偏瘫中风气血

孟莉

(北京市丰台区南苑医院 中医科,北京 100076)

0 引言

缺血性脑中风指脑动脉狭窄或闭塞所致脑组织缺血缺氧,继而形成软化、坏死的血管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突发失明或视力明显下降、突发肢体无力、偏瘫或舌笨语塞,具有高致残率和死亡率[1]。西医治疗脑中风多采用阿司匹林、纤溶酶、甘露醇等对症治疗,临床效果一般。中医理论认为本病属风痰流窜经络、气血运行阻滞所致,表现为气血不顺,筋脉失养[2],在治疗上具有一定优势。本文通过对本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观察其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临床资料为我院2017年4月至2017年9月确诊的72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将所选患者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均分为常规西医治疗组(A组)及中西医结合辩证治疗组(B组),每组36人,本组研究均在患者知情前提下实施。A组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48.5-79.5岁,平均(53.8±12.0)岁;B组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46.5-84.5岁,平均(54.5±11.5)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①A组:采取阿司匹林、阿伐他丁、尼莫地平等常规的西药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控制血压,利用甘露醇等脱水剂,对合并并发症采取对症治疗,并保证治疗期间的营养平衡;②B组:在A组基础上辅以中药、针灸及其他治疗,疗程为1个月。a.方剂为:桃仁12 g,生地黄10 g,当归10 g,牛腾8 g,赤芍6 g,枳壳5 g,桔梗5 g,柴胡3 g。气血亏虚者加黄芪、党参20 g,偏瘫明显者加僵蚕10 g、地龙10 g。b.针灸治疗:采用对侧取穴法,即左侧偏瘫时取右侧穴位下针。上肢、下肢瘫痪分别取对侧肩痛穴、膝痛穴,严重者可加臀痛穴、踝痛穴。采用滞针法或到位针刺手法,到位针刺手法快进快出,适宜于晕针、惧针的患者,c.其他:日常语言、运动功能锻炼,设置简单的功能锻炼如慢走、适当屈伸足趾、拾豆子、拨算珠、穿衣服、拿筷子等,并通过听录音、看图片等方式进行简单的图片识别,以口语和听力为主。做好康复指导。由于本类患者多神志清晰,可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客观、详细告知患者本病的病因、治疗方法及治愈的希望,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助其增强战胜病魔的勇气。

1.2.2 疗效判定方法

CNS判定依据为1995年中华医学会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3],神经功能缺损分为轻度(0-15分),中度(16-30分),重度(31-45分)。Fugle-Meyer评分参考[4]。有效率判断根据患者主要中医症候分值下降程度,基本治愈为>85%,60%<显效≤85%,30%<显效≤59%,无效为≤30%,治疗周期一个月。

1.2.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治疗后B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治疗前两组CNS及Fugle-Meyer无明显差异,治疗后B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缺血性脑中风是引起偏瘫的常见因素,患者多为老年人,但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好发于夜间睡眠时并与次日起床发生四肢无力、偏瘫及意识障碍等症状[5]。偏瘫的康复取决于脑组织和血管病变的恢复如侧支循环的建立、病灶周围水肿的消退、血肿的吸收及血管的再沟通等[6]。我国传统医学在中风的综合治疗上具有一定优势[7],中医理论认为,缺血性偏瘫是由于风痰流窜经络、气血运行阻滞所致,血流缓慢为淤。血淤又可造成血流变异常,凝而为痰,故血淤和凝痰互为因果关系。淤是病之根本,由淤生水造成脑水肿。气血不畅阻塞血管,血淤凝固,阻塞脑络,痰可致病情加重,故临床治疗中以活血化瘀、祛痰凉血或化瘀涤痰为第一要务,配以各类中药方剂,以达到去病因治疗。针灸可以刺激大脑皮层,通过深感觉传染神经通路刺激大脑皮层,以促进感觉和运动神经的恢复。对于本类患者,可通过一些简单的基本日常肢体动作如穿衣、慢走、适当屈伸足趾等作为早期的功能再锻炼。其他如锻炼口语能力、恢复听力为主的训练也非常重要,其作用可促进大脑皮层的可塑性发展,改成运动模式,加强病理性肌肉的功能,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同时,适当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也可作为辅助疗法之一。

结合本组研究,我们发现中西医结合辩证治疗通过西药、中药、针灸及心理疏导等其他方法,对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同时,该方法增进了医患之间、医师和家属之间的有效沟通,使医患关系更加融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表1 治疗后两组有效率对比

表2 治疗前后两组CNS及Fugle-Meyer对比

[1] 元龙,商晓英,杨永平,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效果的评价[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6):98.

[2] 吴建峰.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34):3833-3834.

[3] 中华神经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杂志,1996,29(6):379-381.

[4] 沈甜.针刺治疗脑卒中下肢肌张力增高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刊,2005,23(11):2089-2090.

[5] 王著敏.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50例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20):65-66.

[6] 李念.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1):23-24.

[7] 闫双勇,郑福奎.中西医结合规范化治疗缺血性脑卒中80例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1):45-47.

猜你喜欢

偏瘫中风气血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气血与心灵的港湾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
补中益气汤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气血两虚型低血压性眩晕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