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观察

2018-05-10潘晓洁

智慧健康 2018年6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内科呼吸机

潘晓洁

(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贵州 贵阳 550081)

0 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内科中一种常见的疾病,如若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容易引发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的问题,严重的还会威胁到患者生命健康[1]。在临床上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喘息、气短、慢性咳嗽等。在临床治疗采取普通药物治疗方式难以获得良好效果,但是与无创呼吸机联合使用则能够获得明显疗效[2]。在本次研究中所选择的70例患者中对其中35例患者实施综合治疗,其获得显著的临床效果,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每组各3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24例,女11例,年龄范围在50-78岁,病程为3-24年;研究组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范围在51-79岁,病程为3-22年,在基础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采用支气管扩张剂,如β2受体阻滞剂、茶碱制剂等,祛痰剂、糖皮质激素,用以纠正患者水电解紊乱,解除痉挛的目的[3]。并且还辅助以肠内外营养、氧气治疗等方法。

1.2.2 研究组治疗方法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方法,控制氧流量在4-7 L/min,控制吸气压在8-20 mmHg,呼气压在4-12 mmHg,直至患者病情好转并稳定[4]。在治疗过程中,结合患者具体情况来调整氧流量以及呼气压的参数,有效控制氧浓度不超过35%,氧饱和度不低于90%,每日一次,每次时间控制在8 h[5]。

1.3 评价指标

对患者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治疗后PaCO2(二氧化碳分压)、SaO2(血氧饱和度)、RR(呼吸频率)等指标进行评价。并将治疗效果评定为三个等级[6]:显效、有效与无效。其中患者咳嗽、肺部啰音等症状消除或得到明显改善,且大大缓解了呼吸困难,胸闷等情况,SaO2、PaCO2等指标基本恢复正常的则视为显效;患者生命体征以及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呼吸困难、胸闷等情况,SaO2、PaCO2等指标有好转趋势则视为有效[7];而患者生命体征及症状并未得到改善,甚至有严重的倾向则视为无效。其中显效与有效比例之和为治疗总有效率[8]。

2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住院时长和各项生理指标情况,详见表1。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住院时长和各项生理指标对比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住院时长和各项生理指标对比

组别 n 住院时长(d)PaCO2(mmHg)SaO2(%)RR(次/min)对照组 35 22.3±3.6 61±9 98.5±2.8 99±7研究组 35 15.4±2.8 55±8 86.4±2.2 116±12

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详见表2。

表2 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论

在呼吸内科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一类常见疾病,其极易由于肺气肿而引发气流受阻,进而导致患者死亡[9]。在发病后容易出现交叉感染以及营养不良等问题,从而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肌疲劳与呼吸功能异常等情况,情况严重的还会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采取常规治疗方法难以获得有效疗效,但是辅助以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则可以切实解决患者各类情况,并获得明显的治疗效果[10]。一方面使用无创呼吸机能够对患者潮气量进行改善,在吸气时能够建立起高吸气压,对患者起到原有阻力情况起到改善作用,增加患者肺泡通气量,对其肺内气体分布不均的情况进行调整,有效扩散氧气到患者血液当中,减少无效死腔气量;一方面能够对氧合状态起到改善的作用,能够对体内二氧化碳潴留以及缺氧情况予以纠正,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一方面能够对呼吸肌状态起到改善的作用,防止患者自主呼吸功能受到机械通气的阻碍,从而使得呼吸肌的疲乏状态得到有效缓解;一方面能够就PH值进行纠正[11]。使用无创呼吸机能够将支气管进行机械扩张,对体内酸碱平衡进行维持与稳定,从而达到PH值纠正的目的。概括来说,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过程中辅助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能够加快排除患者体内二氧化碳,对患者肺泡换气量以及通气量起到显著改善的作用,提升肺泡中的含氧量,进而实现减少二氧化碳分压和提升氧分压的效果[12]。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起到有效的改善作用,有效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提升其生活质量。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满足满意程度高。所以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中采取常规治疗辅助以无创呼吸机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1] 赵凤芹,谭平,关丽.无创机械通气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20):2905-2907.

[2] 张凯,张国俊.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研究进展[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02):84-86.

[3] 侯景玉.两种通气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周围循环和血气分析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03):172-174.

[4] 马丽,古丽皮也木·热合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61):167.

[5] 李阳.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急救[J].医学信息,2016,29(5):375-375.

[6] 雷建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观察[J].医药前沿,2017,7(28).

[7] 王丽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82):66-67.

[8] 宋继雪.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治疗护理分析[J].健康必读旬刊,2016,3(1).

[9] 红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J].养生保健指南,2017(35).

[10] 彭文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治疗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22).

[11] 刘行仁,邓菲,邹俊,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与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4):25-25.

[12] 曹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心理医生,2016,22(18).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内科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探析NO结合高频震荡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