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实践

2018-05-10潘秋吟孙姗姗杨雯

智慧健康 2018年6期
关键词:儿科人性化家属

潘秋吟,孙姗姗,杨雯

(贵州省人民医院 儿科,贵州 贵阳 550002)

0 引言

人性化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从人道主义角度出发,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对患者提供生命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等方面的真诚关怀与照顾[1]。我科自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后,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增加了护士的职业认同感,保障了护理安全,现将实践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儿科呼吸病房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入住的患儿600例为对照组,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入住的患儿600例作为干预组,对照组年龄1-14岁,平均(6.7±1.8)岁,男410例,女190例。干预组年龄1-14岁,平均(5.3±1.5)岁,男370例,女230例。该项实践均在患儿家属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和干预组均进行常规查体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①营造温馨的病房环境,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措施。住院大厅请专业画师手绘各种卡通图案,病房里护士自发的利用休息时间来张贴各种卡通墙纸,让病区环境充满生趣。床单被套均更换成为粉红色,还在接待处安放了鱼缸,里面有各种颜色艳丽的热带鱼,让患儿及家属感到温馨,拉近护患间的距离,消除患儿的恐惧感。将呼叫器安放在患儿家属容易取用的地方,在饮水机、微波炉和氧气袋等有安全隐患的地方张贴温馨提示语,在插座上面安放防护盖,防止患儿发生各种意外。为患儿及家属提供便民服务,每日订餐,早晚送开水,为外地的家属代结账以减少家属的等候时间等,病区备有便民箱,内有衣架、电吹风、针线、纸笔等。

②转变服务理念,提升护理内涵。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组织护士积极参与各种人文、心理讲座,提高护士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人文素养。作为儿科护理工作者必须鼓励、支持、尊重、关注患儿家庭成员的心理感受和服务需要,与患儿家属建立伙伴关系,提供健康指导、疾病护理和家庭支持等服务,帮助她们树立健康的信念,维护患儿精神心理健康。

③更新科室规章制度,规范服务流程。在“七声”服务的基础上,掀起“温馨服务、周到服务、优质护理”的良好氛围。将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将病人需求想到首位,将病人满意度提到首位,做到“六规范”,即迎接病人规范、文明用语规范、礼仪着装规范、称呼病人规范、征询意见规范、送别出院规范。做到“三前”,即想到病人需要之前,做到病人开口之前,走到红灯呼叫之前。打造一流护理服务品牌,以最好的服务形象展现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让患儿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做好健康教育和指导,保障患儿安全,体现人文关怀。

④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a.责任护士平日要多与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以便及时发现患儿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以保证治疗效果[2]。也要重视和患儿的沟通,面带微笑,给予小奖励等都可以提升患儿对护理人员的亲切感和好感,减轻患儿的恐惧心理及对医护人员的抵触心理,与患儿保持良好的关系同时还可以提升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3]。b.在输液、给药、雾化等治疗时,除给家属讲解所用药物名称及用途时,还邀请家属参与护理工作,一起核查患儿身份并签字确认,以保障护理安全。给患儿进行输液,抽血等有创操作时,成功后给予小贴画作为奖励,平日交接班时多使用肢体语言,亲切的抚摸患儿的额头,拉拉小手,拍拍背部等来拉近和患儿的距离。c.每月召开公休座谈会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并征求家属意见。在春节,六一儿童节,圣诞节等特殊的节日,科室会给每个患儿准备一个“小惊喜”。

⑤加强健康宣教。使用PDA进行入院首次宣教、出院宣教、疾病知识、安全知识及腕带使用保管等方面的宣教工作。在护士站和每一个病房里均悬挂有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手册,以方便患儿家属取阅。制作《儿科疾病护理常规》掌中宝,便于护士随身携带,随时宣教。每月利用多媒体向家属进行各种护理操作相关知识及疾病常规的讲解,通过画面生动、有趣的讲解,让患儿及家属有更直观的感受,树立患儿及家属战胜疾病的信心,提升患儿及家属的配合度。

⑥积极开展连续性护理服务,逐步完善患儿随访。在电话回访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出院患者的健康教育方式(电子邮件、QQ群和必要的面谈),护理提供的健康教育质量有评价,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对重点患者进行随访,将常规随访、专科随访相结合。

1.3 观察指标

采用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儿家属进行调查,问卷包括了护理人员入院宣教内容,家属对疾病的认知,药物的作用,护理质量等10个维度,每个维度10分,满分100分,根据我院护理部规定的满意度达标率90分以上为达标。

1.4 统计学分析

整理相关数据,运用SPSS 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①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干预组家属满意度98.5%,明显高于对照组9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②两组患儿家属的配合度、对疾病知识,药物的名称、作用及副作用方面的了解程度比较。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结论

现代护理的创始人南丁格尔是人道主义精神的忠实实践者,她所倡导的关爱生命、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理念,使护理事业成为一项伟大的人道主义事业。人性化护理模式提倡的是“以病人为中心”,将患者视为一个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并以此作为护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人道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护理工作对生命的敬畏、对健康的关爱。

表1 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n(%)]

表2 组患儿家属的配合度、对疾病知识,药物的名称、作用及副作用方面的了解程度比较[n(%)]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患者对医疗卫生行业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现在的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核心,每一个家庭成员均视为掌上明珠,见不得孩子受一点痛苦,过分担心患儿的疾病,而患儿由于年龄小,情绪不容易控制,导致家属身心疲惫,容易将这些情绪转移到医疗护理工作中,对护理工作不满和挑剔。通过人性化护理服务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投诉的发生,同时提升了护士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认同感,在患儿及家属心中树立起良好的职业形象,也为医院的发展树立起良好护理品牌。在实施人性化护理的过程中,我们将对孩子的关爱与爱心传递给家属,取得家长的信任与配合,儿科患者住院及出院的满意度均在95分以上,家属的配合度及疾病、药物等相关知识的了解则大幅提高,由此说明人性化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与多位学者[4-6]研究结果一致。综上所述,儿科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明显降低医疗纠纷,提高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

[1] 寻桂梅.人性化护理在儿科工作中的重要性[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3):132-133.

[2] 卢春梅.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6):118-119.

[3] 邢霞.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1,(24):88-90.

[4] 吴敏钰.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3):185.

[5] 冯莉.人性化护理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10):61-62.

[6] 朱红艳.人性化护理在儿科病房中的实施与效果评价[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6):45.

猜你喜欢

儿科人性化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人性化
包装色彩人性化设计观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圆梦儿科大联合
倪鑫:圆梦儿科大联合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